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装修好的房子为什么会过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本质、流于表面
说句实在话,很多人刚装修好房子,其实就已经过时了,经常有业主问,现在装修还流行什么?比如我墙面要刷什么漆?地面铺什么瓷砖?背景墙要如何设计?

其实这些对于房子来说,都只是流于表面,就以今天的眼光回顾一下前几年流行的风格,什么欧式、地中海、美式,以及你瞧不上的花开富贵背景墙,再来看看现在流行的元素,什么岩板背景墙,无主灯,悬空电视柜等等。
实际从设计的本质上来看,它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那么我们可以预测一下未来两三年会流行什么样的装修?是不是到时候回过头,再看现在的这些东西,和那些花开富贵的背景墙一样,土的掉渣。
“本质”是指什么呢?
本质就是事物本身不可或缺的固有属性,可是,本质内藏于事物之中,人们往往看不到什么才是其根本。常常会受事物符号化的特性所牵扯,而看不清楚本质。

所以装修的本质并不是盲目跟风,不是为了奢华好看,而是舒适方便,是为了让我们的家更有品质,良好的品质,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总的来说,有三大本质,只要把握好这几点,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一、功能性
如果设计一个东西,纯粹是为了好看,那么这个设计一定不会长久,不管是以前的欧式背景墙,还是现在的岩板背景墙,目的性都一样,就是为了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还有一些无脑跟风无主灯的,别人打光,是为了墙面上百万的挂网,你做的无主灯,光只能打到地面上,而且为了不反光,把亮光砖也换了。

然后再去网上吐槽,说柔光砖不好打理,无主灯太压层高了,等等一系列的消极评论,几千上万块装了个累赘,啥用没有。
可能你会质疑,按照以上的结论来说,只考虑功能性,全屋就刷个大白墙不就可以了吗?不用考虑美观不美观,反正能住就行!
其实并不是这样,设计的首要前提是功能,在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考虑它的第二个本质,也就是所谓的实用性.
二:实用性
装修中的实用,具体指的是什么?
实用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将实用性放在首位,抛弃繁琐的设计,突出实用,实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内容至上",我们应该尽可能简化设计,去掉不必要的繁琐元素。
就好比客厅的茶几,很多人说不需要,占空间,其实我们不需要的是它的”繁琐“、”体积大“而已,它本身的功能,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实用性。
我们如果把茶几换成小茶几,再给它配个轮子,可以随意挪动,一物多用,是不是要比单一的茶几好用的多?

另外还有我们常做的鞋柜换鞋凳,其实它的意义并不大,很多时候我们换鞋也就几秒钟的事,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坐”占用了鞋柜的空间,它的实用性是不足以占用这么大的空间的。
像内嵌冰箱、一门到顶、烘干机、半墙卫生间等等这些,全都是美观大于实用性,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三:舒适性
装修的舒适性,除了我们能接触到皮肤的东西以外,我觉得更应该是省心,买一个好的沙发、买一个舒服的床垫,装一个会按摩的花洒,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触感和视觉来判断。
但如何做到省心、省力,达到发自内心的舒适?我觉得应该是“去家务化”设计!
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还要打理各种繁琐家务事,生活把我们折腾得精疲力竭,还要去打扫,即便装修的再好,一点都不省心,又有何用?
到底怎样才能减少家务活,让家务活不再是负担呢?
比如在鞋柜下方提前预留20厘米的空间,来放置刚换下来的鞋,透气、方便、还不会将泥沙带进柜子里,少用开放格,尽量给柜子都装上门,可以有效减少整理物品的频率以及擦灰的家务量,衣柜多做挂衣区,卫生间台盆做墙排下水,选陶瓷一体盆等等。

以上这些都会增加你的舒适度,不能说完全不用打扫卫生做家务活了,只能是尽可能减少后期居住时家务劳动的麻烦程度。
总结:我们做设计的总是会在嘴边挂一句话“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创造美好生活”!
其实真正的设计就是来源于你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决定了你得生活品质,装修只是一个爱生活的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