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再原创丨门口的垃圾(散文)

门口的垃圾
文/周铁再
晨,我跑步回来,遇邻居遛狗,彼此交流了几句。
邻居:我儿媳妇说这些天放在家门口的垃圾总是不见了。
我说:是我顺便捎带到楼下垃圾桶的。
邻居:我想着应该是你,从你朋友圈的跑步轨迹看这些天你是在三门峡的。
我说:你猜得没错。
利他是本。一种习惯的修炼非一日之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我力所能及的事儿都爱去做,这是修心的自然。
同住在一栋楼层,门口与门口不过两米多距离,出门下楼的时候看到邻居家门口有袋垃圾,顺手捎带也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这种举手之劳如果仔细琢磨那就牵扯了很多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道道了。好在我这个人稀里糊涂惯了,总爱自以为是去弄。大不了就是顺手捎带个垃圾的事儿罢了。但99%的城市人不会去这样做。
记得一次我在小区群里发个留言:谁家有核桃夹子暂借我一把,我给三门峡市区客户捎带的核桃忘记放夹子了。
一会儿工夫有人回复:我家有,你来取吧。彼此加了微信才知道是邻居的。
取核桃夹子的时候邻居说:我早就知道你是个大好人,从物业群你朋友圈关注和从别人口里得知你这个人心眼不错。所以今天你说要核桃夹子,我自然会说我家有。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说好说坏是由自己长期积累而已。
我在三门峡市区的同楼层是三家。我家姑娘的宝宝,邻居家的宝宝,三个小宝宝的出生相差几个月。健长健壮到一定时候,在我的提议下把三个小宝宝放到了一起带。
当带孩子的方式由各自的“遛狗式”到大家一起的“放牧式”转变时,孩子们快乐大爱,我们扮演的“牧羊犬”也特省心。大爱大德其实就是国魂。这种无形之中的创新业已证明了它的“前头无量”。小举措大课题。
假大空,高大上,这是公文里必须出现的。把假的写成真的也是真功夫。当把真功夫用于柴米油盐,真善美丑的平淡无奇生活时,仿佛一种释然的自在。
我爱卖卢氏深山老百姓家里的东西,也渐渐认知了一群真善美的仁者。他们懂得土生土长的东西就是好,利己利人核心的是利于健康。昨天从山里老乡家取回来了12枚土鹅蛋,本想搭配土鸡蛋给客户,客户也许不懂说是听人说不好吃不要鹅蛋只要鸡蛋。朋友圈一发懂得的全要了还多付款30元给我。挺有意思。
60多岁的人了,天天晨跑10公里以上特舒服,与吃卢氏深山天然食物有关,与心中无私有大爱有关,与用感恩之心处世之道有关,学思修。去年一年学《道德经》,今年又痴迷《论语》。国魂国宝国人之基也。思身边诸多人和事儿,所以迷失,钱色酒无过,过在不懂不守初心。叹!
晨起跑步,看到邻居家门口有点垃圾,自然随手捎带了。跑步回来又遇邻居遛狗,彼此自然招呼一声……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