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进校园该被制止吗?
近日,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中学一学生因点外卖被校务人员按倒训斥一事,引发了舆论热议。 外面食品不能带进学校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相比于学校可以直接监管的食堂,校外食品的质量问题确实不易保障,不过,“法无授权不可为”,现有的规章制度并没有禁止学生携带食品进校的禁令。退一步讲,即便该校严禁学生点外卖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校务人员也没有任何理由如此粗暴对待学生。看着学生被按在地上训斥的场景,网友们纷纷发出了强烈谴责:“光看这按倒在地的架势,还以为警方逮捕罪犯”“知道的,是学生拿外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追逃呢”“这是为学生服务,还是来作威作福?”…… 学校是莘莘学子求学上进的地方,不能一边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一边却极其粗暴地对待学生,该校教务人员这样的“恶示范”,将会在学生心中埋下怎样的种子?其实很多学校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在学校内都有食堂,那为何会产生学生不愿意在学校食堂就餐,而是点外卖的现象呢?不少网友质疑该校不允许学生点外卖是为了保障食堂或小卖部盈利。尽管只是一种猜测,但理应予以正视。 针对此类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当对这种暴力管理的方式进行严厉打击和处分,坚决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是美好、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另一方面,校方应当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明晰他们不愿意在校内就餐的原因。同时要对校内的食堂进行调查,是否因为饭菜质量不合格,饭菜不合口味等才导致学生点外卖? 学生人身健康问题值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禁止学生点外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食品安全,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还是要做好校内食堂餐饮的质量。学校可以采取将食堂外包的方式,严加管理、及时督查,确保学生吃上安全健康、口味良好的餐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