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03

2023-05-07 19:51 作者:懐かしさ  | 我要投稿

◆ 羡慕与嫉妒: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 扎克伯格34岁身家4 000亿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马化腾47岁身家3 000亿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比尔·盖茨60岁身家5 000亿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李嘉诚90岁身家2 000亿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一味地追求如何比别人幸福,这无异于自我折磨。


>> 想和别人一样好甚至是比别人还要好,究其原因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我不够好”这样的信念会打击人的自信心,产生较低的自我价值。


>> 而嫉妒则程度更深,它是指,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和享受着我们想要的东西时,希望对方失去,以平衡自己的内心,而对方没有失去时所感受到的一种痛苦的情绪。嫉妒会伴有冷漠、贬低、排斥或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以及一定程度的攻击性,会使自己有意无意地迫害他人。严重时,人会产生恨的情感,想要毁灭他人。


2022/12/04发表想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最高的楼上🏢👆建楼

>> 有人说,要成为一座城市最高的大楼有两种方法,一是摧毁所有比自己高的大楼;另一种就是打好基础,不断努力往上建。前者是“嫉妒”,后者是“羡慕”。


>> 每当自己感到嫉妒,恨不得竞争对手彻底消失时,提醒自己,与其“嫉妒”,不如“羡慕”。


>> 当然,把“嫉妒”转化为“羡慕”还不够,因为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时要记得提醒自己,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自己还可以变得更好。


◆ 接纳与接受:接纳不等于接受,知足也不等于安于现状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满口大道理为他们所处的现状辩解,而且理由十分充分,让你无力还击。读书越多、学识越渊博的人,理由就越充分,好像他们读那么多书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只能是这样子。


>> 人们总在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


>> 靠家人养着,有手有脚,却活成了废物


>> 接纳不等于接受,知足不等于安于现状。


>> 对于没有效果的行为要不断修正、不断优化、不断进步。


>> 现在拥有的一切是你的基础,是你人生的立足点,所以我们要接纳它、感恩它,而不是否定它、对抗它。


>> 现有的一切都是过去你所能创造的最佳成果。


>> Learning:学习。


>> Outcomes:效果。


>> 一艘没有目标的船,海上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


>> Value:价值。


>> Ecology:整体平衡。


>> Responsibility:责任。


>> 当一个人开始懂得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时,那一刻他已经拿回了人生的主导权,他会越来越成熟,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


>> 我比你自己还相信,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 自律与自由:没有自律,谈何自由?


>> 难道,自由是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 就算是身处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的纳粹集中营,他也是自由的,因为,他的每一刻都是可以选择的,就算不能选择外面的环境,也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


>> 自由是指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 如果繁忙的十字路口没有了红绿灯会如何呢?你会发现,当你堵在十字路口时,你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自由。


>>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外在的规则,而是你内在的局限!


◆ 拖延与推迟:别让你的拖延症拖垮你的人生


>> 人有两种与生俱来的情绪,一种是“爱”,一种是“恐惧”。


>>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建议,而是接纳与支持


>> 一个自我价值高的人,会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能够一边恐惧,一边挑战自己,敢于走出父母为自己设置的舒适空间,让自己的生活越活越好。


>> 那些自我价值低的人,他们的潜意识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不配过更好的人生,所以,他们会尽一切所能,让自己停留在目前这种安全、舒适里。


>> 面对恐惧,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我这样做了,会发生什么?最坏的情况是什么?这个最坏的结果我能接受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再继续问:“如果最坏的结果我无法接受,为了避免它发生,我现在可以做什么呢?”“最坏事情发生的概率究竟是多少?”当你这样问自己时,你会发现,糟糕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其实并不高,也许只有不到1%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内心的那颗定时炸弹,被引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你会会心一笑,整个人一下子轻松起来。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0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