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粉丝:肉桂能否代替附子来温阳散寒,补肾助阳来治疗疾病呢?
最近我在后台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说自己怕附子,好多文章里说附子有毒,能不能用肉桂把它代替掉?
答案是否定的,附子在中药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能被任何药物所代替,首先它俩虽然都是温里药,但是附子能够回阳救逆,能够祛除里寒,温补脾肾之阳气,并且它还善于游窜,能够通12经,着重于气。

而肉桂味道较厚,善于沉下,可以引火归元,还能够温通血脉,补命门之火,是一味很好的温补下焦,温补肾阳的药材。

肉桂和附子一个守而不走,一个走而不守,所以说它俩本质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并且中医讲的是药三分毒,多指的是药物的偏性,也正是这个偏性的存在,才能达到一个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于有病对症的人来说就是良药,对于没药不对症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苦之药了。
当然了,对于一些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的情况,比如说平时怕冷手脚凉,还伴随着不敢吃凉的,风湿类关节炎,颈椎腰背疼痛等情况,还常常见到附子和肉桂同用,比如说我经常讲的附子理中丸和桂附地黄丸的搭配。

如果你多是一些寒证,湿寒疾病,出现的周身游走性疼痛,风寒湿痹导致的各种寒凉疼痛、水肿变形,临床上我们多用的是附子,搭配一些吴茱萸啊,桂枝干姜、独活羌活等等,来达到驱寒利水,祛风散寒的目的。

临床上还常用到四逆汤合用参附龙牡救逆汤,或者是李可老前辈,又加上了氏来复汤加减,重用附子来回阳救逆,治疗了很多的病危患者。

那肉桂呢,我们说了味道较厚,善于下沉,所以在补肾温阳上效果会更胜一筹,精血同源,肝肾同源,我们再加上熟地啊,山萸肉等药,阴中求阳就是专门温补肾阳的药物了,比如说右归丸取得就是这个道理。

好了,今天关于肉桂和附子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