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湖师大学科英语经验贴
大家好,拟录取啦~打工人一战跨考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英语,406分详细经验分享~
一年备考时光匆匆而过,平淡充实而收获满满,回首来路有些许感慨,缘起于内心念念不忘的读书梦,形成于一天天按部就班的学习,结果于圆梦时刻的平静到来与欣喜。
个人情况
考研前,我许久没有这样全心学习过了,本科是工科专业,跨学校跨专业。结合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考研形势,我先选定了学校和专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2022年3月下旬辞职,四月初正式进入备考状态。333和971按基础、强化、冲刺各阶段稳步学习。
333
这门科目有4到5本书,内容比较多,每天分配的时间较多,湖师大的教材与其他学校稍有不同。

基础阶段,我会多理解,看一章书听一章课,大致一天一个章节的节奏,看书时我会铅笔勾画,听课时我会把笔记直接写在书上。我比较喜欢讲解书看书,因为书本是基础,把书上的内容理解透,后期记忆就容易,也能更好应对中外教史出偏题。
学习顺序,我是一本一本地学,先从熟悉的中教史入手,再到外教史,再到教原、教心。中外教史故事性比较强,容易理解,教原教心基础阶段要多花功夫理解。每一章我会做一个大的框架只是一些章节大标题,方便把每本书各章节串起来。
我喜欢每一天学新内容前,先十几分钟快速浏览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相当于复习了。我在学第二遍时开始每两天练习写一个题。基础打扎实很重要,看书加听课加深理解,后面背书会容易很多,同时学下一本书时搭配复习一下上一本,避免遗忘太多。基础阶段333我共细看了两遍书,听了三遍课。
强化阶段,我是跟着课程先听一节课,做笔记在书上,然后看书并背这一章,背书第一轮比较慢,到后面会渐入佳境。机构有提供强化资料,含有各章框架和知识点,也可以直接背诵强化资料,不过我个人喜欢背书,因为书上笔记全也亲切,书已看熟悉了。此外我会跟群打卡练一下题目,学姐会帮助纠正答题格式和思路,比心。我觉得基础和强化阶段很重要,想要求稳,最好还是把书上知识点都覆盖到。
八月底,由于生病耽误了两周进度,后来又慢慢跟上,整体还在计划中。身体很重要,切勿在前期因为备考而忽略了锻炼身体,自从我生病之后,每天都会留出半小时到一小时运动,感觉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更好了。
冲刺阶段,课程较短主要是串讲重要知识点以及真题讲解。我听课之后,继续背书,背书我没有追求轮数,可通过框架回忆、抽背答题来检验,加强薄弱点,重复是为了保持知识点的熟练,并适当地关注和练习热点题。这个阶段的练习输出和模拟考试很重要,我总共模拟考试了三次,记录自己的各题型时间分配,最后在考场上才终于把卷子做完了,对于我跨考文科来说,能做完试卷已经很满足了。模拟考试的得分不是最重要的,需要分析每个题型的答题方法,如何写观点句、如何展开、快速反应、书写布局等,在考场上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犹豫。冲刺阶段,我和一个研友互相每天抽背三个题目,个人觉得很有用,每本书都抽背了,非常感谢研友的陪伴和帮助。
971
各科目中,对我来说挑战最大的是971,好在一步步走下来结果可喜。

基础阶段,我先学的教学法这本书,相对容易看懂,由于开始不算早,第一遍我每天看一到两单元书,听对应的课,笔记直接写书上,后期也直接背的书。同时,一开始就每天朗读学5个glossary,并自己录了音频零碎时间听。
学完一遍教学法之后,开始学二语习得,也是看书加听课,一周两个章节左右,每天听完课我会把二语习得课程内容完整抄写在笔记本上,便于复习和后期背诵,基础阶段二语习得只学习前五章。小黑书第一遍看的时候确实有难度,于是我找了中译本对照着看,看完第一遍标注了生词,后面再看就容易多了。基础阶段,971只需学这两本书,教学法我看了四遍,二语习得看了三遍多,重在理解透彻,到了后面我会跟着群练习写一下名词解释,并试着自己复述一下章节框架。同时学一本时搭配复习另一本,效果会好一点。
强化阶段,首先教学法,我跟着课程听一单元课背一单元书,相对容易记忆。暑期我刚开始写教案很慢,后面慢慢熟练,我把每个类型都写了一个教案,后期可以反复看自己的模板,同时可以跟着群打卡练一下简答题。
然后是二语习得,我是先学后五章,还没开始背,和之前一样每一章看书、听课、写笔记,全部学完之后再开始背笔记本。最后到现代外语教学法,这本中文书9月加入学习了,我是先听课,边听边勾画书,每天学两章只有六章,相对容易学。我觉得重点还是基础和强化阶段,比较全面详细。
冲刺阶段,课程相对较短,是每本书的重点串讲和真题讲解,我结合听课,继续背书加练题。此时模拟考试很重要,971我也模考了三次,第一次模考前,有点恐惧心理,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背好,但其实考了之后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是可以模考的,尽管答得不是很好,时间把握还不好。所以我们不要怕,一定要勇敢地去模考,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好时间分配,后面的大题要留够时间。这个阶段,我和研友也互相抽背,全部知识点都尽量覆盖,对我帮助很大,尤其二语习得刚开始抽背说出来挺难,后面就好很多。我没有追求背书的轮数,每个人情况不同,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把对书本知识点的深刻记忆,理解和反应,这种状态保持到考前就可以。
英语二
单词:英语单词从开始备考就要每天记,最好坚持到考试之前。根据自己的能力,刚开始可能每天几十个,后期我是每天刷150个以上,背单词的APP和纸质书很多,任选一款就可以了。我喜欢简洁按主题分类的,所以我跟的是唐迟的词汇的逻辑-考上背词小程序。单词就是反复刷,刚开始第一轮可能很多新词,但刷到后面三轮四轮就大部分的词都认识,刷起来很快,做阅读也会有很大提升。我在单词上每天花的时间不多半小时左右,有时坐车路上刷。
长难句:基础阶段可以跟着一个老师听听划分方法就行,我听过田静、屠屠老师都很好。我后面就直接做阅读没有再跟长难句了。
阅读:我一直跟着唐迟老师《阅读的逻辑》。我是每天做一篇阅读,听一节唐迟老师讲解的课,先做了2005年到2009年阅读,然后做英语一2010年到2022年的阅读,最后做英语二的2010年到2019年阅读,用最后三年套卷进行了模拟考试。阅读一直刷着,但是我个人后期可能时间安排的问题,英语二第二轮没有刷完。按唐迟老师的方法后期模考可以全对或错一个。
写作与小三门:写作我跟的王江涛老师,9月底10月初听了他的写作课,然后就背诵了约十篇他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里的大小作文范文,个人感觉背范文挺有用的,我录了范文音频,在运动或零碎时间磨耳朵。小三门我花的时间较少,自己觉得可能有点忽视了,还是应该听一下方法论。整体而言,英语二的难度相对不大,尽量每个模块都把握一下做题方法并加以练习。
政治
基础和强化阶段我是听的徐涛老师的课,用了肖1000题,冲刺阶段是用的肖八肖四,并听了一下米鹏老师的课。平时关注了空卡的公众号。我政治考的不是很好,选择题丢分较多。
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从六月开始,每节课我都看了,讲得很生动,但是我没有把配套的练习跟上,我反思后觉得选择题之所以没有做好,在于过程中练习和复习不够,肖1000题虽然做了但是复盘没有做好。后面11月,12月就跟着肖八,肖四先刷题,再听课记忆。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还是模考一下会更好。
时间安排
我喜欢从大到小,大致规划阶段安排、月进度和周、日计划,每周末回顾一下当周学习达成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关于作息时间的话,每个人都不一样,早睡早起当然更好,如果习惯晚睡晚起改不了也不用苦恼,只要每天投入的总时长足够,保证能完成当天学习任务,睡眠充足就行。我喜欢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身体好状态好才能长期投入学习。
劳逸结合,持之以恒,备考过程中,我每周日会休息一天,大的节假日也会休息一两天,最后一个月每周休息半天左右,如果遇到自己状态不好,也会出去玩一玩,和朋友聊聊天,焕新一下心情。
整个备考过程,难免会有一些波折,身体上、心理上、人际上、环境上,只要及时的调整,我们还是可以应对好接下来的学习和考试的,不需后悔或自责,自信更重要,已经过去的就过去了,继续前行就可以了。
结语
工作后考研的我,刚开始也无把握,未知结果如何,但一旦开始去做,专注于每一日的学习时,便内心踏实愉悦,困难似乎也逐一退去,一寸进步一寸欢喜,日积月累,水到渠成。我喜欢的一句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希望考研的伙伴们,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得之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