青松创新MVP精粹之MVP开发:做最小可行性产品

MVP的概念想必很多人早已熟悉,由 Eric Ries 最早在《精益创业》里提出,指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新产品开发中,MVP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很重要,它可以快速验证团队的目标、快速试错。第3章、第4章是在第2章产品战略框架下,通过市场调查、需求分析、产品创意及可行性分析等,在新产品开发的前期阶段“确保做正确的事”。本章将从“如何正确的做事”入手,从产品概念定位、MVP设计、敏捷开发、测试修正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方法,提供实践指导,帮助产品经理升级迭代现有产品和开发新产品。

MVP精粹-第91期:什么是产品概念?
产品概念的主体是产品。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往往为新产品设计一种概念,用以彰显产品的优势。比如苹果的“超薄”“高清”,汽车中的“四驱”“低油耗”等,都直接提示产品的突出优势,这些形象的“说法”成了产品的最大卖点。可以说产品概念是企业想要注入顾客脑中关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意念,就是用消费者的心理语言来描述你的产品,即如何向老百姓简单明白地介绍产品。产品概念从本质上说就是产品卖给消费者的是什么利益点,即满足消费者的是什么需求点。任何产品都有其市场存在的理由,这些理由是因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利益存在着一定的需求。

MVP精粹-第92期:什么是产品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指产品对客户来说什么是有意义的,即对真实产品价值的深入描述。价值主张也是一种针对竞争对手的战略模式。既有和竞争对手相比拟的共性——相似点,又有比竞争对手更优更好的差异点。以及面向客户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策略——共鸣点。对于客户价值主张,在购买交易中体现在客户选择产品或服务时的几项关键指标。如客户在采购大型设备时主要关注的有质量、售后服务、价格、品牌等方面,那么客户在选择产品时也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企业制定“价值主张”通常从罗列全部优点、宣传有利差、突出共鸣点三种方法入手。

MVP精粹-第93期:什么是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在产品设计之初或在产品市场推广的过程中,通过广告宣传或其他营销手段使得本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确立一个具体的形象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给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制造一个决策捷径。对产品定位的计划和实施以市场定位为基础,受市场定位指导,但比市场定位更深入人心。产品定位基本上取决于4个方面:产品、企业、消费者和竞争者,即产品的特性,企业的创新意识,消费者的需求偏爱,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位置,四者协调得当,就能正确地确定产品地位。为了起草一份成功的定位陈述,你可以使用图所示的产品定位陈述模板,但要确保手上有价值主张。

MVP精粹-第94期:如何通过精益画布呈现产品?
精益画布是早期创业者用于梳理思路(主要是产品级商业模式)的一种方式。精益画布通过对创业的思考,寻找市场切入点,明确项目的价值,发现核心竞争优势着手点,定义盈利模式,确定接触用户的渠道,最终形成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它是以可视化的形式,帮助创业者验证项目是否可行,降低风险的梳理思路的模型。精益画布其实是为了快速进行项目评估所做的一种评估策略。一个完整的项目,一般在精益画布的各个领域,都已经思考的很完善了;如果还有没想清楚的,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图例是苹果iPod的产品精益画布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精益画布。

MVP精粹-第95期:如何借助质量屋定义产品?
质量屋是上世纪70年代在日本发展起来的,80年代后期传到美国,丰田公司通过QFD将新型车的开发到推广到市场的这过程,把成本降低了60%,时间缩短三1/3,并且将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方法让一个企业的产品,从开发开始就得到市场顾客的需求,再由需求转成设计要求。质量屋是一种确定顾客需求和相应产品或服务性能之间联系的图示方法。这个方法可以适用与所有产品(不仅限于互联网产品),是产品设计的底层思维逻辑。质量屋结构如图所示,这个方法有12个步骤,这12个环节就建造了一个质量屋,完成了“需求什么”到“怎样去做”的转换。

MVP精粹-第96期:主要的产品文档有哪些?
在产品未进入生产性开发之前,所做的所有工作成果都是以文档的形式进行体现的,是新产品开发最重要,也是价值最大的工作内容,包括商业文档、市场文档、设计文档及功能详述,如图所示。从广义上来讲,产品文档内容包含有产品的战略和战术,战略是指:目标市场、客群定位、竞争对手、产品概念、价值主张、产品定位、商业模式等;战术是指竞争策略、产品创意、创新设计、产品结构、核心业务流程、具体用例描述、功能及内容描述等。

MVP精粹-第97期:什么是产品包?
在产品经理负责制下,产品经理必须在设计环节就要考虑产品的整体产品价值交付的设计,我们称之为开发产品包,如图所示。产品包包含操作手册确保用户使用,品宣资料助于价值传播,营销培训助力价值售卖,运营支持确保价值交付,售后服务提供价值保证等。产品开发团队从交付产品,到交付产品包,是一个思想上的巨大进步,不仅考虑把事情做对的问题,更是从源头上考虑做的事情本身是对的、全面的、完整的和高度协同的。

MVP精粹-第98期:什么是MVP模式?
硅谷创业家Eric Rise在其著作《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出了“精益创业”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独具匠心》对MVP理念进行了丰富,增加了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创意筛选、可行性分析及产品定义等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图所示。升级后的MVP方法更适用于新产品开发或初创企业,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系统化分析来规避产品风险,再利用最小可行性产品来检验产品或方向是否可行。如果假设得到了验证,再投入资源大规模进入市场;如果没有通过,那这就是一次快速试错,尽快调整方向。

MVP精粹-第99期:敏捷开发宣言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产品开发。在敏捷开发中,产品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产品,各个子产品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产品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产品模块或功能,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产品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在2001年,17位敏捷方法论的拥护者和倡议者聚集在犹他州的雪鸟滑雪场,起草了一份“敏捷软件开发宣言”,指导以人为中心的迭代软件开发方法,具体四个核心价值内容如图所示。

MVP精粹-第100期:Scrum敏捷开发流程
在敏捷实践体系中,迭代交付模式是敏捷开发的核心要素。敏捷开发方法有很多,Scrum提供了迭代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框架,如图所示。Scrum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同项目经理类似的Scrum主管角色负责维护过程和任务,产品负责人代表利益所有者,开发团队包括了所有开发人员。Scrum是一个包括了一系列的实践和预定义角色的过程骨架(是一种流程、计划、模式,用于有效率地开发软件)。Scrum的最大特色是灵活和增量交付,要求团队之间有开放的沟通和协作。首先是由产品经理收集和整理需求,然后和开发团队确定开发列表,接着进入开发冲刺状态,后面就是日常开会、后期改善。

MVP精粹-第101期:Sprint冲刺会议
冲刺(Sprint)计划是Scrum中的事件。Sprint计划的目的是定义在Sprint中可以交付什么,以及如何实现该工作。Sprint计划是由整个Scrum团队协作完成的。与体育界不同的是,Scrum鼓励总是全速前进,这样就可以在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同时交付可用的软件。在Scrum中,Sprint冲刺是完成所有工作的固定时间段,即一个迭代周期。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设置冲刺时间,需要确定时间间隔将是多长时间,冲刺目标以及开始的位置。冲刺计划会议通过设置议程和重点来开始冲刺。为了确保冲刺的顺利进行,在冲洗计划中要包含若干会议为冲刺过程提供支持,如图所示。

MVP精粹-第102期:Bocklog用户故事
Sprint目标在高层次上描述了Sprint的目标,但是也可以在编写Backlog用户故事条目时体现。为了切身了解客户的需求,有些产品设计的市场和研发团队尝试运用基于客户情形,透过观察客户,叙说故事,编写剧本,再现客户情境和体验,从而沟通传达客户需求的剧本导引设计法,利用人类内心思考、言词表达的编故事、说故事的基本能力,将设计者及产品开发有关人员带入产品使用时的情境,透过这种情境故事,让设计者将与产品设计有关之信息自我内化吸收,转换对团队沟通。用户故事是从客户的角度描述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图所示。

MVP精粹-第103期:阿尔法测试
阿尔法测试类似于可用性测试(在软件领域称之为软件测试),通常由内部测试人员完成。在极为少见的情况下,阿尔法测试是由客户过外部人员完成的。阿尔法测试发布的版本被称之为阿尔法版本(在软件领域常被称之为DAT开发测试环境应用)。阿尔法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即功能、局域化、可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尤其注重产品的界面和特色。阿尔法测试可以从软件产品编码结束之时开始,或在模块(子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开始,也可以在确认测试过程中产品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可靠程度之后再开始。有关的“测试用例”应该在阿尔法测试前准备。

MVP精粹-第104期:贝塔测试
贝塔测试是一种验收测试。所谓验收测试是软件产品完成了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在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了验收测试,产品就会进入发布阶段。贝塔测试后发布的版本被称为贝塔版本(在一些企业称之为UAT用户测试环境应用)。可以说,贝塔测试是“预发布测试'。软件的贝塔测试版本将会被在网上发布,提供给广大用户,从而使该程序进人“真实世界”测试,并为下一个发布版本提供部分预览。贝塔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不同客户群体的反馈以及检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和硬件下产品的兼容性。

MVP精粹-第105期:伽马测试
伽马测试是终级测试。测试之后,该软件几乎就是上市的最终版本了。此时,不再进行软件的功能开发或改进。在这一阶段唯一可能修改的是限定范围内的代码错误。当该软件已经准备好发布且能够满足各类要求后,就开始进行伽马测试。测试时无须进行其他任何内部测试。除了在开发周期时间极短、上市速度要求极快的高压情境下(由于伽马测试并不常见,因此在此不做太多赘述)。

MVP精粹-第106期:试销
新产品市场试销的目的是对新产品正式上市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测试,且该次测试的评价者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尽管从新产品构思到新产品实体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企业开发部门都对新产品进行了相应的评估、判断和预测,但这种种评价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新产品开发人员的主观色彩试销是一项费用昂贵、占用时间长的工作。要想减少成本、尽快结束试销,没有一个良好的试销控制系统是不可能的。控制是指管理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渐地把实验结果引向所期望的方向,为作新产品投放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此所需的控制过程和具体方法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