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利弊,而不是圣人的角度
2023年7月12日09:19:41
故事
汉武帝朝,公元前128年
秋季,两万匈奴人侵入我边境,杀死辽西太守,杀掠两千余人,围困韩安国部。又侵入渔阳和雁门,每个地方又杀掠千余人。韩安国部向东迁,屯兵北平,几个月后病死。汉武帝重新召回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说的‘汉朝的飞将军来了’于是都跑了,几年内不敢进入右北平。
史记记载关于李广的故事
被贬之后,在家闲居数年。李广家与之前的颖阴侯的孙子住在野外蓝田山上打猎。曾经晚上骑马出去,跟人在野外喝酒。回到灞陵亭,想要进去,当时的灞陵亭尉喝醉了,阻止李广。李广的随从说,这是之前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在的将军也不能夜行,何况是之前的将军。李广被阻止,在亭下露宿。
不久,匈奴侵略边境,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韩安国迁至右北平。皇帝重新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于是李广请求让当时的亭尉与他同去 ,到了军队就把他杀了。
自己
韩安国当时在哪?
辽西、渔阳、雁门当时都在哪?他们之间可以相互照应吗?
匈奴和汉朝当时的战力差距有点大啊。卫青杀敌700就算胜,而且还是首胜,匈奴人一来就是几千几千的杀。汉武帝想报复的心很能理解。对于敌人,尤其是长期欺辱自己的敌人,当有能力跟他们对抗的时候,一定想灭了他们。
李广为啥在匈奴那里这么有威望?可能是因为李广的战法匈奴人还灵动,经常带着少数兵马跟他们干,而且还干赢了,至少是他们抓不住李广。
李广被后人记住被加以推崇,可能跟匈奴人怕他有关系。好不容易有个可以让汉人扬眉吐气的人,必须好好宣传一下。
史记上记载的李广事迹,大大降低了李广在心中的高度。他违命在前,亭尉依法办事,可能在执法过程中语气不佳;李广拿过去的身份想要以此压人,达到他违法的目的,不但没有得逞,还被对方喝止,因此就记恨下了。由此可以看出,李广带兵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法度,完全随性而为,这样真的就只能管好少数人,而且只能靠他的个人魅力来管理。当他有了官职之后,随即就把当初的亭尉给杀了,没给什么罪名,或者人家根本就没犯什么罪;就算犯罪了,他有什么权利去杀人,而且没经过审问,直接就杀了。这么办事,没有气量,如果被其他人知道,被皇帝知道,他是这样的,就算他有能力,不得不用他,心里也不会爽快。
韩安国身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死灰复燃),但人家就没有记恨当时的狱警。两人的心胸差的有点多。
对李广的行为很不满,但这确实是记录在史记上的,多半是真的。这么被人推崇的人,性格上竟有这样的瑕疵。以后尽量少抱怨,社会上有很多让人感觉不公平,气愤的事,如果当下没办法解决,不要抱怨了,想办法让自己变的厉害。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让人们记住你的好,你的厉害。
亭尉可能也是个狂妄之人。自己今后待人,不要有瞧不起的心理,告诉自己,尊重每一个人,从行为上,语气上。
自己+敖让
关于史记记载“家居数年”,当时也产生了疑惑,因为上一年还与卫青等一块出兵呢。可是,自己嫌麻烦,在疑惑的时候,没有去确认。
敖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件事,更人性的角度。而我之所以想不到,可能是心里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道德要求的是什么,法律要求的是什么,再加上发生在一个名人身上,产生了落差,焦点就一直在批李广的身上了。
亭尉喝醉了执法,而且出言不逊,李广出身贵族,受不了。这是个人人性的一方面。社会人性的方面,就是如果李广忍了,那他在他的圈子里或者当时的社会里,就有点掉价了,就对他甚至他的家族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对敖分析的几个疑问。
1. 一旦李广咽下这口气,当被征召驻守边关时,朝中就可能有人敢背后中伤他,因为小小亭尉他都能忍。
他的推理,我觉得合理,但是“李广咽下了这口气”为什么会让别人知道呢?谁会传播呢?如果没人知道,那他的这种做法就达不到这个目的了。
2. 李广不动声色,因为亭尉敢去
李广不动声色是可能是真的,但不能因为亭尉没有察觉到李广的杀意,敢去,所以李广不动声色。亭尉,有可能是这样,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不得不去,因为这是李广请命,皇帝准许了的。说如果意识到了李广的杀意,可以学韩安国坠车,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觉悟呢?还有可能就是,他可能想到了李广的杀意,但心存侥幸,认为堂堂太守不会跟他计较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是不太想相信古人,或者说人真的会像李广这样吗?之所以不相信,还是因为自己见的太少了(这样其实内心已经认为这样的事真的存在了)。如果真的存在,该怎么办呢?
下面一段关于亭尉该怎么做的,觉得自己可能不会这么做(觉得太谄媚),也想不到可以这么做(还是有点所谓的“坚持”),但是又认可,如果这么做了,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场景。现抄录如下:
“原来是李将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失敬失敬。只是此时已经宵禁,按律任何人不得通过,卑职上有八十老母,下游嗷嗷待哺的幼儿,是在是担当不起违律之罪,不敢自作主张,将军莫要难为卑职,还请将军行个方便。将军不如委屈一下,暂时在此将就一晚,卑职已经安排人在为将军搭帐篷,马上就好。夜深了,天气凉,不如咱们先进来烤烤火,烫壶酒,暖暖身子。卑职一直仰慕在北境为国效力的壮士,奈何没有机会。夜来无事,将军要是愿意的话,卑职和士兵们很想听将军讲讲在北境的传奇故事,您这边请”
联系
要学习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事,从利益,真实人性下的利益;而不是圣人道德下的。
尊重每一个人,从行为,语气上都要注意。
实事:镜子练习,面对现实;意识到就改。
参考
章节:115 好事变祸事,其实就是缺乏政治嗅觉
书籍:读史悟道-资治通鉴 卷壹
作者:敖让
出版社:岳麓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