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20——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评价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的第十九部分: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改造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二十部分:双碳园区的碳管理闭环之碳评价
园区可综合通过政策分析、碳核查结果、资料收集、工程分析等流程,对园区实施低碳转型前后碳排放情况进行纵向对比,与所在区域、行业(产品)进行横向对比,评价园区低碳改造项目实施前后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分析碳减排潜力;分析园区碳排放强度考核目标可达性;提出建设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园区碳评价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评估园区建设项目碳排放方案与国家、地方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评价模型等的相符性。
(2)开展园区碳排放现状调查,识别园区二氧化碳排放源和温室气体种类,收集各个发、排放活动水平数据;确定碳排放评价基准。
(3)明确园区二氧化碳核算边界和产生节点;开展园区碳减排措施可行性论证,从环境、经济、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开展碳减排措施可行性评估,并进行污染治理措施方案比选;核算项目实施前后的二氧化碳产生、排放量和排放绩效。
(4)开展碳排放评价:分析园区内实施项目对碳排放强度考核目标可达性的影响程度;核算园区内拟建设项目碳排放量占市区年度碳排放总量占比,分析对地区达峰峰值的影响程度。
(5)提出园区碳排放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明确园区各个流程要落实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制定园区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工作计划。
根据以上步骤的分析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园区所在区域的双碳行动方案、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等,给出园区建设项目碳排放水平是否可接受的结论。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不同系列持续更新中……)
1、国际主要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2、中国碳交易市场经验系列汇总
3、碳市场展望系列汇总
4、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汇总
5、碳资产系列汇总
6、碳计量系列汇总
7、碳排放系列汇总
8、碳减排制度系列汇总
9、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系列汇总
10、CCER制度系列汇总
11、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12、林业碳汇系列汇总
13、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14、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汇总
15、绿色金融系列汇总
16、ESG系列汇总
17、低碳供应链案例系列汇总
18、循环经济系列汇总
19、可持续发展案例系列汇总
20、可持续发展调研系列汇总
21、碳中和下的行业发展系列汇总
22、碳中和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系列汇总
23、电价政策展望专家交流汇总
24、碳中和背景下的钢铁行业系列汇总
25、碳中和背景下的水泥行业系列汇总
26、碳中和背景下的玻璃行业系列汇总
27、碳中和背景下的化工行业系列汇总
28、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园区系列汇总
29、华为零碳智慧园区系列汇总
30、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建筑系列汇总
31、碳中和背景下的智慧交通系列汇总
32、碳中和背景下的数据中心系列汇总
33、ISO 14064-1系列汇总
34、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35、CCUS系列汇总
36、抽水蓄能系列汇总
37、氢能系列汇总
38、锂离子电池系列汇总
39、动力电沲回收系列汇总
40、中国乘用车双积分系列汇总
41、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42、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系列汇总
43、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44、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45、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46、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系列汇总
47、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系列汇总
48、动力电池市场回顾系列汇总
49、磷酸铁系列汇总
50、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