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月是你最真诚的谎言”,聊bilibili的“后二次元时代”

2021-06-02 12:07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这篇大抵是碎碎念

身边一些很早就玩b站的人离开这里有各自的理由,听的最多的,也是那句“b站已然没了曾经的模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外新番被动上演了“4月是你最真诚的谎言”。像《影宅》、《86》等作品在海外平台都快收尾了,b站目前只有预告片。

那么,如果b站真的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弱化【二次元】这个标签,进入“后二次元时代”的b站,以后会怎样?

我有个很不乐观的想法,如果b站不能尽快在版权领域(尤其是番剧、自制剧、游戏、音频、轻小说)充分布局以获得话语权优先权,b站的未来挺微妙的。

当然,我从不希望b站就此步入衰退期,而是觉得目前b站这个破圈儿思路过于扑朔迷离。

咱们还是从【营收线】、【支出线】来聊聊。

【营收线】

如今的b站,因为两次上市而不怎么缺钱,但正因为进行了IPO,b站势必要为了财报进行规模扩张,规模扩张的核心就是发掘新的现金流。

参考如淘宝、拼多多、京东这种平台公司,发掘现金流无非就是向B端收取广告费和技术费(也包括平台抽佣),向C端收取增值服务费(最常见的就是会员)——其实b站也是这么做的。

b站目前的收入构成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非全面):

大会员购买+直播打赏分成(含充电抽成)+游戏代理分成+广告服务+会员购体系+漫画购买

【1】大会员购买

由于新番入境受限,目前b站的大会员体制受到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是好的新番因为各种奇妙的原因不能过审,导致海外番剧需要通过复古方式观赏;另一方面,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番剧还不一定能同步播出,有可能海外都收尾了,咱这边才开始——要说大会员用户表示满意,我是不信的。

引发的直接问题是,如果充值大会员不能得到应有的服务,那么,大会员的意义何在?

而且,由于破圈儿引发的大量用户进入,原本“圈地自萌”的二次元后花园质感彻底崩塌,真的会影响老会员的体验。更可怕的问题在于,信息杂质的涌入必然是不可逆的——任何社区都是如此,不管是实体还是虚体。

如此一来,那些因为看番而充会员的用户,完全可以转到其他氛围还不算那么浓烈的平台看番,更可以回归复古时代的看番方法,以窄社区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对于喜欢观赏海外番的用户而言,大会员制度与b站已经消亡了。

当然,大会员还可以看国创动画、电影、综艺、电视剧等等。但是,这些内容其实与其他平台是有冲突的。这种内容属于受众小,购置成本大的“重资产”,如果b站未来想用这个作为引导用户开大会员的【优势】,那就要从其他视频网站抢夺大量适龄且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

【2】直播打赏分成(含充电抽成)

随着相关政策对“软色情”的打击、对青少年模式的限制,b站直播领域的收入可能会收窄。而且,b站在直播领域想要进一步发力,除了面对斗鱼、虎牙,还要面对头条系甚至百度系(百度最近又开始砸钱抢市场了,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的直接冲击。

在所谓的“内卷”时代,b站的直播模式与其他平台无异,靠头部的up主撑着,同时,为了留住腰部up主的粉丝,b站也在在直播领域砸钱。

说到底,直播打赏也好,充电抽成也好,都是要靠用户堆起来的。无非是看平台以什么方式尽可能挖掘用户了。

【3】游戏代理分成

成就b站的自然是FGO,如果以时间线看,续FGO和碧蓝航线后,b站真的没有一款战绩显赫的独家代理的手游了。2021年的(国内)手游市场拼杀得那是一个惨烈,为了吸金,现在的游戏厂商基本都开始研运一体,尽可能多地把各路代理“吃拿卡要”的钱收回来。

如果从游戏代理分成的角度看,b站缺少让厂商难以拒绝的话语权,以后出现的情况就可能是,市场角度的好游戏可能b站代理分成有限,能让b站进行大代理的游戏又未必吸金——自然才会收购taptap的股份,并入股其他手游公司。

平心而论,最近b站砸钱推广的游戏的确不少(像《机动战姬:聚变》就是b站参股的游戏公司),水花大反响也大的手游实在是太稀缺了。不管是当年的《公主联结》还是最近的《坎公骑冠剑》,以目前公开可查的流水数据对比推广的造势,只能说是太遗憾了。

【4】广告服务+会员购体系+漫画购买

广告服务,这个没啥好说的,只有B站的用户不断提升,广告营收才有增长。

会员购体系,以目前的提供的商品看,主要还是服务于二次元用户,如果二次元用户持续流失,会员购体系能提供的营收增量有限——当然,我想b站可能也没把会员购主力打造,否则会直接建立独立商城,打通全平台的商品服务。

漫画购买,这个体系其实部分有别于会员购,会员购的很多版权是基于海外番剧,而漫画则是既有国创又有海外番,考虑到国创受众在国内体量相当大,这部分应该可以在后续为b站提供提供。

对了,这里有个我观察到的很主观的细节,即国内【只爱看】海外番剧的观众体量其实不大的

【支出线】

抛去日常经营消耗,b站投入大的部分有给up主的“稿费”(含各种活动津贴)、买各种影视作品的版权费、各种平台自制作品的成本、参股成本(投资成本)。

首先,是买各种影视作品的版权。各种影视作品版权其实有个很尴尬的存在,独家版权费用高,非独家版权费用便宜,但只有平台起量才能摊薄成本。以b站目前的存量看,非番剧类的影视资源并不占优势,国创作品有优势,但海外番剧的优势可能会随政策收紧而变小——虽然对比其他平台应该还是有优势的。

其次,参股成本(投资成本)。如果你看B站的招聘界面,会发现b站在招聘游戏类人才,工作地点在北京。截图中的《斯露德》是一款结合了角色收集与弹幕射击要素的三维空战游戏,开发者【Access!】开发的另一款游戏叫《机动战姬:聚变》。

b站自己的游戏研发能力比较弱——确切地讲是自己没有在上海组织团队,于是,财大气粗直接入股公司是挺不错。但是,手游市场蓬勃发展了这么多年,国内玩家已经见识过好的与差的是怎样,如果玩法只是照个模板进行粗劣的模仿,而不能从玩家角度琢磨玩法,或者提升游戏体验,这种钱砸出去的风险极大。

当然,b站最近还投了一家名为【空在社】的游戏公司,目前开发中的游戏暂定名是《非日常邂逅物语》,大概是一款二次元重剧情像素风经营手游,竖屏的。这款游戏能不能迎合市场目前不知道,但如果从开发者角度看,既然b站能投钱,至少前期的开发成本是能先赚回来的。

不过,如果从手游盈利角度看,手游出海是个上上选,上海的【莉莉丝】就是专攻海外市场,不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吗?此外,专攻女性市场的手游也是应该考虑布局的,女孩子为虚拟角色花钱的疯狂可不比男娃们为老婆“买买买”差啊!

平心而论,目前的b站太需要有至少一款能撑起台面的【新游戏】了。游戏的成功能带动游戏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只是,目前的b站(或者说是开发者们),真的有认真琢磨过现在的玩家喜欢什么吗?更进一步讲,b站目前是“为了买而买”,还是为了“远期可预见的产业规划在布局”呢

投资taptap的思路的确很有现实意义,但以b站目前的体量,也可以同时自建平台的啊!下面这张表是网上找来的关于b站的部分投资布局(出处不详)。总的来说,b站的布局基本还是在二次元这个领域——由此而言,虽然b站一直在破圈儿,还是很明白自己的基本盘在哪里,是【年轻一代】。

其实b站有个隐藏的发展逻辑就是up主与粉丝共同成长,例如很多up主婚后开始做爹妈,也就引入什么母婴条线;很多up主有钱了会买车(买房),也就引入了什么汽车、房产条线。对于广告商和平台来说,这些内容都是可以自由拓展的。

up主年龄增长,理论上可扩展的内容更多。这也是b站会投资部分up主的工作室(公司)意图深度绑定的根源之一。

第三,各种平台自制作品的成本

自打国内兴起版权战,国内影视作品如何提供给创作者们创作是个大问题,因为正儿八经的影视评论、动漫评论、二次配音等本质上是帮原版权方做了宣传和推广——除非是原作品实在烂到令人发指,否则,没有哪个金主会拒绝免费的流量。

平台主要打击的应该是低创剪辑视频,比如一部90分钟的电影能硬生生剪成80个片段,每个片段起一个让人不想拒绝的标题。这类作品在b站虽有,但不至于起量,也就没什么收益。而且,b站的用户群新生代居多,这类莫名其妙的视频大抵是不入眼的。

那么,对平台而言,性价比最高的自然是自制作品,作品内还能植入广告,甚至还能卖到其他平台和传统媒体上,怎么想都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

核心问题是,自制作品,是选秀节目?还是大型会展?还是电视剧?亦或者是纪录片和电影?其实,这些b站已经落实了不少,比如《我是特优声》、《风犬少年的天空》、《人生一串》和每年的bilibili大型演出。

不过,这些似乎都是独立的作品,作品与作品间如果有串联,就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所谓的立体化布局

第四,是平台给up主的“稿费”(含各种活动津贴)。平心而论,对比现在的几家大平台,b站对小up主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活动也是最多的。不过,如果b站没有在营收领域得到大规模的突破,up主的这部分支出万一成为平台的“负担”,平台很容易做一些小动作。

这里牵扯到一个平台是否良心的问题,即当平台容纳的UP主足够多的前提下,平台是否会通过降低显示数据的方式来变相降低up主的应得收益?

之前曾有网络写作者爆出某蔬菜平台通过暗改流量变相“偷”写作者收益。这其实就是依照广告分账的问题,写作者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内容有多少广告曝光(毕竟作品不是订阅制,订阅人数很难造假)。

于是,前端数据与后台数据不一致,在技术上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平台是否良心。

目前b站最大的优势是平台用户颇具活力,而且成长空间大。目前平台现金储备巨大,很容易出现投资(烧钱)略显盲目的常见事件——当然,这属于公司高层的考虑,我们通常也只有事后才会说“这个投资太糟糕了”,或者是“这个投资太失败了”。

前文也提及,b站砸了不少钱在游戏公司和游戏推广平台。广撒网的布局是期待有某一款成为爆款,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但是,目前的手游(对,手游)市场已经与2、3年前不一样了。这几年手游玩家吃过的瓜和瘪无数,其实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那么,手游制作者真的知道玩家需要的是什么吗?

如果知道,又怎么解释为何整个2021年并没有什么看起来一骑绝尘的新手游问世?

我隐约觉得,单一新手游就像个人up主,问世的作品有点“堵”的意思,有可能赶上热点突然就“炸”了,然而,大多数时候还是勤勤恳恳的做事儿。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性价比呢?类似合作投稿?还是建立工作室?还是什么?

可能还是卖点吧。就像up主的作品,你总要有个能让人看下去的理由吧。

目前手游领域在玩法创新上的确没什么突破,有些为了突破而突破的创意其实变相降低了玩家的体验。至于以立绘、模型为卖点,由于宏观政策限制,国内的手游大概会和拘束。再剩下来的,恐怕就是剧情了。

就像最近在日本大热的《赛马娘》,它的氪金与养成真的是容易让人崩溃,但你又不得不承认。游戏在每个角色的剧情设计上又很用心,让你能通过各种片段剧情来了解马娘的喜怒哀乐。剧情制作可比什么三维建模容易啊!

剧情对应的是故事,那么,如何低成本地发掘会讲故事的人呢?靠着平台不断推陈出新的视频活动?

或许,平台想做一款堪比《FGO》或者《碧蓝航线》的手游,完全可以深挖纯文字领域——然而,这是平台目前不太重视的一个版块。

文字领域,以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轻小说。其实b站完全可以搭个轻小说的台子,如果的确有群众反响强烈的作品,买下版权进行漫画改、动画改、游戏改、周边改,但凡有一部作品能有水花,平台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的渠道优势吃下整个产业链的红利。

像轻小说这个领域的产业链,目前国内可能还真的只有b站能做起来。

其他平台总有自己的短板,例如SF轻小说只是个文学平台,用户类型相对单一,很容易“圈地自萌”,这对于作品推广市场不是个好事儿;腾讯系下虽然有不少文学平台,但用户结构比较复杂,轻小说领域仅是一块拼图,而且,这些文学平台、腾讯系的动画(漫画)严格来说属于不同的条线(大概可以理解为独立的子公司),资源整合难度比较大——不像b站这种好几个条线属于一个事业部下,而不是公司这种独立法人结构。

另外,头条系有个番茄小说的平台,看上去是在补头条系文学(文字)领域的短板,但这个平台的作品好像不怎么对年轻一代的口味,轻小说领域大概是比较难。这里顺带提头条,总的来说,头条未来也会考虑自有版权,例如自己买平台作者的小说版权,改电视剧甚至电影等等——对比爱奇艺、优酷视频和腾讯视频,这三家都这么做,头条也不会完全不考虑。不过,头条应该不会盲目请流量明星做综艺,从这几年的舆情看,流量明星的综艺活动成本高而且社会负面效果大,稍有不慎就把自己玩死了。头条做事通常比较谨慎,应该不会这么乱来。

再说回b站,这个年代年轻人压力很大,挺需要一个社区来释放压力。b站如果能抓住“社区的特性”,把握住从文字、音频、视频、游戏、漫画、周边等的全产业链,很容易极大增强用户黏性。而且,是对单一版权进行深度衍生,而不是多个版权。

前文一直在说,近来,b站完全没有在文字领域布局的动作,而是直接在维度稍高的漫画、动画上做文章,也许有它的考虑。不过,目前国创作品的剧情打造,可能就很见仁见智了。

这里又回到由up主创作的作品上,平台和up主都需要流量。对于某些习惯了曲意逢迎的人而言,视频中呈现的观点只是为了迎合,而不是为了戳穿真相——但这种内容基本除了煽动情绪,一点好处都没有。

不过,这种涉及政治的内容一旦流量巨大后就是隐患,保不齐up主自己都弄出点破事儿来。对于平台和up主来说,风险最小的内容自然是【娱乐类】,就是正儿八经的娱乐,借热点事件吐个槽——优雅又不失风趣、内涵又没有过激。

理清楚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b站的内容看似多元化,其实大多数的底核都一样。

社区氛围打造的是一个精神的安乐窝和充电站,总的来说,b站的社区氛围虽然相较于几年前淡了,但至少还是目前内容创作平台里最有人情味的——只是,海外番剧在平台的存在感肯定会低上不少。对于那些资深番剧爱好者,不太能找到归属感。

“后二次元时代”的b站,肯定会有更加浓郁的商业氛围,这对于个人up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平台拥有充沛的现金流,有愿意付费的金主,提供了up主生存的基础,而有喜欢新东西的新生代用户,就意味着不管是工作室还是MCN,都不能全面蚕食个人up主的生存空间——因为组织创作很难全面把握创意,内容会日渐趋同,毕竟,流水线的作品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类似好莱坞的拍电影序列)。

平台需要个人up主提供创意绝佳的“故事”——这也是平台愿意打造【必剪】这种创意工具的原意之一,用户也需要个人up主提供别有趣味的作品。对于一些工作室或MCN而言,也有模仿对象和搬运对象了。

于是,个人up主在“后二次元时代”的b站想要拔尖,懂得了解热点属于取巧,更重要的是“会讲故事”,让每个作品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才能有助于观众了解、认可你的【人设】,也有助于平台发掘、培育。

大概就是这些了吧。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诱惑哟: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member.bilibili.com/platform/text-read-list?id=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member.bilibili.com/platform/text-read-list?id=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member.bilibili.com/platform/text-read-list?id=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4月是你最真诚的谎言”,聊bilibili的“后二次元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