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勇士同人填词《神谕无终》
原曲:Shot in the dark
歌手:Within Temptation
词曲:Sharon Den Adel/Daniel Gibson/Robert Westerholt
参考:正义黎明
歌手:清祀Tinnie/千火翎
作词:八方/散茗/植谖/阿酌/微桑/谢诸/尘埃
歌名:神谕无终
翻唱:Invincible蛋哥
填词:TigAtlaSuperman
道、法、自然、德:
隋唐时期的重玄思潮,自然、道德、法身三位一体
百家自易学和巫教而来,而有道儒为首,时有墨法,传佛学,后有玄学与气学,再后有理学与心学
道与法:
《黄帝内经》:
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
《管子》:
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鹖冠子》:
贤生圣,圣生道,道生法。
法中有术,大法可在术中证得,以术得法,凭法至道。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以会道。
道为法之体,法为道之用。
道与自然:
《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西升经》:
虚无生自然,
自然生道
,道生一,一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抱一而成,得微妙变化。故成玄英而曰无复祖者。道以虚无为宗,
以自然为本,以道为身。
然此三者,悉无形相,寻考真理,乃是真空。
《太元真一本际妙经》:
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无造无作,名曰无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日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见,成无上道一切众生皆应得悟……
道与德:
《道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
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在万物之中
显化为德,道为德之源,德为道之行。
《道德经》: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太上、太一、太初、太极:
孔颖达: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老子》云: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
《左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礼记》: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记·礼运》:
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其注:"太,音泰。
疏:
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庄子》: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庄子·天地》: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
成玄英认为:
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
先天五太——
《列子》: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列子》: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
先天五太为
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归为洪元。
后天五太为
太始、太易、太初、太素、太古,归为混元。
第一段——
帝皇铠甲:
太上散炁化神 无形无情无名
曰夷曰希曰微 梵炁弥罗净鸿
神灵行 无为自清静
出处——
《老子想尔注》:
道者,一也,散为炁,聚为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长养万物;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道德经》: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
《玉清宝诰》:
三界之中,梵炁弥罗;渺渺金阙,森罗净泓。
《圣经•创世纪》: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暗指上帝—圣父位格耶和华)
《老子妙真经》:
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极也;虚无者,道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宫也;寂嘿(默)者,德之渊也;清静者,神之邻也……
修罗铠甲:
太一万物周盈 巍乎地纬天经
卓尔机阳枢阴 掌佐三典五刑
六经成 典司五官众
出处——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是故太一藏于水,周而或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上清宝诰》:
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
《周礼•秋官•大司寇》:
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
五刑:
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
法经六部:
盗经、贼经、网(囚)经、捕经、杂经、具经。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雅塔莱斯:
太初即在与神同 剖判溟涬鸿蒙
神使降人子显圣
物我为一天地并 虚无之所成
出处——
《圣经•约翰福音》: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蒙,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上下,内外表里,长短粗细,雌雄黑白,大小尊卑,常如夜行。
《圣经•约翰福音》:
神的使者下来在人子身上。(暗指上帝—圣子位格耶稣)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西升经》:
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
捕王铠甲:
太极两仪易生 元气万物禀
手举金光如意 说玉枢宝经
金符惠泽 宣施济苦育民
出处——
《易传•系辞上传》:
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
《论衡》:
元气未分,混沌为一;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雷祖宝诰》:
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
《南极宝诰》:
宣金符而垂光济苦,施惠泽而覆育兆民。
道共德演形 然同法释名
出处——
《道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物成之,势形之。
第二段——
炎龙刑天:
五行乾坤相生 六气日月协整
三才六爻广备 迂直患利军争
河洛出 八卦九宫生
出处——
五行:
太阳火、少阳木、双性/中性土、少阴金、太阴水。
两仪:
一说阴阳、一说玄黄、一说刚柔、一说变与不变、一说乾坤,一说天地、一说日月。
阴阳分而五行,五行合而阴阳。
六气: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日月:
阴阳的表现形式之一,也代表时间。
《易传•系辞》:
《易》之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者,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河图: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友,四九为朋,五十同途。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洛书: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八卦:
伏羲乾易先天八卦,文王坤易后天八卦。又有《连山》《归藏》《周易》之分。
《说卦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九宫:
八卦之宫位加中宫;或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拿瓦捕将:
四元五星实空 以太玄寂青灵
五雷正法轰霆 四象司天号令
干支作 六合十方成
出处——
四大元素:
古希腊学说:泰勒斯之水,阿那克西曼德之气,赫拉克利特之火,恩培多克勒之土与四元素结合。
五芒星:
神秘学领域,灵元素,水元素,火元素,地元素,风元素。
《太元真一本际妙经》:
道性者,即真实空。
以太:
亚里士多德五元素,在希腊四元素基础之上加之以太。古希腊认为其指代青天,是灵界的基础元素。
《太上老君开天经》:
唯吾老罗犹处
空玄寂寥
之外,玄虚之中…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虚空未分,
玄虚寂寥
之里。
五雷正法:
一说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一说风雷、水雷、火雷、土雷、山雷;一说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令雷。(水雷又称龙雷、神雷又称云雷、社令雷又称妖雷)
《雷说》:
夫雷霆者,天地枢机。
《王侍宸佳话》:
雷霆者,天之号令。
韩维《久旱喜雨》:
雷霆司天令,何乃久寂寞。
四象: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又有阳明和厥阴);或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有黄龙或勾陈螣蛇,勾陈即麒麟);或指金象、木象、水象、火象(又有土象和相火);或者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又有天方地方和中方);或指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又有长夏)等。
天干:
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圍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
地支:
困敦子、赤若奋丑、捏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大荒落巳、郭牂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六合:
天、地、东、南、西、北。
十方:
六合基础之上加之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或过去、未来、生门、死位。
特鲁战帅:
天地生遂四时成 死生去来相行
春秋合东西互经
出处——
《黄帝内经》: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周易•彖传》: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四时:
春夏秋冬,暗指生门、死位、过去、未来。
春秋:《诗经•鲁颂•閟宫》: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指一年四季。
东西:《易林•讼之未济》:
避患东西,反入祸门。指四方东南西北。
光影刑天:
驱惩黑暗现光明 持衡动与静
祛邪而扶正 终还复始浊和清
出处——
《铠甲勇士•光影传奇》,
光明与黑暗的战争。
《铠甲勇士•刑天》,
正可成王,邪可成魔。
扶正祛邪:《医药史话•张仲景》:
扶助正义,去除邪恶;现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拿瓦捕将:
希望得果证圣 天启铸吾旧梦
神威雾驾云腾 奇迹自拯新生
出处——
《铠甲勇士•拿瓦》“
带着所有人的希望”。
得果:
得到证悟。
证圣:
证入圣果。
《左传•闵公元年》:
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
《铠甲勇士•捕王》:
“神威麒,赐我百战百胜之威力,捕王铠甲,合体”。
腾云驾雾,郑光祖《老君堂》:
恨不得腾云驾雾,臂生两翅,飞出狱院。
《铠甲勇士捕王》结局,
南宫信一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猎铠铠甲:
铁骑驻高城 圣堂御长空
法鲁守安定 梵天护太平
乘风迎黎明
出处——
《铠甲勇士•猎铠》,
四猎铠又称铁骑、圣堂、法鲁、梵天铠甲。 并且上半部叫神脑危机,下半部叫黎明天塔。
第三段:
道之行 天下为公
法引绳 曲直者明
自然性 得悟真空
德炁生 万物所从
出处——
《礼记•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黄帝四经》: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太元真一本际妙经》:
道性者,即真实空…自然而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帝皇炎龙:
六辂五方敕命 遵效皇矣御领
昊天上帝 全善全知亦全能
出处——
依据《周礼》,
六辂祭祀,苍辂祀昊天上帝;青辂祀东方上帝;朱辂祀南方上帝及朝日;黄辂祀地祇、中央上帝;白辂祀西方上帝及夕月;玄辂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诗经•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昊天上帝:
儒教和中国自古以来官方皇家祭祀的正神和真神。
《圣经》
证明上帝全知全能全善。
修罗刑天:
六道善恶轮回 因果业报并称
阿修罗王 怎该此八部天龙
出处——
三善道:
天人道、修罗道、人间道;
三恶道:
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
《佛光大辞典》:
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
果报
。又作业果。
四大阿修罗王:
婆雅、祛罗骞驮、毗摩质多罗、罗喉。
佛教天龙八部:
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
吠陀教《阿达婆吠陀》
记载为妖魔,神为提婆;
《奥义书》
记载为众神,阿修罗为非神;
《梨俱吠陀》
记载为天界诸神,妖魔为达娑。
雅塔拿瓦:
涅槃浴火重生 不染不妖成凤
擎天巨神 六翼炽天使化圣
涅槃:
佛教,不生不死或者永生永死。
浴火重生:
希腊神话中神鸟菲尼克斯。
《爱莲说》:
余都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凤凰:
中国神兽,四大灵兽(龙凤麟龟)之一。
擎天巨神:
希腊神话中擎天泰坦阿特拉斯。
炽天使:
撒拉弗,《圣经旧约》记载为六翼天使,基督教神学将其分为神圣的阶级。(三阶级最高,还有圣子和圣灵的阶级)
捕王捕将:
制理诸天万化 九霄十极宰统
普化天尊 奥林匹斯俱敬崇
出处——
《南极宝诰》:
位乎九霄之上,统理诸天。总乎十极之中,宰制万化。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为南极长生大帝的化身。
《希腊神话》中,
宙斯为众神之王,统治众神,居住在奥林匹斯山。
历史述征程 文明叙长青
未来聆峥嵘 圣言颂永恒
神谕咏无终
出处:
人类历史、人类文明、人类未来。
神明:
帝皇铠甲—
明指:
昊天上帝
暗指:
太上老君、圣父耶和华、元始天尊 修罗铠甲—
明指:
阿修罗王
暗指:
太一神、灵宝天尊 雅塔莱斯—
明指:
阿特拉斯
暗指:
圣子耶稣、炽天使撒拉弗 捕王铠甲—
明指:
雷声普化天尊
暗指:
南极长生大帝、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