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名酒陨落,辉煌时叫板“茅台”,年销20亿,今沦为四线配角
一部豫酒史,半部国酒史。
说起酒文化,河南还没怕过谁,作为现在已知最早的中华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别的地方不服不行。且河南作为粮食大省,酿酒原料完全不缺,适合酿酒的产地也不少。
而且河南人每年的饮酒量也是全国第一,一年消耗600亿,一身的名酒基因,这样的条件方言全国也不见几个,按理说,豫酒本该一骑绝尘,将一众外地酒排挤得无处下脚。
当然不是!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杜康曾为国宴用酒,宋河和宝丰在第五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仰韶销量位列全国第三,张弓的广告传遍全国各地,白酒界更有说法是“得河南者得天下”。
众星捧月,出道即巅峰
1968年,鹿邑酒厂是当地20余家酿酒作坊联合成立的,酒厂建成后,利用了当地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用古宋河水及当地的优质粮食,酿成了鹿邑大曲和鹿邑二曲,风靡当地。
东奔西走,要喝宋河老酒
但让宋河真正一朝起飞的还是在80年代,随着演员张丰毅的一句“男人喜欢一种酒,不需要理由”的广告词,宋河红遍千家万户。
一代酒王,就此没落
瞬息万变的白酒市场,谁也猜不到明天和意外谁先来,1994年开始,广告酒席卷全国,宋河酒王地位不保,外地酒和本地酒都趁此机会崛起,宋河却原地踏步。
但这时候原地踏步就等于自寻死路,于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宋河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期,即便97年秦池以一己之力带垮鲁酒品牌,宋河也没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反击时刻。
重回巅峰,却昙花一现
此后宋河经历了长达八年的低谷期,最终等来了辅仁药业的支持。有人说宋河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受,总算等来了它的伯乐。
不过在这几年因为辅仁药业重组等错综复杂的原因,宋河的发展再次搁置,如今已经被挤出“豫酒五朵金花”,只能沦为四线配角。
如今的豫酒市场群雄逐鹿,这对宋河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它的市场体量并不大,但拥有足够的底蕴和原酒储备。
不过这也不只是它的困境,现在白酒市场纷争不断,各地都有如它一般的身陷囹圄的白酒,或许原因不同,但都同样困于本地不得而出,就像贵州的国康1935
如果它仅占了一个地理优势,不足以在当地崭露头角,毕竟产地只能决定下限,而上限是要看工艺和勾调师的。
它的酿造原料是当地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酿造工艺用的是大曲坤沙法,酱酒的最高工艺。勾调师是原茅台科研所所长陈兴希,在茅台工作了将近30年,可谓是将半生年华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酱酒事业。
此酒是陈老精心挑选5年以上基酒小批量精调出来的,因为酒厂名气在外地并不显眼,所以每年的产销量都很稳定,酒质也更加稳定,这也让它在当地有了很多反复回购的老酒粉。
口感不同于传统酱酒的酱香突出,反而是比较内敛,浓郁但不闷,入口时稍显柔和,层次丰富不寡淡,一杯下肚,浑身都是热的,但并不烧心,不管是新手还是老酒友都比较容易接受。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对宋河酒之后的发展还有期待吗?觉得它还有机会再次崛起吗?欢迎在评论区里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