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学就懂 | 64.马唯物辩证法vs诡辩论

2023-06-20 09:53 作者:小马大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是根本不同的。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诡辩论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的一种狡辩术。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但是,人们为什么容易把两者混淆起来呢?究其原因,诡辩论的某些外表确与辩证法有相似之处,它常装扮成辩证法的样子,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或抓住辩证法的某个因素,主观随意地加以运用。列宁指出:“诡辩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变种。换句话说,诡辩论乃是冒充或装扮成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这里就诡辩论所采取的主要手法,具体分析一下它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其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要求概念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概念的灵活性应与客观性相统一,且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灵活性。但是诡辩论则不顾客观事实的制约,随意依主观需要去运用这种灵活性,甚至偷换概念或玩弄文字游戏,是与客观性相割裂的灵活性。如我们说某种方针、政策不是永恒不变的,但其变化应以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为根据,随着客观需要而调整。但是,在“左”的错误下,却常常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状况,频繁地变更经济组织形式,并冠之以符合辩证法的美名。

        其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主张在两者的结合中去把握事物;诡辩论则往往否认事物的绝对性,脱离绝对讲相对。例如,在真理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离开真理的相对性讲真理的绝对性,会把真理当成绝对化的僵死教条;离开真理的绝对性,讲真理的相对性,则会导致怀疑乃致否定真理本身。诡辩论离开真理的绝对性,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实质是相对主义真理观。

        其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要向对立面转化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诡辩论则不然,它抽去了辩证的转化的种种具体条件,抽象地谈论转化。例如,唯物辩证法认为,好事和坏事是有质的区别和严格界限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而非僵死不变的东西。这里好与坏转化的关键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诡辩论则恰恰抽去这个决定性的东西,离开前提,离开条件谈论转化,这种无条件转化的观点最终会导致抹杀一切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搞得黑白难辨,是非难分。

        其四,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唯物辩证法要求全面搜集材料,详细调查研究,从全部事实的总和中得出相应的结论。诡辩论者总是孤立地或者断章取义地摘取某些与自己有利的例子作为根据。

        其五,唯物辩证法主张,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在全面中抓住重点,以便在复杂的事物中把握主要矛盾,优先解决主要矛盾。这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即有重点的全面论;诡辩论时而表现为以重点否定全面,如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更多的表现为貌似客观公允的东拼西凑,实际上则是掩盖问题的要害,以便混水摸鱼,搞折衷主义。例如,马克思主义在分析社会历史时,从全部社会现象的总和及其关联中指出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历史观。相反,一些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则提出貌似全面的观点用以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人性、激情等,不分主次,都对社会历史起作用,其中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决定因素。 列宁对这种诡辩论进行剖析时,指出“‘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就是折衷主义”。相反,“辩证法要求从相互关系的具体发展中来全面地估计这种关系,而不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


一学就懂 | 64.马唯物辩证法vs诡辩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