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娥——01座子
【本文为改写,蓝字部分系原文内容,灰字部分系原意改编】
夕阳西下,隆冬落日那片衰颓的嫣红不住向下,顺着门缝漏进了屋宇。
如今是康德三年正月,也是民国二十五年,后者的叫法在我们热河一带已经很少听到了。眼下春节年味越来越淡,偶尔的几串鞭炮,也总教人误会成枪炮轰鸣。时局动荡之际,大家整天疲于自保身家,昔日这些买卖营生大多也得过且过。但这座忘忧茶社依然颇有人气。人们手捧热茶,两只眼睛则一刻不停地盯着八仙桌上那方一十九路的围棋棋盘,任由户外的冬风将门窗叩得哒哒作响。那响动虽有些扎耳,但很快就与棋子的敲击声、观众的支招声、小厮的吆喝声混在了一块儿,再也难分彼此。
天色已不早了,十指相握的我抿着嘴,右脚正不住地敲打着地面。
眼下的这场棋局已进入尾声,没有封盘的必要。可对手似乎还想为自己寻找最后一点反败为胜的可能。终于,在为数不多的几手官子交换后,他捋了捋胡子终于明白自己的小败已不可避免。我望着他默默举起自己手中的杯盏呷了一口,又缓缓将棋篓中的几枚黑子丢上了棋盘,就此投子认负。
一片喝彩声里,我婉言谢绝了对方复盘的请求,匆匆起身回家。这年景,如果一个女孩子家不能在黄昏前回到家,家人便需要考虑最坏的情况了。要是闹得父母焦头烂额,那想来就不是我随便说两句道歉就能解决的。
一路上,沿街的铺面约莫有一半已下了板子,准备打烊。天空中的那片嫣红已只剩下一抹残红,一轮弯月已提前挂在正当中。好在洋车把式的脚程够快。当我推开院门的时候,最后一道斜阳正好消失不见。母亲额前的双眉刚刚锁起,又骤然放松,口中则轻斥道:“又被棋勾住啦?也不知道早点回来!你陆表兄已经等了多时了!”
此刻,我才想起家里今日来了客人。
陆表兄是我围棋世界的启蒙老师。那时我四岁,他长我一倍。
起初是他教我记规则,背定式,做死活。后来我入了迷,我们便时常一起打谱对弈。当湖十局和血泪篇,反反复复不知摆了多少次。如今他已搬出热河多年,听说棋艺又有精进,成了新京【1】一带的名手。只是为围棋耗费了太多心力,才二十岁的他头上伸出几绺白发来,走路时背着手,弯腰驼背,踱步缓缓,俨然一副老夫子的模样。
一周前我收到了他的一封信:
“表妹,见信如晤。新岁在迩,亟待春华,不日将登门拜谒,愚兄真心一片,万勿见疑……”
随后他将自己的情笃意坚藏在了骈四俪六的章句里。满满三页纸,几百个小字,委实有些繁复。我只能从他汉隶笔法中那不时的微微一颤里,才得以窥得其中心绪。
此番重逢,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进了正厅,便只好呆呆坐上餐桌。
陆表兄就坐在对面,自打见我进屋,他的眼睛似乎始终在我周围打转。这神情与他当年盯着棋盘打谱时几乎一模一样。我猜他一定还在读那些古旧的棋谱,好棋之人,谁不想成为范西屏、施襄夏那样的棋圣?
可这次他所注意的地方显然有所偏移,过了半晌才说出一句:“今年的冬天可真冷啊!”
“嗯。”我随便答应了一声,依然自顾自埋头吃饭。
晚宴就这样在无声里结束了。陆表兄说是来拜个晚年,用过晚饭后,他又好一番叩头请安,恭祝新春吉祥,恭喜发财。听了这些恭维话,母亲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他,口里则念叨着:“孩子,拿去买糖吃吧。”陆表兄则用双手接过红包,放进了大氅内的口袋里。这是拜年必备的环节,虽无新意,又不可省略。
走完过场,他转头偷偷比了个手势,邀我小叙。我本想佯装没有看见,刚抬脚要出厅堂却又听他探过头来轻声问道:“你看了我的信吗?”
等回过头,只见面容消瘦的他又用近乎央求的口吻重复道:“你读过吗?”
他大概一直在等我的回答,而我则三缄其口。
说实话,陆表兄确实是我心底特殊的存在。是他带来围棋,陪伴我度过了懵懂而美好的年少时光。他既是先生,又作对手。那时候,我尚不知什么是家道中落,更没有听过什么满洲国,平日会为纹枰上纠缠争斗的黑白两色而兴奋欢喜。在破解难题时,我们两人总是互为攻防,为找到其中关窍不断尝试。但我还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如此拘谨严肃的人也会对我写出情意绵绵的辞令来。
想着想着,我又记起了当年他挠头沉思的样子,于是将话题岔到了别处:“表哥,咱们下盘围棋吧。”
“呃…好呀!”他有些诧异,但还是答应了。
进了里屋,盘腿坐上床榻,我熟稔地将棋盘放好。而陆表兄则是从黑白棋盒里各拿出两枚棋子,放在了对角星位上面,又将那盒白棋推到了我面前,微微一笑道:“你先落子吧。”
座子!
见他如此,我心里突地跳了一下,一种说不出的古怪涌了上来。自从中国国手们在日本棋手前脆败后,座子制已日渐式微。如今,除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普通人对弈已不太会再老老实实地摆上座子。或许他是想借此回到十几年前我们打谱对弈的时光吧?但可惜陆表兄自己没有意识到,那时的他一板一眼,绝不会为了面子刻意相让,必定要和我抓棋猜先。
数载阔别,涨棋的可不只有他一个人呀!
一步小飞挂角,他以九三分投相应。对于三六侵分,这确实是古谱里常用的手段。我并不想让布局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连续几步新手,是我平日在茶社对弈时总结出来的,或许招法未臻至善,但也凝聚了我许多巧思。
骤见变招,陆表兄似乎是懵住了,他努力想维系住自己在我面前的优雅姿态。可招法间又暴露出内心的慌乱,每每落子,不是过于厚重,就是薄味尽显。几番争斗下来,黑棋的处境不容乐观。
中盘攻杀伊始,他已不能假装从容,频频举棋不定。我本以为他是因局面不利陷入长考,却发现他所注意的并非是盘上棋局。
“表哥!”我叫道,“你不想着棋局,怎么只盯住我的辫子发呆?”
被我道破行藏,陆表兄的脸刷地红了。他不住轻咳,神色宛如年迈昏聩的老者,落子时愈加踌躇起来。
夜色渐渐深了,母亲本想来劝我们休息,见我俩对局正酣,权且当作是补了前两日的年关守岁。于是只吩咐了几句,便不再唠叨,离开前对陆表兄打趣道:“你可别太让着表妹,也让她知道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但她不知道,此刻表兄的黑棋颓势难挽,他不得不将残子从包围中拉出来做最后一搏。场面上虽仍是乱战,但白棋空多棋厚,已有八成胜算。
陆表兄恍惚片刻,勉强支应了一声,铁青的脸上浮出失落的神色。他向王妈要了一杯浓茶,一口接一口地喝着,还不住地长叹。如此窘迫的姿态,让人心中生出些许同情出来。于是我有意放跑了那串狼狈逃窜的孤子,又在官子上做了些许退让。等到兴趣索然地走完棋局,黑棋最终小败一子。
陆表兄虽口中说着可惜,却早已把庆幸写在了脸上。如果没有后半盘的“奋起直追”,他早在几十手前便已支撑不住。他只沉浸于自己那微末的喜悦里,居然并未发觉我手下留情。
恍惚间,我又想起过去我俩争强好胜的场面来。岁月匆匆,我的童年一去不返。可叹如今为了顾及棋局外的感情、身份和颜面,这些棋招都变得不再纯粹。就如开局时那四枚死气沉沉的座子般,被死死定在了星位上。孤独感在这个新年里毫无征兆包围了我。
第二日,陆表兄便要回新京。中午时分,我们一同去送行。临行前,他还想顺路带我去看冰灯,被我直言拒绝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去了车站。
默然等了三刻钟,火车缓缓开进了月台。我看着陆表兄佝偻着身子,提起皮箱走了上去。
“明年再见啊!”母亲与他道别后,从身后轻推了我一下。
“表哥,再见。”我漠然向他挥手,语气毫无起伏。
看着火车在纷飞的大雪中渐渐远去,我知道自己那个杳远而美好的幻梦,终于醒了。
【1】新京,伪满在长春市建都,改用此名,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