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金刚川》预热!当年《我的战争》观影后写的长评

2020-10-15 04:35 作者:虎豹骑的幸运星  | 我要投稿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为什么战士最可爱,英雄的足迹为谁踏?
为什么陵园气镇魂,英雄的史诗创中华!


当时我打五分纯粹是为了努力去制衡那些给片子打一分的奇葩。

该长评写于2016年,4年前的社会氛围与如今截然不同希望大家不要套用到四年后今天的社会观阅读,当时41%的人打一分而现在已经降低到了28%了,四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年轻人心中已经褪去了戾气而有了更多的傲气,这里算是给《金刚川》预热吧。

从《我的战争》豆瓣评分看社会的两极分化 这41%中间有多少崇美哈日的年轻人?

从评分中便可看出如今社会信仰的两极分化有多严重。。。但毕竟中老年人不会去管什么豆瓣评分,而上豆瓣的基本也就是15-35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有41%的投了一分,而这里面有多少跟风无脑黑的水分我就不去说了,剩下给五分的有27%其实还是很欣慰的。这里我看到的不是愤青而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 

我是那场战争亲历者的后人,这里说说从小就耳濡目染老一辈解放军思想和当年抗美援朝真实事件后的一些个人见解。

很多人喜欢把国产战争片去和美国战争片比……我想说这根本没有可比性! 非要把抗美援朝和美国的战争片比?记住你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中国军人没有美国军人那么逗比,都是直来直去的,也不会有部下中二病出来反抗你领导指示的,更没有美国战争片那样打仗时候还会找女人亲热的!所以我们拍不出美国那样的战争片……中国人只会拍中国人自己的战争片……美国也必然拍不出中国的战争片!

一些人的观念其实很简单,觉得老人们很守旧……自己一定要表现的和他们不一样!我就要哈日!美国就是灯塔!反正就是我要表现的和你们不一样!然而41%的结果表明你们和你们的同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不一样……

我想说……如果非要中国把自己的战争片拍的和美国一样,除非中国向美国投降……否则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人说这片子拍的一点不真实……我说这很真实!中国战争片里军人之所以死得如此耿直、如此悲壮,这完全是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性格使然!如果当年我们军人每一场战役都是和美军一样玩战术掩护、战略撤退的话,那这场战争或许中方会有一个更好的战损比……但绝对不会取得当年那样丰硕的谈判筹码和战争结果,更有可能因此丧失朝鲜这样一个战略缓冲!而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一个战略缓冲……所以我们的军队在必要时为了一个战略要地会选择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海强攻!我们的战士会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0.000001%的胜利希望。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活着的我们!

如果有人一定要拿豆瓣和B站5分的评分来无脑喷的话,那我首先请问你自己亲身去看过这部电影没?我只知道当电影中段在营部攻坚前讲话的最后时刻一名战士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时候,我听见的是影院全场观众的轻声但激烈的喘气声,回眸身后的观众几乎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发着光!除去任何其他因素不说,如果制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感动我们现代人,那我觉得这已经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了。如果你觉得我在骗人,你可以自己到附近的电影院对看完电影的观众每人做一份问卷调查,只有两个选项:一好片二烂片。我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最真实和最公正的电影评分结果!豆瓣的确是中国权威的影评网站,但绝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对影片的评价!如果有人一定要用影片中志愿军战斗没有使用传统“三三制”来无脑喷的话,那我还是首先请问你自己亲身去看过这部电影没?影片中三场遭遇战(其中一场是伏击战演变成的遭遇战)和一场攻坚战,你让志愿军怎么用“三三制”?“三三制”使用的前提是什么?是游击战、伏击战、防御作战和突击作战!就算是美国的战争片在诺曼底登陆这种经典攻坚战也不会采取类似“三三制”的战术布置!凡是决定胜负的攻坚战必然是大规模突击加火力压制!如果有人一定要拿人海战术来无脑喷的话,那我最后再一次请问你自己亲身去看过这部电影没?影片里面基本没有用人海堆出来的战术,每个班的志愿军都有基本战术动作,只因为是遭遇战和攻坚战所以显得队形略过密集。更何况数量本身就是质量的一种体现,有数量并不代表没有质量,而这种的数量优势是其他国家使用不了也模仿不了的,你知道维持一只相当数量的部队需要多可靠的后勤保障么?能够维持数量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集中体现!不要以为有了数量优势就不高大上!就是矮矬穷?我们的志愿军既有数量优势又有质量优势!所以才能取得最终的战争结果。不然请你们告诉我对阵既有数量优势又有质量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与美军的多国部队我们是如何取得一次次的胜利的?

影片末尾,志愿军战士:“你说,将来会有人记得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么?”我说:“只要我们还是中华儿女,就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因为有这些41%打一分的奇葩,所以我选择成为那27%的人……我给满分!

======================================================================

以下来自维基百科:

“人海战术”特点: 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教授欧道德博士(英语:Edward C. O'Dowd)定义“人海战术”为“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对方战线。它的目的是冲入对方战线,使得对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对方或迫使对方撤退。” 

在近代战争中,由于自动武器、炮兵与空对地的优势火力,使得人海战术容易造成进攻一方伤亡惨重。人海战术要成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很大比例冲入对方战线,才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近战。 有人主张:“人海战术”并非正规的军事战术术语,是对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以数量巨大的人员消耗换取其他方面优势,包括时间、空间、进攻或防守机会的战术的总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以多打少,以众欺寡。

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对垒时主要依靠士兵,集中优势兵力,依靠数量的优势冲击对方薄弱环节取得突破点的做法是常规战术的一种。它的基础是集中优势兵力,以数量增加整体的实力,在军事上是一种常见和有效和战术。以较多的兵力冲击对方除了产生心理上的震慑以外,以较多的的兵力冲击能减少敌方反击的时间,加快敌方战斗人员减少的速度,从而减少己方伤亡。

十九世纪以后,随着热兵器的杀伤力飞速增强,战力与人数的相关性降低,而与武器装备以及弹药数量相关。现代火器的强大杀伤力使得采用人海战术时候的伤亡大增。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海战术可以使得战争双方每日死亡人数达到数万人。人们意识到人海战术的可用性在高效杀伤的热兵器时代已经开始降低。而重机枪的出现和步炮协同的作战方法也使得人海战术中的密集步兵冲锋逐渐改为小股单位分散冲锋,以达到更高效率。人海战术开始被用来特指在狭隘的战场中投放大量兵力,不惜伤亡达到战术目标的行为。

======================================================================

又有些人说只有一战才会有人海战术,之后的二战到现今根本没有人海战术!这种论点除了表明你们是军盲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君不见诺曼底登陆德军机枪手一夫当关美军数千人横尸海滩,人海强攻夺取奥马哈;又不见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保卫战苏军数十次人海战术浴血夺回家园;更不见解放战争孟良崮、渡江战役国军将星陨落被人淹没不知所措一溃千里!故, 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不少战役中仍然有人海战术的使用,也造成交战双方的重大伤亡。集中优势兵力这个战术思想是各国军队的重要思想之一,但集中优势兵力和一些人脑袋中的“人海战术”差远了。美军诺曼底自己都曾经使用人海战术强攻,在朝鲜吃了志愿军游击穿插使后用优势兵力人海强攻赢下重要战役的亏后,却不忘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到处黑我志愿军是单靠人海无脑打赢的朝战,此后不少国内美分就跟着一起无脑黑人海黑志愿军,而一些军盲听了美分黑志愿军和人海的理论,就演变成:大家都在黑而且说得好像很有道理,自己不跟着黑一下岂不表现得自己很无知?但又觉得黑志愿军,国家没面子自己更没面子,就选择只黑人海、黑导演,我也是无语。我国不缺乏早早就进入中二时期的小学生,叛逆期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往国外靠,对于战略战术根本不理解,看到什么自以为可以黑国家和解放军不经过脑子就到处说,被教育了还说你被洗脑多去国外看看! 

这里再说一遍:志愿军的集团冲锋是为了胜利,是为了在重要时间点夺取重要战略要地保证全军战略布局顺利实施的断然抉择!而不像日本在毫无赢面的情况下自暴自弃选择万岁冲锋只是为了寻死或是直接选择死亡。

醒醒吧~嘲笑人海战术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国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无论是人海三猛强攻还是三三制相互支援都是在对特定战略战术要求下制定选择的最有效方案,认为人海就是乱拍人海就是低智商无脑的!我可以说你们根本不了解战争。。。


为《金刚川》预热!当年《我的战争》观影后写的长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