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布拉格—————饱经沧桑的千塔之城

2023-07-02 21:58 作者:麦克斯的全垒打  | 我要投稿

漫步于查理大桥之上,桥上熙熙攘攘的游人络绎不绝。不远处老城广场上,热心的人们小心的洒下谷物,饲养着纯白色的鸽子。独具一格的民族意识,才让饱经沧桑的西斯拉夫人们享受着如今幸福的生活。

弗兰茨卡夫卡可谓是20世纪初捷克人的代表,正如他所说,生活将以铁一般的逻辑粉碎任何发自内心的疏离和背叛倾向。当时的他们正处于迷茫与动荡的时代中,看似强大的奥匈帝国实则是内忧外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也随之解体,斯拉夫人们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民族自然十分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和平,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时得益于奥匈帝国的遗产,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产业发展迅速,甚至到了冷战时期,依旧是华约最重要的军火制造基地。1953年军工在机械制造业的占比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一多。

同时,与之相照应的是其军队。二战前,其军队甚至能排到世界第七的水平。然而这一些却在1939年化为乌有,或许,也是这个小国的悲哀吧。

随着英,法,德,意四国代表所达成的“慕尼黑阴谋”,甚至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没有到场的情况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纳粹德国。对于盟友的背叛,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只能默默接受。到了1939年,随着德国闪击波兰,短短半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军队也只不过纸糊一般,让人不禁唏嘘不已。之后,上万民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直到1945年,随着纳粹德国的覆灭,斯拉夫人才重新拥有着他们的家园。

二战后随着冷战的爆发,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华约的一员,在接受苏联的莫洛托夫计划后,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国家体制也越发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这也激发了人民的不满,1968年初,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提出要进行部分民主化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西方称之为“布拉格之春”。

这自然也触犯到了苏联的底线,尽管布拉格方面表示了会尊重苏联的意见,但是面对西方国家的翘首以盼,苏联并不会容忍这种脱离其管控的行为。1968年8月20日,在苏联高层的授予下,华约各国先控制了布拉格机场,又过了仅仅6小时,苏联就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令各国瞠目结舌。街头上,无数百姓抗议苏联的暴行,但是坦克装甲车却是无情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染上了人民斗争的鲜血,当然结果也未有改变,改革随即也被彻底废弃,苏联更是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殊不知,这却在渴望自由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心里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80年代,苏联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了“自由化”不但没有使各国情况好转,反而让各国都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一场革命也终将到来。

首先是波兰,这个同样有着相似命运的国家爆发了大面积的罢工,最终在反复的斗争中人民接管了政府,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也出现了大范围的游行示威,这一次,没有暴力冲突,政府平静的宣布了改选,这就是所谓“天鹅绒革命”。之后,捷克斯洛伐克也成为了一个多党制的民主共和国,实现了这个小国独立自主的梦想。

或许,到这里,人们会希望故事在这里结束。

但是这是现实,革命不光带来了政治的自由,却也带来了国家的分裂。斯洛伐克民族独立情绪不断加剧,与1993年分裂。联邦体制也宣告完结。布拉格,终究还是只属于捷克。

如今,捷克已成为发达国家,在经历百余年之殇后,故事也在此写下了美好的一笔。

经过冰冷与烈火,才是真正的布拉格。


布拉格—————饱经沧桑的千塔之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