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


分析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开展了哪些方面的预防服务?
【答案】
预防服务是儿童保护服务的一种,指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儿童所在的社区环境中,对社区和家庭尤其是后者存在的儿童侵害风险进行发现、监测和干预的专业活动,其保护对象是存在或者已经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利于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改善风险状况,保障儿童的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主要内容包括社区动员和教育、儿童风险的识别、分类分级、监测和干预等。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开展的预防服务如下:
(1)入户走访,了解是否存在不利于儿童安全、健康成长的情况存在,并对不同风险的家庭进行分类标识;
(2)在对家庭进行分类标识的基础上,发掘社区志愿者资源,进行定期上门访问了解家庭状况;
(3)社区动员和教育,在社区张贴海报,宣传儿童保护知识,在社区范围内营造保护儿童的氛围;
(4)监测和干预,为存在不当育儿行为的家长开展亲职教育服务,并为存在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危机干预措施。
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应采取哪些危机干预措施?
【答案】
危机是由于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或突发事件使个人原有的满意状况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或者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在儿童暴力事件处于危险的紧急情况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危机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报警求助、伤情处理、紧急庇护、协助申请(紧急)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以及康复回归服务等。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应采取以下危机干预措施:
(1)报警求助,对正在发生的儿童暴力事件,社会工作者及相关干预者应该立即报警,防止事态升级,切实保护儿童安全,可在受害人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陪伴其接受警察的问询;
(2)伤情处理,在警察没有到达现场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及相关干预者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平息受害人情绪,尽量将加害人与受害人分开,并及时处理伤情,根据需要开展现场急救、拨打“120”或护送,伤者至医疗机构,同时协助受害儿童及其(未施暴)照料者到相关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固定证据。社会工作者及相关干预者需要掌握一些常规的基础医疗知识,如简易包扎、骨折处理等有利于伤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紧急庇护,针对情节比较严重的家庭暴力,有必要将受害儿童紧急转介到相应场所进行庇护。各市(区、县)所设立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所或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仅能保证受害儿童的安全,还能免费提供一定期限的住所和生活照顾;
(4)协助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人身保护令制度是专门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的民事法律救济途径,也相当于在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墙”。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可以降低发生时的严重性和发生率。
(5)康复和回归服务。康复和回归服务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为受到权益侵害儿童提供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身体康复、情绪辅导、法律援助等,直至儿童能够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服务。根据受害儿童的安置状态,康复服务可以在两种环境下进行,一是原生家庭环境中,二是儿童福利机构环境中。后者是国家监护体系,也被称为替代性国家照顾体系。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危机情况得到解决,帮助服务对象恢复生活态度,努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资料节选来源「迩才题库网」
https://ercedu.100xuexi.com/Tk/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