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社恐?不敢说也不会说,教你如何变得社交牛逼
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跟陌生人聊天总是不知道说啥,一沉默就觉得非常尴尬,害怕看别人的眼睛,尤其是面对喜欢的人,眼神一接触就马上躲开。发言之前需要练习好多遍,一紧张大脑就一片空白,总是觉得没发挥好。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内句话不应该那样说。

如果你也有点社恐或者不擅长社交,本期文章绝对能帮到你。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交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紧张,甚至有一点点恐惧?

有人会说:很简单,那事儿就是很恐怖!比如被老师叫到回答问题,发现啥也不会。跟别人说一句话,如果对方没有接话,很多同学认为是事情让自己感到恐惧。
但其实心理学巨佬爱丽丝给过一个经典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产生某种情绪,比如恐惧,和发生事没有关系,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信念导致的。比如表白被拒,有的人的信念是我将孤独终老,他就会产生悲伤、难过这些情绪。但是另一个同学信念是拜拜就拜拜,下一个会更乖。他就会感觉,还行,甚至还有点小庆幸。发现没?你社恐跟你遇到什么事儿或者什么人没有关系,而是你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我很差。这个信念很可怕,一旦你觉得自己很差,就更不敢跟别人交流,反过来又会强化你的信念,我果然是很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有的人面对陌生人话会很少,但是跟熟人在一块儿,那是骚话一套又一套。你不是真正的社恐,而是给自己设置了不好的信念。那咱们怎么才能患上社交牛逼证?懂了这四个底层思维,你的社交会越来越牛。
第一个叫做事实思维,很多人说话都有。
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说评论,不说事实。比如,小时候我妈想让我好好学习,但他不会说你应该怎么学,而是直接评论,你看看人家隔壁小王。再比如,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没有及时回信息,我不会点出来,而是直接评论,你不爱我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大脑具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当他收到一条评论,他的第一反应是怼回去:哈,我哪里错了!我哪里不爱你!我们越是评论,对方越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跟别人说话不要评论,而是要摆事实。

有一个万能公式是陈述事实加感受加请求。
比如:咱们可以先说事实,你昨天没有回我的信息。接下来不要去评论,你不爱我了,而是说:你没回我,这让我感觉你不太在乎我。然后再说具体的需求,只要不评论,就不会触发大脑的保护机制,这段话就能进入对方的脑子里。
说到这儿,再说第二个思维之前,先问你个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失恋了,你会怎么安慰她?有没有这样:第一,比惨,这算啥呀,我都被甩了十几次了。第二,做人生导师,姐妹他配不上你,你给我振作起来。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经典方式,叫做确认感受。如果有人找你诉苦,其实你不用去想我该说啥,只需要一直确认他的感受。比如问他你感到很失望是吗?你觉得她骗你了是吗?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有没有观察过身边那些社交牛人,可能真的不是有多么高超的说话技巧,而是他们非常善于倾听。如果你能引导一个人说出他的感受和经历,你就获得了他的信任,就是这么简单。下次,咱们要想获得一个人的好感,该怎么表现自己?去确认他的感受,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三是夸赞思维。根据行为认知理论,你的反应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态度。比如你对一个人表达了赞美,在潜意识里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有同学说夸人太难了!朋友,非常简单,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当你想夸人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公式,复读加牛逼。咱们实操一下,比如这个男生刚才聊到了游戏,我们可以先复读他的话:你说的就是那个很多人玩的游戏+牛逼,那也太厉害了。类似的表述还有:你也太牛,要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被夸的人感觉非常尴尬,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当别人夸你好看或者厉害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真的假的,从而开始焦虑。可以在牛逼后面紧跟一个问题,问啥都可以。比如:下次打游戏能带带我吗?这样别人收到赞美之后可以直接回答问题,避免尴尬。

第四是撕掉我不行的标签。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想:我刚才有没有发挥好?他对我有什么看法,尬住了怎么办?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自己要对这段关系负责,所以我们有义务去讨好别人,让别人感到高兴。但其实一段关系是需要双方一起负责的,我们被拒绝可能真的不是因为自己差,而是对方不合适或者他不想负责。我希望正在看视频的你能够撕掉自己的标签,去认识更多合适的人。
感谢大家的观看,我是精神科刘春艳 ,你的知心刘姐姐,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