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玩过的游戏主机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款手柄呢?

不知道大家可否跟我一样从小接触到了游戏主机,然后从此就进了电玩游戏这个坑呢?虽然笔者玩过的游戏主机不多,但也不算少,自从接触FC主机开始,就被主机的魅力所深深的吸引。在笔者心目中,游戏主机不单单是一个游乐设备,有时候更像一件艺术品。每一代游戏主机的外观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包括主机中所配备的游戏手柄,除了能带来较为舒适的手感之外,手柄的外观设计也是最有识别度能够让你一眼看出这是哪台主机。
这次就来聊聊游戏主机的手柄。本文所罗列的手柄基本是游戏主机的标配手柄,官方改良手柄、及第三方推出的手柄不列入本文内容。如果以下内容有出错之处,还望各位大大能够批评指正。
任天堂手柄篇
FC手柄

这是任天堂8位主机FC(Family Computer 又称:红白机 本文图片所放的是日版FC手柄图片)的一、二号手柄。其中二号手柄设有麦克风,不过与之功能相对应的游戏较少。十字键上方设有音量滑钮。当年国内较多的还是小霸王主机,小霸王的手柄与FC手柄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并且手柄右侧有四个按键,那时候国内玩过FC的我想大多都是小霸王吧,还而记得那句:小霸王其乐无穷吗?至于原装的FC当时国内还是比较稀少的。FC时代手柄的设计貌似突出的实用性,手感方面可能对与玩家来说略微生硬。
SFC手柄

这是任天堂16位主机SFC手柄(Super Family Computer 又称:超任、超级任天堂)SFC的手柄外观相比FC手柄圆润许多,手柄ABXY四个按键采用了四种颜色,十分醒目。同时SFC手柄还增加了L键合R键。这也说明在16位主机时代,原先FC的按键布局难以胜任某些游戏的操作,但是多出来的游戏按键并没有增加游戏的操作难度,以及学习成本。反之,增添了不少游戏性。
N64手柄

这是任天堂64位主机N64的手柄(Nintendo 64 任天堂直接跳过了32位主机的开发,直接进入64位时代,同期主要竞争对手为索尼PS主机以及世嘉土星主机)这台主机的手柄在当时来说设计相当前卫。有点像三叉戟。该造型能够让玩家在游戏时很好的握持该手柄。同时手柄保留AB键的同时又增加了4个黄色按键,并且取消了原先不经常使用的SELECT按键。另外N64的手柄增加了类比一个摇杆。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为N64主机开发了一款震动包外设(Rumble Pak,不过会占用N64手柄的记忆卡接口)这是任天堂首次在家用主机的手柄加入震动功能。至于该手柄的手感如何,笔者当年没有玩过N64所以不清楚。不知道各位玩过64的大大可否告诉下笔者。
NGC手柄

这是任天堂128位主机NGC(Nintendo GameCube 又称:方糖)的手柄。该手柄相比N64的手柄有着很大的改变,没有沿用三叉戟的设计,不过依然拥有经典的十字按键。手柄的类比摇杆数量变为2个,主要应对日新月异的游戏使用场景。同时,在R键位置的上方增加了Z键,主要用于在某些游戏中进入主视角。NGC的手柄AB键采用了不同大小的设计,这点比较另类。而且ABXY的按键布局也没有使用对称设计。那么NGC的手柄手感如何,笔者觉得握持感还是比较舒适的。
WII手柄

任天堂wii主机手柄。具有革命性的手柄,颠覆了玩家对与手柄的认知。当初代号“革命”的WII主机第一次亮相时,任天堂并没有随主机公布手柄,这在当时任天堂的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好(不像现在的手机,还没等官方发布,网上就遍布真机图了)在后来玩家们第一次见到wii手柄时,大多数的想法肯定是这个手柄怎么玩游戏。说真的,当时wii的手柄就像她的开发代号一样具有革命性。该手柄首次加入了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加速器,正因为此,wii上出现很一大批体感游戏,充分发挥了手柄的体感体验。也正因为该款手柄的独特创新性,以及能够带来良好的客厅互动,简易的玩法几乎吸收了一大批各年龄段的非游戏玩家购买WII主机。体感游戏机成了wii的代名词。而且wii2.4G无线联机功能。玩家不必将手柄与主机连接。同时,手柄还增加了一个喇叭。对应游戏中的功能,会发出声音来,能够给玩家带来很好的交互体验。
WIIU GAMEPAD

WIIU主机的手柄GAMEPAD。是不是看上去像一款平板呢?老任总是能给玩家们带来创新的设计。在手柄中嵌入了一块屏幕。这原先也只有DC手柄上有类似的做法。(下文中会提到)WIIU GAMEPAD手柄含6.2英寸16:9 LCD触摸屏,双类比摇杆,十字键,ABXY键,L/R,ZL/ZR,电源,HOME键,选择键,开始键,TV控制键,支持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前置摄像头,麦克风,立体声喇叭,感应条,支持触笔和NFC,可充电锂电池,重量约500克。续航时间3-5小时,充电2.5小时。需要注意的是 GAMEPAD并没有独立的系统来安装游戏或者应用,必须依附主机使用。离开主机的话就是板砖一块。至于手柄功能方面,WIIU GAMEPAD支持触摸,体感等操作。通过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控制器屏幕可以显示主机完成渲染的游戏画面。利用GAMEPAD玩家可以同时在电视显示屏以及GAMEPAD上观看游戏,可以脱离电视在距离主机一定范围内单独使用GAMEPAD进行游戏(这一技术类似索尼PSV连接PS4。PSV作为显示屏的同时可以操作PS4游戏。这功能早几年出现的话,那该有多好,当年自己房间可是没有电视机啊!玩游戏还要去父母房间玩很不方便。)可以垂直把握WIIU GAMEPAD。使用触屏控制游戏操作。通过触摸笔控制WIIU GAMEPAD。使用至多4个Wii Remote控制器以及WIIU GAMEPAD进行游戏。使用WIIU GAMEPAD观看游戏的第二视角,另外还可以进行视频通话以及浏览互联网。那么手感方面,不太友好,毕竟集成了那么多功能,手柄的整体体积较大,较为厚重。
任天堂NS

任天堂主机NS(Nintendo Switch)手柄Joy-Con。不得不佩服任天堂啊!在手柄上面能玩出那么多花样来。Joy-Con同样支持 NFC 功能的,它的可以配合 Amiibo 使用。而左控制器则有一个专门的截图按钮,可以一键截图。从主机上取下手柄之后,Joy-Con 可以配合 Joy-Con Grip 使用,成为一个看似传统的手柄。这是 Switch 在电视模式下手柄的使用方法。另外,每一个单独的 Joy-Con 都有体感功能,可以像 Wii 手柄一样游玩体感游戏。而在一些本地多人模式的游戏中,每一个单独的 Joy-Con 都能变成一个完全功能的独立手柄使用,一个手柄变成2个手柄真的挺棒的。这样就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啦。此外,在 Joy-Con 的右控制器在底部还有一个红外线摄像头,它不仅可以感应玩家的手势,同时还可以感应距离。两个 Joy-Con 都使用了叫做 HD 震动的新功能,它能够模拟各种各样的震动效果,细节到一个杯子里有几块冰,有没有水都能模拟出其中的不同。最后,Joy-Con 还可以使用一个叫做 Joy-Con Strap 的配件,它可以装备到 Joy-Con 的滑轨上,好处是 SL 和 SR 按钮更加方便,而且增加了一个腕带防止玩家将手柄扔出去。手感方面配合 Joy-Con Grip 使用时手感最好。
索尼大法手柄篇
PS手柄

索尼初代32位游戏主机PS(PlayStation)的手柄 DualShock。由于十字键是任天堂的专利,索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专利纠纷,设计了分割方向键,并且也申请了专利。同样四个按键,三角、方块、圆圈、叉叉也是索尼独有的设计,并沿用至今。另外手柄分别有L1、L2、R1、R2四个按键对应不同游戏中的功能使用。不过当年笔者买的PS主机是二手主机,配备的手柄是北通手柄,并没有震动功能。至于原装有没有震动笔者不太确定。望玩过原装手柄的大大告知一下。不过,在后期所推出的PS ONE主机中(轻薄版,也可以说PS SLIM吧),手柄加入了两个类比摇杆,且加入了震动功能。有意思的是PS后续主机PS2的手柄也可以用在PS上。如果该游戏中有震动功能,按下PS2手柄中间的按键,红灯亮起,那么手柄就会有震动回馈了。PS的手柄在手感方面,还是有很好的握持感的。
PS2手柄

索尼128位游戏主机PS2(PlayStation 2)DualShock 2手柄。可以说,这款手柄索尼偷懒了,直接用的是PS ONE的手柄,换个颜色而已。虽然没用过PS ONE的手柄不是很了解两个类比摇杆是否可以往下按。PS2手柄的两个类比摇杆是可以往下按的。也就是L3、R3按键,部分游戏使用场景会用到。当年玩PS2时,PS2手柄的震动反馈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真实,增添了不错的打击感,很爽。手感方面不用多说,手感依旧。
PS3手柄

索尼不知道多少位的PS3(PlayStation 3 以前游戏机讲多少位多少位,貌似现在不这么说了)DualShock 3手柄。说真的,索尼每代主机手柄外观变化都没有任天堂的大。可以说没有创新,但是保证了手柄的手感。原本在当年的E3展上公布的手柄外形类似是回旋镖形状的。如下图:

这是当年E3索尼公布的PS3手柄,形状像一个回旋镖,又或者像一个牛角。外观造型方面颠覆了原有的设计。虽然外观看上去不错,但是手感貌似不符合双手握持的习惯,或许索尼考虑到了这点,因此,PS3在正式发售是没有采用这一设计。不过索尼PS3发售初级,随机附带的手柄取消了震动功能,原因就是索尼惹上了专利纠纷。一家Immersion公司认为索尼的手柄震动装置侵犯了他们的专利(当初这家公司同样把微软高上了法庭,理由同样是手柄震动装置涉嫌专利侵犯。后来微软2000万美刀和解,并入股该公司取得了专利使用权)。因此,索尼与Immersion的诉讼中付出了9000万美到的专利费的代价。对于这场专利纠纷在本文中就不展开讲了。但是PS3的手柄没了震动怎么跟玩家交待呢?当时索尼官方对此解释为:PS3手柄内置了动作感应装置(6轴感应装置),力回馈震动模块将影响到动作感应功能,因此舍弃了震动。哈哈~很牵强的理由!不过,索尼在后面发售的PS3手柄中加入了震动功能。
PS4手柄

索尼PS4(PlayStation 4)DualShock 4手柄。索尼在PS4手柄外观上依然变化不大,不过索尼在PS4手柄中加入了触控板取代SELECT及START两个按键,支持两点触控。并且可以用于游戏中所需要的操作,加入了喇叭、以及3.5毫米耳机插口(随机附带耳机),用于语音聊天。索尼还在手柄中增加了SHARE按键,玩家可以随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截图及录像等操作。还有增加了OPTION按键,兼具菜单及开始两大功能。PS4的手柄给玩家的整体感觉就是没有像PS3手柄那样塑料感太强,握持感较为舒适。
巨硬手柄篇
XBOX手柄
微软128位主机XBOX手柄。由于微软进入游戏主机市场很晚,在设计游戏主机方面经验不够,所以初代XBOX的主机与手柄都比较臃肿。XBOX手柄用手两个类比摇杆,以及自主设计的十字键,不过貌似微软并没为为此设计专利。还有ABXY四个按键,以及两个不知道干嘛的按键,笔者没有XBOX所以对该手柄不是很了解,哪位大大告知下。
XBOX 360手柄

微软XBOX 360手柄,在经过初代XBOX的沉淀之后,微软推出了后续主机XBOX 360。360的手柄手柄与主机机身一样有着漂亮的流线型,手柄的十字键与两个类比摇杆都得到了改进,手柄中间一个大LOGO MENU按钮。围绕周围的是四个LED指示灯,用于只是手柄是几号手柄。两边是BACK按键与STAR按键。360手柄还有LB和RB两个按键(对应索尼PS手柄L1与R1)以及LT和RT两个按键(对应索尼PS手柄L2与R2)这两个按键就像步枪的扳机一样,按起来手感挺舒服的。玩FPS游戏时特别有感觉。360的手柄使用两节5号电池驱动,整体手感非常好。也是比较喜欢的手柄之一。
XBOX ONE

微软XBOX ONE作为XBOX 360的后续主机,手柄的外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方向键取消了原先的圆盘设计,改为十字键。BACK键改为两个小方块重叠的切换视窗键。STAR键改为三横条的菜单暂停键。MENU按钮位置进行了上移。手柄下方还有一个连接埠,顶部有一个Micro USB接口。XBOX ONE的手柄手感也相当不错。
世嘉手柄篇
世嘉MS手柄

世嘉8位游戏主机MS(master-system)当时国内主流的8位游戏主机还是FC或者是小霸王。所以这台主机估计在国内很少见吧。所以对于这个手柄笔者了解不是很多,看突变的外观,还是很复古。方向键类似街机的摇杆。或许跟世嘉当时主营街机有关吧,把街机的摇杆搬到了家用机上。至于手感就很难说了。
世嘉MD手柄

世嘉16位主机MD(Mega Drive 又称:立体机)的手柄。该手柄有个圆盘方向键(笔者很喜欢MD的圆盘方向键,感觉手感挺好的)一个STAR键,并没有SELECT键。还有ABCXYZ六个按键。其中XYZ这三个键貌似笔者从来没用到过。手柄的侧面还有一个MODE键,对于这个按键的用途笔者也不是很清楚。MD手柄的整体手感还算不错。
世嘉SS手柄

世嘉32位主机SS(SEGA Saturn 又称:世嘉土星)手柄。手柄外观与MD的外观变化不大,在MD原有按键的布局基础上增加了类似L、R的两个按键。笔者至今没有接触过SS所以不太了解。
世嘉DC手柄

世嘉128(也有说不是128位)位主机DC(Dreamcast)手柄。个人觉得是一款相当漂亮的手柄。该手柄虽然看似臃肿,但是手感也是笔者用过的手柄中最好的之一。该手柄的特色在于DC的主机记忆卡插在手柄上面,还有手柄的震动也是需要插入震动卡。DC的记忆卡分带显示屏与不带显示屏两种,其中带显示屏的记忆卡在进入游戏时会显示游戏信息或者LOGO。另外,游戏游戏存档是一款小游戏,玩家可以拔下记忆卡直接在记忆卡上游玩。这在当时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