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
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影响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关系,决定着物料流向、物流路线和运输量,它是企业与车间平面布置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按照生产流程的不同类型,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有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原则。
1. 工艺专业化原则
工艺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具有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跨越多个生产单位,因而也有加工路线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等缺点。
2. 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的生产单元,形成对象专业化车间。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完成同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成的车间(工段)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工作。在以对象专业化形式建立的车间与工段内多是采用流水生产组织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缺点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差,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类型。

事实上,现实中的企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企业,纯粹按工艺专业化形式或对象专业化形式布置的较少,常常是同时采用两种专业化形式进行车间或企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