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150元一天的日结工劳动情况竟然是这样!——贾宝玉小分队初探长红市场
三和大神A
长红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南天百货硕大的招牌立在红砖白墙之上,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破败的小桥,一眼望去零零散散的都是四五十岁的打工老汉,或坐或立,年轻人只是匆匆走过,决计是不与他们为伍的。
远远看着他们,我走了过去,最先闻到的是那黢黑的水沟飘散陈腐的臭味,混着香烟和汗味一齐在空中微微发酵。
在那里我见到了“三和大神”A,我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初见面时他正在向周围的人嚷嚷着:“挂壁了,挂壁了”。我看他年纪并不大,不会超过三十,在一众的日结工人们显得有些突兀。他衣着朴素,身上沾上了许多灰尘,脚穿一双老式解放胶鞋,颇有些“和光同尘”的味道。我便凑了上去,想和他聊聊,他一见到了我就和我说,我这种衣着干干净净的,一看就不属于这里,问我是否是记者或拍自媒体的,他说我们应该不是做自媒体的,做自媒体的人眼神闪烁,而我们的眼神里面有光。
我也回应了他,我们既不是记者也不是自媒体,是想来了解底层劳动者的学生,来做社会调查的,调查日结工的劳动状况和生存状况。
他也好似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便问我是否懂哲学,进而又问我怎么看待“三和大神”这个群体,大量媒体的报道三和大神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负面形象。他对此有所不忿。
我觉得没什么人是真想当三和大神,生活所困,各类情况,很难找长期的或者稳定的工作,大部分人并不像报道的那样。
他讲述了当前日结工的情况,工价15元一小时左右,各类体力劳动或者杂工,这样的工作大家还在抢着做,招工的人也喜欢招年轻力壮的,年龄越来越大的人他们并不愿意招。而做日结工的生活情况,每天吃饭住宿的花销也不低,不能保证每天都有工作做,所以会陷入到这种赤贫的生活。而长期的工厂招工,一方面是压工资,大部分厂会压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的工资,另一方面是干一段时间工厂也会踢走一部分人。
A进一步追问:“那你觉得造成这多么三和大神的原因有什么呢?是社会原因还是个人原因?还是都有问题,是社会没有给机会还是个人好吃懒做?”
“我觉得有多方面的原因吧,这个事情肯定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另一方面确实是有许多人好逸恶劳,不愿意每天工作养活自己,有的人可能是身体或者文化程度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多方的。”
我的答案似乎并不能让他满意,他的语气一转:“你说我们这个国家或者社会有什么问题?”我自然是不太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就问我们这个社会调查有什么用?我就说我们会总结出来放到网上,报道出真实的社会现状,给同样的底层劳动者一些真实的信息。
他有些不屑的说:“像那些某闻频道他也看过几次,都能总结出规律来了,新闻联播前十分钟总是人民生活都很幸福甜蜜,中间十分钟是领导都很忙,后十分钟都是外国人民水深火热,现在又增加了十五分钟,都是什么国际局势,什么美国、沙特乱七八糟的,扰乱人们生活的视线。他是不会看这些新闻的。”我也有些佩服他的洞见。
他还有些执着于我没有给他之前问题的答案,继续追问:“我们这些做日结工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光棍,那你觉得这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呢?”
我对这种二分化的选择并不认同,便和他说这种原因很复杂,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以一概全的。他也给出了他的答案:“这里大部分人讨不到老婆的原因就很简单,都是没钱。举个简单的例子,三年疫情,那些当公务员的,有稳定的收入,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像我们这样的做日结的,又没有收入来源,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那你觉得这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
我已经明白,他的内心早有了答案,既是天灾,又是人祸。我也没法和他多讨论这个问题,他也打起了谜语:“你觉得《西游记》里面最厉害的妖怪是谁呢?”
我琢磨了,一个一个的答案给出,大鹏、牛魔王、六耳猕猴......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不是有背景就说有比这更厉害的,不能让他满意。那他的答案是什么呢?
“西游记里面有个妖怪黄袍怪,他把唐僧变成了老虎,其他妖怪捉到了唐僧做多是想吃他,而黄袍怪却是能够羞辱他。”
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那黄袍怪是奎木狼下凡,原本是天上的星君,更厉害的不该是沙僧嘛,吃了唐僧好几辈子的前世。他却说那沙僧也是玉帝面前红人,是高级领导的保安。
我思索半天也不太明白他内心的想法,或许他最在乎的就是内心的尊严,我只得换个话题问起了他的过往。他自述以前疫情期间在深圳当保安,干了一年半,后面觉得当保安没有前途,只会越干越懒,工资又低,索性年初来了广州。他觉得这边做做日结能够多接触一些招工的老板,能够认识更多的人,甚至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老板。他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泥工工人老杨
初见老杨时,他在那个小桥边上坐着,穿着花格子衬衫和黑色西裤,脚上一双旧皮鞋,也是打扮的干干净净的。我说明来意,是想了解日结工人的劳动情况和生存情况。他自述他来广州已经二十年了,主要就是从事建筑行业的,专门做泥工。最近这两年建筑行业很难做,市场逐渐饱和,都很难招到人,他来做日结也只是勉强维持生存。基本上都是干一天玩一天这样,他今天晚上在这里也就是来玩的,晚上这里招工的很少,招建筑工的更是没什么人。目前建筑工,如果是在工地上干杂工的话,一天是有三百到四百,如果包了整个工程就是老板给工程钱,比前一种价钱稍高一点。但是普通的工人怎么能包这种工程呢,这种包到了也需要垫工钱和材料钱,工程结束才能去找老板要钱。所以大部分工人基本上都是在二道贩子那里去找活计。而现在因为房价高涨,房子越来越难卖,疫情经济下行,建筑行业已经有些日薄西山。他决心再过一个月就回老家去找他的弟弟,他弟弟是一个审计员,在安徽老家颇有点关系,他可给他介绍些小老板安排些小工程,比在这边做日结强。还强调了一句,哪些其他做日结的,大多好吃懒做才混到了这个地步,不要轻易相信他们。
老杨见我说是个在校大学生出来做社会调研,也劝告我多句,现在学得一技之长,以后有稳定的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是正道。现在各行各业竞争越来越大,我们日后也会过上艰辛生活。对一个陌生人有所关怀,我心中有些暖意。
四川老乡C
这个南充老乡听到我和老杨交谈甚欢,过来也询问了我的来意。他说这边行情都不是很好,不过他在这边的境遇要好得多,他有时会做些日结,有些时候会联系一些中介,他带着人做日结,算是一个小包工头。做日结每天有180-200,大多都是去周围的工厂,有的是去黄浦、番禺的工厂,做那些杂工,长的一两周,短的一两天,好在拿钱方便。包工的话是提前联系好工人,大家定好价钱一起去工厂里面做杂工,每拉一个人能赚20左右,甚至更多。他的情况算是这边收入较高的人了,生活状况比较好的了。
他见我这么晚还在这边,听我口音有点像四川的,就问我是四川哪里的。他说他是南充的,来这边十七八年了在得知我也是四川老乡之后,还帮我找起了廉租房,以为我也是想来这边打打零工的人。或许四川人大多背井离乡都想要抱团取暖,愿意帮衬一下吧。
总结:在这里的日结工人,形势复杂,人员复杂,这边的租房、餐饮情况也十分的复杂,是历来阶级冲突、矛盾爆发较多的地区,所以外来人员就显得很突兀。这里也没什么年轻人,当这一批日结工失去劳动能力后,这个市场也会随着渐渐消亡。而这里的日结工人们对当下的形式、对生活的现状其实是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他们对现实的思考和反思是独特的,但他们是散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