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言文中表说话的词语

2022-04-23 08:33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1.谓:告诉,对……说。

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谓田鸠曰。

2.诏:告诉,告诫。

如《庄子·盗跖》: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3.诰:告诉。

如《尚书·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伊尹:人名。申:再,重。)

4.告:告诉。

如《庄子·庚桑楚》:吾固告汝曰。(固:本来。)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5.敕:告诫,嘱咐

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西兵精悍。(精悍:精锐强劲。)

6.白:告诉,陈述。

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7.陈:陈述。

如《史记·韩非传》: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8.对:回答,应答。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赵惠王)问:“何以知之?”对曰……

9.语:告诉。

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弗:不。)

10.谕:告诉,使人知道。

如《汉书·张骞传》: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

(致:送达。赐:赏赐的财物。指:通“旨”,意图。)

11.喻:告诉,使人知道。

如《淮南子·修务》:故作书以喻意。

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12.晓:告知。

如《汉书·元后传》:未晓大将军。

13.辩:辩论,申辩。

如《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14.问:问,询问,与“答”相对。

如《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

15.谢:道歉;推辞;辞别;告诉。

如《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徐:缓慢。谢:道歉。)

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欲徙王赵:要把代王迁到赵国去做王。代:国名。边:边疆。谢:推辞。)

如李白《留别金陵崔侍御》:挥手谢公卿。(谢:辞别。)

如《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戒:警戒。慎:小心。)

16.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如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天说:指柳宗元《天说》。)

17.诘:责问,追问。

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士庄伯不能诘。(士庄伯:人名。)

18.诉:诉说,诉苦;告状;诽谤。

如白居易《琵琶行》:似诉平生不得志。(诉:诉说。)

如《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数廷诉嘉。(诉:告状。)

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诉公于晋侯。(诉:诽谤。公:鲁公。)

19.咨(后写作“谘”):商议,咨询。

如诸葛亮《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文言文中表说话的词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