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版发布丨中国法律史讲义第四版修订说明: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2022-04-24 13:25 作者:知行法学  | 我要投稿

前言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它致力于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在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停滞之势。在我们纵观中国古代法律史的时候,如果能够细心观察这一根植在乡土中国之上的儒家伦理社会,不难发现,在三纲五常的金字塔体系下,最终的结局也是历史的必然。

知行法学团队自成立以来,理论法讲义和课程就一直深受大家喜爱,并培养出了众多理论法130+的高分。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和讲义的融合程度,本次理论法四本核心讲义定位为“中修”,每本教材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以求更加精进。


法律史部分主要变化的地方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增加了对秦代法律制度的论述,并修正了部分观点。在以往法史学界和历史学界对秦朝的研究中,有一些尚未确定的定论如“焚书坑儒”的真实性等,本次修改均对秦朝的法律思想进行了部分调整,同时对于一些尚未有定论的关键表述进行了解释,在很多脚注中写清楚了制度背后的来龙去脉以及考试时的应对方法;

第二,大幅增加了汉武帝时期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内容、影响等相关论述。法律儒家化是中国古代法律史的一根主线,而汉武帝时期作为广义的法律儒家化的起点,自然是绕不开。往年在授课中的很多内容均在课堂之上,鉴于有些同学总结能力较差,本次我们把相关内容均按照知行独有的方法论“法律史三部曲”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进一步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够更加快速吸收知识;

第三,增加了很多思想史层面的表述。法律史=思想史+制度史,在人大法学考研目前的考察形式下,制度更多是作为论述题的一种论据,而思想才是能够拉开差距的地方,尤其是多元化和体系化的思想模型,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写出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题,因此我们大幅增加了思想史层面的内容,进一步加深讲义的厚度,主要参考的教材是马小红老师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及人大老师的相关论文;

第四,进一步精简了表述,减少了形式错误。虽然大家对知行理论法给予了厚爱,但是不得不说仍然有一些小的瑕疵无法避免,本次我们又一次对错别字等形式错误进行了全面排查,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当然,除了上述的变化之外,本讲义还坚持了三个不变。

第一,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不变。法律史是一门非常讲究体系和输出的学科,越是零散的制度,越要求我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化方案解决输出的难题,因此我们的横向知识体系和纵向知识体系不变;

第二,法律史三部曲核心方法论不变。法律史三部曲为知行独创的方法论,多年来以其稳定但是灵活的风格,教会了大家答题,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核心要义不会改变;

第三,坚持魏晋南北朝是最为重要的朝代这一主旨观点不变。知行法学团队历年来均在魏晋南北朝部分进行深入和持续的讲解,这一坚持在2022人大法学考研中得到应验,直接压中法律史原题,这与我们的坚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知识原理。中国古代法律史的核心是法律儒家化,其中可以从制度和思想两个层面论述,尤其是制度层面来看,魏晋南北朝呈现出明显的转折和过渡特征,这种承上启下的特征,使得我们非常容易在这个时期掌握各个制度的历史流变和变迁,如五刑、十恶等多项关键制度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重大改变,之后定鼎于隋唐时期。因此,我们反复呼吁,学好魏晋南北朝,则学通中国古代法律史。


笔者学史二十年有余,虽如今未及而立,却对历史也有一些感悟和浓厚兴趣。有幸在知行的课堂上与大家相遇、相知、相熟,如今已有四载光阴,承载了无数次熬夜和脱发的夜晚,还有欢快且有深度的课堂,我真心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关怀。历史是一面镜子,每个人从中可以读出很多不同的见解,这取决于读者的学习能力,也受人生阅历的影响。从考试角度而言,我们固然可以通过三部曲、横纵知识体系、多元化评价等方法出发去解决法律史这个难题,但是人生却不仅仅有考试。希望大家能够在知行的课堂和讲义中,感受到法律史和历史的魅力,与古人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寻找自己内心的良知,做到知行合一。


2022年3月5日星期六

知行法学理论法师兄(班主任)


新版讲义修订说明

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新版发布:于无声处听惊雷——法理学讲义第四版修订说明】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学术型辅导团队,日常发布人大法学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学考研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专业、有方法、有温度、有态度。


新版发布丨中国法律史讲义第四版修订说明: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