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4
想来想去,结合发生在我身上头骨的事,首先让我想到就是微量元素——锌。这小东西是我自高一来,就一直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前段时间头骨大面积变软,那次恐惧后我知道那是锌直接让头骨变软的,得出这是因为那时我不但喝加锌的奶粉,平时还有硫酸锌。由于头骨的变软移动一直持续,以前得出结论都是就当时的自己找答案,没去仔细联系整件事通想,现在想到就应该要把全部的发生的事都联系起来才对,找到躲在背后没被我关注却贯串这整件事。
有直接头骨会动的感觉想来不是很远,也就是高一开始的,什么事都还历历在脑。那就要从自己高一来所做过的事开始一件件慢慢细细数点,到底是什么一直贯串在这一切之中。
想来想去,高中来和我自己以前十几年来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很大不同。最后,发现唯一算是突然慢慢闯入我生活中的就是“锌”,而且还占据时间长到现在。
高一,我第一次去买奶粉,选了那种有加锌的;那时总认为既然要买那就要加点什么花样,不然就没什么意思。后来深受广告和想长高的影响,去买“葡萄糖酸锌”;接着的“硫酸锌”;现在还有的“伊利学生加锌奶粉”。从脑中也加引号重点突出的地方,发现就是它——锌。
现在总的看来,这种微量元素的锌东西是突然慢慢闯进我生活,最初也是无心去买,到后来才有心去买。头骨会动的事发生好像有点巧,看来以后不管会发生什么只能去默认。
很自然地找出确定是锌,它是怎么会有回来这一切的发生,就我现在的认识和知识水平,也只能从激素这方面来想。书上也略有介绍微量元素的作用。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中许多种酶必须有锌参与才能发挥作用。生物酶这东西,我们上生物的实验课也有做过,只要那么一丁点,其催化效果比化学催化剂不知要大多少倍。
某些自身的激素作用下,那到底是什么激素呢?这就不知道了。不过,从现象来看,每次发生头骨变软的时候,和同学吵闹的时候偶尔碰到乳头时会疼,发现乳头中出现初中时所讲有块很硬的东西。记得小学时,有人凭它出现的次数,来判断自己发育次数,听起来很可笑,但从书上也能得知它们之间确实也是有点连系。
不知道就不知道算了,这种更深头骨变软的原因,不知道也无关紧要,最主要是弄清楚头骨间到底是怎样相连的。马上就要期末考,得去多做题目考试。
转眼间,期末考试就要到了。现在的考试,我最害怕的是,考试时又逢头骨挤压,长期以来一听到考试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而紧张的一个表现就是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这种现象就和运动后对头骨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一旦头骨发生挤压,会影响正常思路,那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试规定的短时间里也会做错。
考完期末考,就放寒假了。考试时还真的和我所害怕的一样,事情“如期”的发生了。这时的考试还好,考不好也没什么,也不用面临分班什么的。
不过我也很烦,自己面对这种事我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从小学读上来经过这么多次的分班,身边很多原先一起的同学,由于分数的作用,把我们分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在学校里不看别的只看考试分数,高一我们原先班长换掉,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
考试没分数那就是没分数,闭嘴什么都不要讲。要是我把考试没分数和我经历的头骨移动联系起来和别人讲,谁信啊!而事实上,的确和头骨移动有关,看来我是自作自受,碰到一件不能言说的事。
寒假,用积累的经验,想办法去弄回已变的头骨,但有时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时的头骨发现原先认为易变软骨被弄得后脑勺去了,所以变得很硬怎么弄都是极其难变软。
又要快开学,爸妈也说我了:“过了这学期就是高三,要高考了,还不用心读书,你看看这期末分数。”
第二学期开始了。
我们开始去交学费,高三的人已经早在读书了。
“期末考的怎么样?”班主任问我。
一听到这句话,我连回答的勇气都没了。
“干什么叹气啊?那今年要好好努力了。”班主任道。
依照以前的学习,人家管你什么头不头骨,移不移动。分数!分数最重要。
过完这学期,我们就会象今年的高三一样,寒假也要来补课了。高三补课,上面允许。想要好的学习,得从头做起,所以交完学费回家时,就把头发剪成和平头差不多。
一开学,我们首先搬了座位,我的桌子得移到南窗口边去。冬天也过去了,移座位前我把上年塞在窗户缝隙中的纸条,统统都给拿掉。
上课后各科老师都先讲评上年期末的考试卷,从讲评课来看,发现考试做错的理科类题目绝大多数是自己会做的,在没有什么压力下,头骨也没有发生移动挤压的情况下,再来做这些题目,那都是简单,看来平时做的题目也没白做。
考试时会莫名其妙地做错,以前我会把这种现象称作马虎,现在这种现象对我来说变成是和头骨挤压有关,并且这种感受实在是太明显了,头骨稍微挤压就会直接影响里面的大脑,影响思维。
头骨的移动现象在我身上被放大了,可以在短时间里感受到头骨在不同位置,对思维产生影响的直接感受,幸运的是我能知道点怎样变回头骨。
从分析试卷的情况来看,只要不在考试时遇到头骨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考试不存在大问题,考试还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不会差到哪去,尤其是理科分数又是挂重头。用不着象寒假在家里想的那样复杂,不用太大担心。
自己的语文实在不行,自己也不知道往什么方向学。所以在中午最后一节是语文课,放学去吃饭时,这次我没有走那条到食堂花时间最少的路。顺着楼梯去老师办公室,班主任的座位正对着门口,还在喝水,我决定进去向她请教:“陆老师,我发现我的语文实在太差,自己也不知怎样学,以后的时间里怎样学语文,才能提高语文的分数……”
她耐心地向我讲了一些自己建议,也提到在隔壁班整体考试成绩一般都全校排名第一她从高一一直教上来同学的平时事情。从办公室出来后,我发现自己最大的事,还是得摆脱头骨的挤压带来的影响。头骨没弄好,就是平时会做的题目,到考试的时候,还是要错,那还是没分数,努力也是白费功夫,我们看的就是最后出来的分数。平时也得多做题,要是连做都做不来,那还说个屁。
去食堂的路上,我发现以后要做的事还挺多的,不仅要做一些平时该做的作业,还得在做作业时不时地弄头骨。也好以前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做,现在抓空弄头骨。
虽然对头骨方面,也还很多地方不知道,等等吧,到某个时间总会弄清楚的,在头骨移动这方面可不象语文,不懂还能问问身边的老师、同学。现在好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头骨移动,以前连听都没听过的事,就更不用说去问谁了,能靠也只有自己。我的这种行为怎么老觉得跟“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描述的很相像。
开学不久,离高一那时的过年,已是正好一年。王X买的“高尔宝”也正好一年,他决定和杨S一起去椒江换加强型,临海的分店早没了。看来我父母当时的坚持是对的,我错了。他们请假去椒江的时候,我想了想我最近发生的一些和头骨有关的事,是自己没买到“高尔宝”,然后才会去买“葡萄糖酸锌”和“硫酸锌”,后来我就碰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头骨会移动的事。这事想起来它发生还真有点意思。
刚过完年,大家还带着年味来上课。
没多久,我们有节生物课,老师决定去大教室上课。所以座位可以随便乱坐,我和同桌池J就决定坐后面点,有时讲话也不会打扰到同学。等我们坐好了,发现前面坐了位要不是看衣服我们还以为是男同学,剪着超短碎,头皮非常白,实在是很少看到头皮这么白的人。
“我们班有这种前卫的人吗,是谁啊?”我问同桌。
“呵呵,一下子还真的很难认出来……”他边回答边用笔端敲了下她的肩膀,打个招呼。
回头才知道是戴J,她笑道:“这个发型帅吧!”
“嗯,头皮挺白的……”我接过她的话。
后来聊什么我也忘了,我还记得当时的感受:老是坐在前面,平时要不是后面发生打雷般的声音,我是很少回头望的,看来看去也就前面一排的几个同学和讲台上的老师,现在搞得连自己班的同学变了个大发型就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