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偶像大师U149第四话浅析【爱的赞歌】

2023-06-29 13:41 作者:苦涩的骨头  | 我要投稿

一、歌铃蹦极


00:02


1.歌铃下坠的作画开始是拍3,后续是拍2,实现了自由落体时的加速感

2.一开始不展现蹦极台的全貌,节省“角色往下跳”的预备动作

二、桃华受邀

桃华看完节目后首先询问歌铃的身体不要紧吧,这说明她优先考虑他人,为之后努力满足他人的期待做铺垫。

三、课长吹逼

1.课长非常圆滑老道,把功劳归于自己,可实际出力的明明是制作人。

2.课长虽然感谢制作人,但我们都知道那不过是客套话。这次节目如果失败,课长可以甩锅制作人;如果成功,就果断邀功。

四、录制现场

1.构成上的考量:上一集没有直接描写爱丽丝和菜菜的互动,这集削减前辈组的戏份,专注于描写桃华和爱丽丝的互动

2.爱丽丝的部分在天气上没做专门处理,转到桃华部分,就被有意营造了空气热浪——靠近地面的空气因密度不同,而对光线的折射率不同导致空间扭曲。

3.


06:11

桃华先迟疑,然后微笑地接受并道谢,张数不多但演技细腻

4.桃华虽然端起红茶,但从她脸上的汗水可以看到,茶还是很烫,一时难以下口。

5.镜头给水瓶特写,后期还加上结霜的效果。这里桃华偷看一眼,她是真想喝冰水呀。这个镜头之所以遮挡爱丽丝的脸,是为了降低她的优先级,而突出更靠近画面中心的“冰水”。

6.桃华展现的职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待人接物的高情商举止等都不是一个12岁的孩子能同时拥有的品质,她是一个非现实的存在。而这一集之所以需要爱丽丝,是因为她具有现实感,可以提供“孩子的视角”

五、录制节目

1.台本是大人们对桃华“大小姐”身份的挪瑜。

2.


12:42

本集在监制身上使用相当多的作画张数,使他的神情姿态活灵活现,这也和张数不多、动作幅度不大但非常纤细的桃华形成对比

3.加入带有宗教神秘感的僧侣,他拿的香板是汉传佛教用具,一般是方丈用来维持寺庙秩序的工具,在弟子瞌睡、不守规矩、迷惑时给他们当头一棒或者大喝一声。动画借方丈的台词点明桃华的困境和出路

该戏份在ED种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回收——方丈被桃华吸粉。

5.


14:23

桃华的惊恐并不全来自蹦极本身,更多是周围人对她的期待,蹦极则放大这种惊恐的情绪

6.喝水后,桃华首先不是说自己的事,而是优先关心制作人;当监制过来询问时,桃华又爽快地答应,这就是她的“伟大”

7.制作人向桃华建议“别管台本”,这里也指别管“周围人的期待与要求”,因为遵从自己的内心其实也是一种期待与要求。这对天性就会回应他人期待的桃华来说,自然是一次“完美交流”。

8.


17:15

把最好的作画用在刀刃上

六、录制结束

1.制作人视角,顺着吊桥走向的拍摄角度,利用右边打开的铁门,把桃华挤到画左。连续两个镜头,桃华的画面占比都很小,给人一种专注在自己空间的距离感

2.桃华检查录像,或许因为她不安,当然也是高度职业精神的体现。

3.监制的“下次有机会再合作”是业内三大客套话之一,另外两个是“期待下次再和这位艺人合作”、“下次有机会我们去喝一杯”,其实就是说“没有下次了”

4.“爱的宣言”,爱的对象包含一切想要珍惜、呵护之物,不限于异性,这是一种伟大的包容一切的博爱,而且有付诸于行动的意思。桃华用行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5.桃华的三次喝水

第一次是有意讨好而强忍本心,所以相当不自然;

第二次是从困境中暂时脱身而放松,所以双手吨吨吨;

第三次则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压抑,也没有像第二次那样无助,而是保持了优雅从容

七、作画细节

1.本集有很多角色和栏杆互动的镜头,所以用到大量的“组线”和“准组线”。

  • 组线:
    
    25:11
    
  • 准组线:
    
    25:20
    

虽然在制作上很麻烦,但如果场景里有栏杆,而没有一个人去握栏杆,是非常奇怪的。

2.形变作画,在1962年老东映长篇剧场版动画《辛巴达大冒险》里就有使用。


【浅谈】偶像大师U149第四话浅析【爱的赞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