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设计 遗传图解】刷题儿题儿 — 高一到高三都能看的高考真题 ~

喵喵 | 自由组合定律—高考真题

-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 合成途径是:白色—酶1→红色—酶2→紫色。其中酶 1 的合成由基因 A 控制,酶 2 的合成由基因 B 控制,基因 A 和 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 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Aabb),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3:2 ;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2。【aaBb和aabb,要aabb】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 2 种。现有 1 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 (要求选用 1 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 1 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所选用 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白花纯合体:aaBB、aabb
思路:看杂交后子代表型或比例的不同
亲本基因型:AAbb
【不选aa是因为,子代全部白色】
【不选BB是因为,子代全部紫色】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全是紫花,则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甲基因型是aaBB。
若子代全是红花,则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甲基因型是aabb。
2. 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 t 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AAtt)与窄叶正常株(aaTT)进行杂交实验, 其 F₁全为宽叶正常株(AaTt)。F₁自交产生 F₂,F₂ 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 749 株、窄叶雌株 251 株、宽叶正常株 2250 株、窄叶正常株 753 株。(宽:窄=3:1;正常:雌性=3:1)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2)为什么 F₂会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数量?控制叶型和性别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₁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若取 F₂中纯合宽叶雌株(AAtt)与杂合窄叶正常株(aaTt)杂交,则其子代(F₃)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正常柱:宽叶雌珠=1:1,F₃群体随机授粉,F₄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 3/32。
【F₃:宽雌Aatt 宽正AaTt——1/4aa】
【父本Tt;母本1/2tt或1/2Tt】
【配子法,算出3/8tt】
【乘起来是3/32】
(4)选择 F₂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 F₁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

3.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纯合不抗除草剂水稻(2n)(甲), 获得转基因植株若干。从转基因后代中选育出纯合矮秆抗除草剂水稻(乙)和纯合高秆抗除草剂水稻(丙)。用甲、乙、丙进行杂交,F₂结果如下表。转基因过程中,可发生 基因突变,外源基因可插入到不同的染色体上。高秆(矮秆)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独立 遗传,高秆和矮秆由等位基因 A(a)控制。有抗除草剂基因用 B⁺表示、无抗除草剂基因 用 B⁻表示。

甲×丙:高杆:矮杆=3:1 抗:不抗=3:1
- F₁:AaB⁺B⁻
乙:aaB⁺B⁺
丙:AAB⁺B⁺
甲×乙:aaB⁻B⁻ × aaB⁺B⁺
- F₁:aaB⁺B⁻
乙×丙
- 外源基因可插入到不同的染色体上
- F₂:15:1
- 乙:aaB₁⁺B₁⁺B₂⁻B₂⁻
- 丙:AAB₁⁻B₁⁻B₂⁺B₂⁺
回答下列问题:
(1)矮秆对高秆为隐形性状,甲×乙得到的 F₁产生2种配子。
(2)为了分析抗除草剂基因在水稻乙、丙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提取乙、丙叶片中的 RNA 并分离出mRNA ,逆转录后进行 PCR 扩增。为了除去提取 RNA 中出现的 DNA 污染,可采用的方法是用DNA酶去处理提取出的RNA分子。
(3)乙×丙的 F₂中,形成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表现型比例(15:1)的原因是乙和丙抗除草剂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和丙抗除草剂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甲与丙杂交得到 F₁,F₁再与甲杂交,利用获得的材料进行后续育种。写出 F₁与甲 杂交的遗传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