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或许我们都被骗了!单只福寿螺体内不可能含3000~6000条寄生虫|诚请《人民日报》核实!

2022-07-25 14:00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福寿螺。绿会BCON工作组摄

笔者近日一直在寻找为什么福寿螺在中国当下成了“不可触的魔”这个现象;在福寿螺已经被“妖魔化”的情况下,为什么动辄农技站就会推“杀螺胺”。经过两个月的研究、梳理线索,笔者发现,目前的关键症结在于大众传播,或许存在偏差。最著名的论断,就像下面这个图片所示,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云南疾控等媒体都提到的“一只福寿螺含3000~6000条寄生虫”的说法。然而,笔者翻遍了现有文献,都没有找到切实能支持这一论断的论据。相反,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所谓的“一只福寿螺含3000~6000条寄生虫”很可能是空缺来风、以讹传讹。

比如,在2008年区乐、蔡涛、李堃等人在《中国热带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广东罗定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中,取样本量为福寿螺676只,发现:在双东、太平、华石等四镇福寿螺感染率分别为2.48%,3.92%,3.14%,0.39%;平均感染度介于1.00~7.75条/螺之间。

文献举例

这只是诸多文献中的一个例子。相当多的文献都是这样的数据或者情况,这也说明,或许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目前“每只螺最少感染3000条寄生虫,最多6000条”的情况。

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人质疑目前流行的“每只福寿螺带有多达6000条寄生虫”的论断。遗憾的是,笔者至今仍然没有找到谁是这个论断的始作俑者。期待读者爆料。


【一线工作人员曾经质疑这个数据】

2017年8月的一篇题为《恐怖!孕妇在大理吃福寿螺后流产 体内查出寄生虫!昆明市场有卖吗?》的报道,文章中曾经提及了昆明专业机构对于福寿螺的检验后的质疑。

当时检测人员发现,“暂未发现寄生虫”,而昆明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制科科长表示:从2009年开始(2009- 2017),昆明市就开始对螺类进行监测,一年要抽样检测3000个螺类,仅有一次检测到寄生虫。昆明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制科科长田荣表示:“到目前(2017)为止,只有在2013年的时候发现过一次,其余的检测都没有发现阳性的福寿螺。”并且,昆明市疾控工作人员说,从2013年后还没有在螺体内检测到广州管圆线虫寄生虫,网上所说的一只福寿螺里可能存在6000只寄生虫的情况,目前从文献以及他们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发现。

昆明市的检测报道显示,昆明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制科科长田荣也纳闷:“有别的地方检测一个福寿螺,最多的寄生虫到750只,我们实际自己的工作中,在昆明市检测的福寿螺当中,在2013年检测到的阳性螺里面,一个螺平均也就两三只,没有数字那么夸张的。”


【呼吁人民日报纠正错误传播】

人民日报是笔者非常敬重的媒体,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贡献巨大。然而,为什么会出现此事中这样的情况?在此,笔者呼吁:希望《人民日报》编辑部对此进行实证考察和研究,断绝这种疑似“以讹传讹”的传播。

乡野福寿螺卵,在这种传播下竟无人敢碰

(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诚挚欢迎有理有据的反驳。)

#外来入侵物种#

文 | 田文杰

编辑 | 绿叶

收稿日期 | 2022-07-23

【往期相关文章】

谁在兜售福寿螺恐慌?“一个福寿螺含6000条寄生虫”论调从哪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121335184265606

争鸣 | 不必把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妖魔化,最佳做法是发挥美食烹饪、营养学的力量

https://new.qq.com/omn/20220718/20220718A0686X00.html



或许我们都被骗了!单只福寿螺体内不可能含3000~6000条寄生虫|诚请《人民日报》核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