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柴烧茶器:史上最贵柴烧陶瓷,林开阳工艺大师手作复古柴烧十八罗汉稳占榜首

2022-03-06 18:21 作者:数码宣传大使  | 我要投稿

一、写作说明

陶瓷器具不管是家传还是工艺大师等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大到大型的陶瓷艺术摆件,小到精致的茶宠等,在众多的作品里,我们也可见到一些市场度较为稀少又或者适合高端收藏。

然,今天楼主在盘点柴烧及做柴烧艺术摆件数据整理的时候,一个柴烧工艺美术大师【林开阳】柴烧艺术摆件却让楼主刮目相待:《林开阳柴烧手工复古手作陶瓷十八罗汉像送礼客厅人物艺术摆件套组》柴烧十八罗汉标价128w,因为价格之高,引起了楼主的兴趣和观望,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林开阳柴烧艺术摆件吧

二、林开阳柴烧工艺大师简介

工艺美术师、中国德化附艺协会秘书长、德化县陶瓷行业协会柴烧分会秘书长1982年出生在德化具水口镇,师

承瞧塑老师郑志德、郑国明,合湾陶艺老师兼巨杰,学业完成后在泉州学习了多年雞塑,此后在厦门、合湾、新加坡等多地学习深造。2014年回到德化成立陶宝轩陶瓷研究所。陶土器血在经过1350度高温烧制的过程之,作品在柴烧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天然的远红外线元素,会不断的释放出远红外线能量。而远红外线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震动频率与食物非常接近,所以可以改善食物、水、茶、酒等物质的分子排序,达到一种净化的效果!最直接的实验就使用苏台酒,使用柴烧杯喝茅台酒的话,入口的辛辣感及烧灼感会被远红外线净化,变成了杯“温和”好入口的酒,就连普通的酒都可以改变它的口感,变成一杯香醇的酒。应用在茶水上也是一样,茶汤不仅色泽湿润,更能喝出茶的甘甘甜而不涩口,更能达到以茶养茶的好处。柴烧的天然远红外线是相当独一无二的,虽然目前的科技技术非常先进,也有科学方法可以在釉当中添加远红外线的元素(台湾称为能量瓷)作品表面可以感觉火焰流窜在坯体上所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租犷自然的质感、朴批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带给创作者更多的惊喜和艺术享受。这也是电窑或瓦斯窑所不能及的作为一项古老的制陶技术,柴烧却在现代几乎失传。随着时代发展,烧瓷已大部分被电窑、气窑取代。近年来,柴烧这项手艺却被重新审视并传承了下来。柴烧作品不上釉药,体表的色泽完全来自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落灰的随意飘落形成天然釉色表现,烧制过程中留下火痕的阴阳变化。

三、林开阳手作复古柴烧陶瓷十八罗汉

在介绍了林开阳先生后,楼主就窑开始进入柴烧十八罗汉的主题啦。

3.1柴烧十八罗汉像的证书和价值

他对多年的陶艺钻研评以一个“玩”字,但其实已经“玩”出了水平。

2015年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烧)艺术交流展,他一组柴烧十八罗汉获得了二等奖。

2016年柴烧十八罗汉像是永久收藏在福建闽台缘博物馆;

其次也是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金奖作品。

3.2柴烧十八罗汉像手作精粹

在制作十八罗汉的时候,从选择优质陶土,到手拉坯制作,再到窑火控制,林开阳全都不假他手,独立完成。他展示的柴烧茶杯,每一个茶杯的纹路、色泽不同,每个角度都是一幅画作。林开阳介绍:“进窑一色,出窑万千变化,没有重复,更无法复制。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构成柴烧最大的魅力。”

没有一缕火焰冷热相同,没有一次手拉坯形状一样,所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结晶,每一个柴烧作品都会带给创作者不同的惊喜。陶土厚重而质朴,柴火奔放而灵动,二者相遇相交,孕育的必定不会是规矩呆板的器物,而是自由随性的精灵。

3.3物以稀为贵

柴烧十八罗汉是林开阳作品里面的巅峰之作的代表,而且柴烧十八罗汉就两组共有36件,其中一组被永久收藏于福建闽台缘博物馆,一组则是自己收藏,让楼主明锐的眼光直接搜索到了。林开阳先生说柴烧十八罗汉像是绝笔之作,2016年之后再也没有手作而是转向多样化的作品,例如柴烧的茶杯、宝瓶壶、花瓶等。

透过茶水,你会看到茶叶慢慢舒展,在杯中游动,很温暖,很舒心。

当然这么贵的柴烧对于有钱人和土豪问题不大,作为日常的上班人,养养眼就好,但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也看不到,有点期待!

三、林开阳手作复古柴烧陶瓷像

柴烧是火与土的完美融合,人与自然的真情对话,是生活与禅意交汇。柴烧所追求的智慧、自在、率真与逍遥,与茶道崇尚的静心、养神、自然、旷达不谋而合。

其实楼主也是很幸运的,这座柴烧陶瓷艺术摆件被楼主拍摄到,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到以坐姿闭目养神的姿态,可以放缓速度慢慢回首亦或思考。

四、柴烧最原始的烧窑方式

柴烧最早见于明代《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其中在第七卷“陶埏篇”中,记载了无论砖、瓦、瓶、罐、瓮等陶瓷器物,皆用薪柴为燃料。由此可知,“柴烧”作为最传统的烧制方式,历史悠久。

作为一项古老的制陶技术,柴烧却在现代几乎失传。随着时代发展,烧瓷已大部分被电窑、气窑取代。近年来,柴烧这项手艺却被重新审视并传承了下来。柴烧作品不上釉药,体表的色泽完全来自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落灰的随意飘落形成天然釉色表现,烧制过程中留下火痕的阴阳变化。

器物表面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留下的痕迹,在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的制瓷标准中于技术允许的情况下都是不被欣赏的,认之为“瑕”。然而,在现代制瓷、烧制技术极为完美的条件下,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反而是“瑕之美”,一种与传统审美截然不同的 “烧制观”。

五、综合

当柴烧陶与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生活的禅意就逐渐弥漫了。


柴烧茶器:史上最贵柴烧陶瓷,林开阳工艺大师手作复古柴烧十八罗汉稳占榜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