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装修时为什么建议你做“去客厅化”

2023-03-07 10:21 作者:金旗舰暖通小助手  | 我要投稿

房开商往往会把全家采光最好、面积最大的开放空间叫做客厅。

这样一个空间你会怎么布置?

是不是沙发+茶几+电视柜


 

 


今天,我们就把这套流行了40年的客厅模板抹掉,聊聊去客厅化。



去客,不去厅


我从2017年就一直在住范儿的公众号上提倡去客厅化。


那一定会有人说:

我家里来客人了怎么办?

没有沙发电视,那怎么行?


我提倡的“去客厅化”,叫做去客,不去厅。


把以待客为主要功能的客厅,变成一家人休闲和放松的“起居室”。


 


除非你有大量、频繁、重要的接待需求,否则一定是把「自己住得舒服」,摆在「让客人舒服」前面。


而这种放松愉悦的氛围,反过来会让你的客人们待得更舒服。


像我家就是只摆了一张特别舒服的单人沙发,朋友们每次来了都是坐餐桌,一样玩得很开心。


(当然也是因为我每次打牌都输三家)


 


如果有人说,去客厅化首先就抛弃掉沙发,这我首先是不赞同的。


剥离掉待客的功能,沙发主要是为了休闲放松,谁不想下了班瘫在沙发上。


 


但要从自己舒服的角度出发,沙发不一定需要那么大,甚至大可以让全家人自己挑选喜欢的单人躺椅,每个人的喜好都能被考虑到。


反过来,这样的躺椅,客人也可以坐呀!


 


我更倾向不再把沙发和电视,当成设计的重心,占据整个起居室的空间,而是根据需求灵活变换形态。


所以在设计“起居室”时,我们首先要思考,自己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包括自己向往的生活。


 


我们的设计师有个很有趣的办法:


一家人互相写对方的生活习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他们,说不定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打造家庭核心区


这里我还想提一个概念:家庭核心区


家庭核心区可以包容所有家人的生活习惯,大家互不打扰,各做各的事情,又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现在很多新户型的开发商,做的都是小卧大厅,卧室放个柜子和床就满满当当。


 


“客厅”的面积最大、朝向最好,我们才把它当作日常起居的核心,但功能上绝对不应该限于看电视和会客。


中小户型甚至可以考虑把对隐私要求不高的功能全部融到起居室,大家不由自主“想要”呆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交流。


 

 

 


吃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很多家庭,平时大家各忙各的,一家人相聚的时间,可能只有一顿饭。


所以,餐厅和厨房,也可以成为家庭核心区。


 


一张大桌子能够承载的功能,绝对要比沙发和电视强,也拥有更大的向心力。



 


毕竟沙发普及只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而千百年来普通中国大众的家里都是围绕着一张桌子展开的。


说白了,你越重视什么,什么就会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


 


这样调整了之后,也许你家还是存在沙发和电视,看起来像个客厅,但它已经不是个客厅了。


像我家,这里其实只是我自己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地方。


 


真正的客厅,其实是我家的开放式厨房。


 


去客厅化实例


说了那么多,真正去客厅化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成长陪伴 

我们北京的一个装修客户,三口人的家庭重心是孩子的成长和陪伴。


于是在家庭厅,就专门给孩子做了攀爬架,夫妻两个有读书的习惯,用了一面墙来做书架。


 

 


等孩子长大后,玩耍不在是排在第一位时,还可以灵活调整布局,换成沙发+写字桌,以学习功能为主。


 



互动交流 

而下面这一户家庭,就完全没有沙发和电视,以一个大餐桌作为家庭的核心交流区。


 

 


后面搭配的一排书柜,既可以作为就餐区,也可以是阅读角。


 


爸爸和女儿喜欢在一起画画,妈妈热爱音乐,就在餐桌旁摆了一架钢琴。


这个起居室满足了家里所有人的兴趣爱好,并且承载起了这一家人有趣的灵魂。


 

 



去客厅,不设限 

而我们之前发过视频的这一家人,虽然客厅也有沙发和电视,但更多的时候,是妈妈陪着女儿在地上玩耍。


 


喜欢在家里开趴体的武藤王子,干脆把起居室做成了私人酒吧,在家装上了灯球。


 


而从来不在家里接待客人的大螃蟹,loft的整个一层,只在正中间摆了个游戏桌和单人沙发,冰箱里都空空如也。


 


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从来不程式化地去布置家具,而是一直希望去关注和尊重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找到和实现自己最喜欢的家的状态。



待客vs悦己


在我看来,过去40年的传统客厅,更像是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产物。


很多时候,是为了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的物质财富。


物质不充足的年代,人人都不富裕,客人来了,倒上一杯茶,就是待客之道。


 


在传统人情社会分崩离析后,小家庭取代大家庭,办公室、咖啡馆、餐厅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本的客厅,家也变成一个更私人的场所。


我也怀念曾经最初人与人交往的纯粹,也羡慕过《老友记》中朋友间的闲适与自在。


 


所以我宁可把家这个最私人的地方,只向最珍爱和重视的那些人开放。


一杯茶,一顿饭,享受我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


当各自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时,我们彼此还相信,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几扇门,可以随时敲开。


 


这样的心境下,有没有那个只摆着沙发茶几电视,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客厅,还那么重要吗?

免责声明:文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提及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装修时为什么建议你做“去客厅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