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短篇1—菲律宾大战

2021-01-30 02:09 作者:莫名其妙解说员  | 我要投稿

一:

在一座离马尼拉不到百公里的小岛上,三个日本士兵横握着他们的步枪,警惕地望着远方的海面。

在这天,海面似乎额外平静。

他们是在去年应征入伍的,今年刚好是第一年。

不远处出现了两艘德国巡洋舰,她们正向着这座小岛驶来,带来了他们最关心的消息——回家的消息。

这三名士兵只受过基本的训练,刚来时,他们甚至还不会自己做饭——三人都才十六岁上下,按理说,他们应该还在东京念书,而不是来到这里,忍受无边无际的大洋与终年的湿热天气造成的痛苦。

“情况怎样?”

三人之中最年幼的日本兵,也是整个第三十师团编制中唯一的女兵问道:“我们能回去了吗?”

“看样子是的。”她的同伴放下枪,扔到一边,跑回自己的草房,拿出望远镜和电台:“我联系一下。”

如同敲击琴键一样,他向眼前的巡洋舰发送着电文。

“他们没有回答。”过了不久,他摘下耳机。

“呵……哈……我困了,我先去睡一会儿。”女兵说。

“我和你一起去,差不多要煮饭了。”另一名同伴给正收起电台的同伴使了个眼色,对方立即会意。

“祝你顺利。”他背起电台说道:“我恰好要回去整理我的行李,就不和你们一起了。”

那两人立刻就走了,剩下的那名日本士兵刚打算转身离开,便听到身后的水草丛中有些动静。

“不会有蛇吧?”他想道。

捡起步枪,他走了过去,用刺刀轻轻地拨开那丛传出声响的水草,打算查看一番,却发现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指着自己——不止一个,至少有一百个,它们从水中蜂拥而来,把日本兵吓得连连后退。

如同成千上万个水鬼,第十六集团军麾下的特种作战旅悄然拿下了这处咽喉要地。这天,足足有五十个外围基地遭到了这样的突袭,而马尼拉的日军大本营却什么都不知道,仍在庆祝帝国的胜利。

战争开始了。

二:

今夜的马尼拉格外安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样的安静,对于马尼拉大本营来说,十分恐怖。

菲律宾的机场早已损毁殆尽,要维持这里的制空权,就不得不依靠停泊在此地的翔鹤号和瑞鹤号,以及驻扎在暹罗南部的意大利空军部队。但是,从今天下午开始,这支意大利空军便不再与大本营保持联络,准确来说,是整个暹罗境内的电台和电话都陷入了一片寂静,这让马尼拉大本营感到十分恐慌——帝国在东南亚有着四个师团,接近十万部队,还不包括德军的两个旅和暹罗王的十个师。将近二十五万人的部队居然在七十二个小时内被全部消灭了?马尼拉大本营并不相信这件事,因为它听起来不可思议。

自从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完全控制东南亚以来,遭受过的唯一损失便是来自麦克阿瑟的登陆入侵——那次战役成为了美国部队的一次惨败。

中国还在观望着轴心国的态度——日本全体国民都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这个“东亚病夫”永远站不起来,在不久以后的将来便会完全落入日本的手中。

可是,这一次,他们想错了。

日本之所以能够在一九三一年占领东北,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实力;日本之所以能在卢沟桥肆意挑衅而不受约束,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准备;日本之所以能在南京肆意滥杀三十万平民而不被制裁,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没有能力,而一九五零年的那一场二次上海大战仍旧没有打醒他们的美梦。

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几乎是不要命地发展军事。利用德中条约给予的五年和平期,中国用自己的手段将英法美的技术拿了过来,将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手段吃了个遍。终于,中国有了可以随时征召入伍的四千三百万预备役,有了蓄势待发的三百万机械化部队,有了庞大的海军与空军——中国不会束手待毙,相反,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反击。

五天前,五颗原子弹被投放到了日本,日本本土立刻成为了一片火海——东京、仙台等地被炸成了一片完完全全的平地,日本本土的抵抗力量完全丧失,甚至没有来得及通知海外各战区,以至于无数的海外军队还在苦苦地等待来自日本本土的补给。

三天前,九百万大军包围了暹罗全境,暹罗王被迫签下协议,向新同盟投降,而各自为战的马尼拉大本营对此一无所知。

第十六集团军已经悄然包围了马尼拉,困住了正驻守于此的十二万日本部队。第十六集团军的每一个将官都明白,岛上的人有粮,有淡水,有充足的燃油和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这是一场恶战,一场注定只能你死我活的恶战。

第十六集团军主要由抗日战争的老兵组成,他们有的在陕北打过游击战、有的从淞沪会战中侥幸生还,有的从缅甸的深山老林中死里逃生——他们都是一群不服输的兵,他们是这场战役最合适的人选。

第十六集团军的大本营设在了圣胡安,离前线不到百公里。集团军司令谭坚信:如果每个将领都能身先士卒而不怕死,那么每个士兵都会从中得到勇气。

“计划如何了?”谭抽了口烟。

指挥室里的烟味很重,很显然,他已经在这里抽了很久的烟了,看得出来,他的心里也没什么底。

“先锋团已经占据了附近的八个乡镇,击溃了来自附近的一个日军大队。潜艇部队干掉了三艘运兵船和两艘日本驱逐舰——一切顺利。”参谋长说。

“马尼拉还是没有反应?”

“他们已经察觉了。山下奉文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还要多久?”

“不要急,谭司令,计划要一步一步来。”

谭把抽完的烟放下,扔进烟灰缸里。一个女参谋递上来一支,被他拒绝了:“得了吧,这次的任务,你我都知道的,慢不得。还有你,你已经被这房里的烟呛得不行了吧?不要勉强你自己,等打完这仗,第一七零军的黄安北便会把你要过去,做装甲师参谋长。”

一堆师长——站得不甚整齐的两排师长面面相觑,看着自己的司令官抚摸参谋的头。他们知道,这个参谋是已故的前参谋长留下的,于是都不吱声。

“关于这场仗,我只说几句。”谭司令望向手下的那群师长——总共有二十四个师长。“第一,此战必定是一场恶战,如果实在顶不住压力,就让兄弟部队来填补战线,千万不要过度消耗士兵的斗志。”

“第二点,这场战役一定要快,日军的战斗力,大家也见识过,尽量快地穿过山林,我们要发挥优势,和他们打巷战,众军务必包围马尼拉,不能让大本营逃脱出去。”他扫视周围,师长们早已站得笔直。”

“第三点,我们的火力不足。这一次,我们要远离岸边进行攻击,避免日本海军对我们产生威胁。”

“作战计划,已经下发到各部队了,给你们六个小时的时间准备战斗,都回去吧。”参谋长说。

这六个小时,日军大本营彻夜未眠,他们收到了两个坏消息:日本本土被投放了五枚原子弹;撤出菲律宾的最后机会已经丧失。第十六集团军的将士们也彻夜未眠,他们想着远在祖国的亲人,某些人还在回忆着十年前的抗日战争。

“我跟你们讲哦,以前,我们军,连挺大炮都没有。”一个士兵用夹杂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说:“现在倒好咯,我们一个排,就分到了一门炮,还有战车。”

“是坦克。”一个标准的普通话反驳道。

“战车就是坦克噻。”四川兵说道,说着说着,他总感觉手上的枪不见了,于是摸了一把。“原谅一下嘛长官,刚学的普通话,还不大会说。”

“我不是你的长官,我是你的同行。”说普通话的人拍了拍手里的火箭筒:“我也是大头兵啊。”

“嗨,瞧我这眼神,肩上没有杠杠,肯定是小兵嘛。”

“我还得叫您前辈吧?您是什么时候入伍的?”

四川兵想了想:“我啊,三…三三年开始跟着龙云将军做事,也混到了连长,哎呀,这一统一,我又倒回去做小兵了啊,嗨,其实统一了我也高兴,咱们山南海北都是同胞,兄弟内斗,才让日本鬼子捡了便宜。”

那人只是笑笑。

“哦对了,兄弟,你这筒子,干什么用的?不会是装水喝的吧?”四川兵说,这一说,把周围聊天的人都吸引了过来。这个说普通话的兵知道,他们应该都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对这种玩意儿没印象。

“这个啊,打手榴弹的。”他说,他知道,只有这样形容他们才听得懂——他们也没见过火箭。

没想到,有人当真了,几个湖南人合计了一下,摸出了两个手雷,是日本产的。武汉会战时,这几个兄弟跟着同乡出生入死,命大,活着回来了,还打死了几个日本兵,缴获了几颗手雷。

“来娃儿,打给我们看一看嘛,试试看。”

“这,恐怕不合适吧。”他说。

“哎呀,我们几个都是要入土的人了,多见一点新鲜玩意儿也不碍事。”他们说,“明天打仗,你们这些年轻人,大学生,全部往后面靠,躲着也好,打冷枪杀鬼子也罢,别冲前头,要死,我们先死。”

这人听了这话,额头直冒汗,一个排就他一个扛火箭筒打坦克的,自己躲了,还怎么打?

总归是老爷子们盛情难却,他没办法,只能去问问上级的意思——其实就是排长的意思。

据说,排长是生来的机枪手,机枪一打一个准,反应速度也快得很,不过是个女孩。

几乎是摸着黑,借着微弱的火把光线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她。她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身上盖着她自己的薄外套——据说她的衣服很怪异,还不让一般人随便动,军需部就多发了一身军服给她,她有时候穿上,有时候又穿自己的衣服。

“嘿,嘿,排、排长?”他叫道。

排长其实没睡着,立刻就睁开眼睛,本以为是个新兵蛋子,刚想张嘴骂两句,就看见了他身后站着的那群老兵——这可不能乱骂,老兵可是军队的精华,如果没有犯条例,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骂的。

骂人的字眼差点就蹦了出来。“你…半夜不睡觉,在这里乱晃什么?还有,他们干嘛跟着你?”

“我…我想出去放两炮。”他说。

排长立刻就明白了,肯定是那些老兵想见见世面。她灵机一动,指了指一千米外的一个山坡。

“整装待发,十分钟以后到那里。”

“好!”看得出来,小伙子也是第一次打实弹。

十分钟一千米,对于这些经过长期高强度训练的人来说十分简单,可对于排长就不是如此了。她还要整理仪容,还要扛着世界上最重的轻机枪跑步,等她到达那里,便几乎是汗流满面了。

对于她这种选择留长发的女兵来说,不仅头发的长度有严格规定,而且整理时间必须要足够短——甚至是有严格要求的,还要求签保证书。很多女兵都选择直接剪短发,可还是有一些像她这样的,选择克服。

“你们看那里,有火光。”她说。

“嘶,鬼子要烧林子?”四川兵说。

“看起来是的,你看,那三个日本兵,推着一个九二步兵炮,躲在土墙后面,就它了。”

“用俺的手雷,这个我多得是。”

“谢谢,真不用。您看啊,之前您用过汉阳造吧?”

“呃,那我用过。”一个湖南兵说。

“汉阳造能装鬼子的弹不?”

“嗨,这筒子还挑食啊。”

说普通话的小伙儿拿出一枚火箭弹,在他们的面前晃了一圈:“诺,发射的是这个。”

“来吧娃儿,打给咱看看?”

把火箭筒简单架设好,他开始瞄准,不久便校正好了位置。他挥手示意,让排长把他们赶到两边去,并在火箭筒的后面放了一个鸡蛋——炊事员没煮的。

“这个蛋是干什么的?”

“你们待会就知道了。”

“你这丫头,说话神神秘秘的。”

“好了,各位兄弟,仔细盯着看——”

他轻轻地扣下扳机,似一颗流星,拖着尾焰的火箭弹便划破了寂静的水面,径直向对岸飞去,很快就命中了那座掩体,那三个日军立刻就飞了出去,是被炸飞了出去,落在不远处的灌木丛里。

火箭筒后的鸡蛋则被后方的气流吹飞,以一个难以置信的速度砸在了石头上,碎了一地。

“走,快走!”

果然,过了不久,探照灯就照了过来,那时他们已经回到基地了。两边隔着一条河,桥已被炸毁,他们过不来,也不会过来寻找。

“听着,明天,我走前面。”扛火箭筒的士兵面色严肃地说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但我是反坦克兵,敌人的坦克在一线,我们反坦克兵就在一线。”

“可是…”四川兵想说话,他想重复之前他们说过的那句话,但被这个人打断了。

“不用可是。明天,千万不要站在我的身后。”

“……嗯嗯。”“嗯。”

三:

整座城市陷入了大火之中。

马尼拉,这座饱经战乱的城市,又一次陷入了战争。

榴弹炮,迫击炮,反坦克炮,防空炮,各种各样的火炮在倾泻着它们的威力,将城市里的九千多日军打得抱头鼠窜——在四天的固守后,这些临时组建的部队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街道上,九八式中型坦克的残骸被逃散的日本兵扔得到处都是,樱花式坦克歼击车也未能幸免,这些从欧洲盟友那里仿造过来的“超级战车”曾被视为是帝国陆军的珍宝,现在却如冰雪一般消逝了。

“开火!继续攻击!”一个中队长喊道,他的声音几乎已经嘶哑了。眼前的士兵却一动不动,只是紧抱着手里的长枪。中队长望向四周,发现周围的士兵都在盯着他:“怎么了?不听从命令?”

“我们已经没有弹药了!长官!”一人手里拿着一支百式冲锋枪,带着哭腔喊道:“打不下去了!”

“什么?居然这么快就用完了?”

他是从中国战场上下来的中队长。当年,他带着部队在武汉作战,每个士兵都只带了两盒弹药,到最后都没有用完。疑惑了一阵,他恍然大悟:之前遇到的不过是些民兵,打不了两枪就会逃走。而眼前的却是一支虎狼之师,哪怕十损七八,他们都不会后退。

周围不过是些新兵,他们正用着渴望的目光望着这名身经百战的中队长。中队长明白,自己是老兵,是基层军官,他们希望自己把他们带出去。

“排雷兵!”他喊道。

中队长明白,身后三公里,就是马尼拉大本营。放弃这个路口,无疑是让自己的上级更加危险。

可上级永远只是上级,他们从来不明白前线部队的作战方式。自己在山西与晋绥军交手时,便曾写过一封战报,战报中描述了一个不屈的中国部队,他指望以此来劝告他的上级不要冒进,却受到了降职处罚。

今天的错误,完全是由这些上级造成的。说什么敌人国力羸弱,说什么属下过度紧张,甚至在敌人攻入城内的时候,他们还在责令属下继续进攻——不知道有多少日本兵倒在了敌人的机枪火力下。

“什么事?”排雷兵拖着疲惫的身体爬了过来。

“开路!”

眼前的年轻人怔住了,他以为长官让他去打前锋。

“来时的路,你还记得吗?”中队长接着问。

“记得。”他说。

“带路,领着士兵们撤退!”他说。

一句“撤退”,胜过一切奖赏。对于这些没有被洗脑的日本青年来说,回家大于一切,生命最为重要。

在敬业的炮手打光了最后一颗炮弹后,他们排着队离开了阵地。士兵们抱着无比轻松的心情离开了战场。

但中队长不能走,他有命令在身。他不能投降,因为他忠于天皇——但他已经别无出路了。

不远处传来了柴油机引擎声——有坦克来了。

捡起身旁的一杆刺雷,他咬了咬牙关:“得,看来今天只有一死。”他甚至暗自感到庆幸:他主动放弃了阵地却不用被同行枪决,这也是一种幸运。

那是一辆重型卡车。

当卡车冲出来的那一瞬间,中队长举起刺雷,向卡车戳了过去。刺雷前端的炸药立刻爆炸,将车体的一部分炸上了天,他自己也被炸飞了。

没想到,这辆卡车是马尼拉大本营的逃跑工具。上面装载着马尼拉大本营的二十五名军官。

中队长隐隐约约地听到日语的叫骂声,他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来不及了,他很快就死了。

不久以后,第十六集团军第七师的士兵就来到了这个街区,发现了地上的尸体,他们全是日本人。

这次意外被第十六集团军定义成了一场内讧。

没了指挥部的日军残部一触即溃,本应支援他们的海军早已逃之夭夭——天上已经没有友军的飞机了。

战役第七日的下午十时,马尼拉被完全解放,被从残暴的日本帝国手中解放。

第十六集团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要继续南下进攻剩下的据点,菲律宾则由中国统一管理。

“我说过,如果要我占领敌人的要地,我每次都会有八成把握。”黄安北听说了菲律宾的行动,不禁对自己的计划赞扬了一番。

“那剩下两成呢?”

“是执行者的问题。”黄安北说。“很明显,对方有一个聪明的总参谋部,可惜了,他们并没有一群好的执行者——这是我们的优势。”

“那…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叫上海军的航母,我们去会会澳大利亚的日军!”

仰天大笑,黄安北走出门去。

暴风雨行动,才刚刚开始。

特短篇1—菲律宾大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