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产摩托仍散发光辉

2019-08-04 09:18 作者:我就是新会摩旅侠  | 我要投稿

我们讨论国产摩托的时候,其实就像讨论国产轰6K和世界先进轰炸机的差距,但请不要那么快悲观,政策是存在,现实不容忽略,但是仍然在发芽。一些评论者可能是站在自己禁摩的城市上来考虑,而我是现在不禁摩的城市来考虑,那就是江门。

其实不禁摩的地方,摩托车品牌高度集结,那些摩企采取用摩城包围禁摩城的策略来巩固自己的位置,摩展和品牌日活动的越来越盛行,比原来更注重注重对品牌粉丝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品牌也不介意自己被人们的质疑,搞起比赛或参加赛事,就是证明国产摩托仍不希望就此终结,如果这个行业真没潜力,新品牌也不会比原来多这么多,而且不再像老品牌那样,从125通勤车起步,一来就是300~500排量的车型,并不介意被叫做“地平线”的尴尬。其实他们这么做也没错的,因为那个国产老私企不也是从仿日系125通勤车起家而来的?当时能购买大排量摩托车的企业只有国企,一款仿苏制乌拉尔边三轮摩托车款被多少个厂家复制啊,一款捷克250摩托车款又被多少国产摩托车复制?以前都是这样,先用外资让一些国产活起来,而现在可以做到国产养国产,而老国产继续吸收更好的的外国品牌的技术,这就是循环。有些人还在强调必须都是自己产的才好,可那些用着外国发动机的国产车就不用了吗?国产车目前不仍然遍布全国各地。更何况国产摩托没有更多的研究支援,只能先解决有没有的空白,5,600cc才几年的时间?国产从工具车到纯玩乐车也才过了几年?以前人们还将本田幻影150通勤车当做神车的时候,入手铃木GW250都是奢侈品,到了现在,春风NK系列、隆鑫300系列、升仕310、贝纳利大行其道,700到800CC,甚至传说中的公升级都露出消息了,才过了几年啊?现在品牌竞争,粉丝互争,正是国产摩托的进步,摩托车运动还需要沉淀,摩企和大家都在努力建造属于自己的摩托文化,和经常写安全规范提醒大家要爱惜目前还有的摩托车环境。

大家都说到有些地方搞个摩托车牌要几十万,像中山搞个市内牌要好几千元,可我做了摩托车生意之后才发现,仍有人愿意为此而努力付出,还用在小排量的国产摩托上,也有厌倦大贸摩托车昂贵的养护价格车友重新选择国产,并重新审视国产的质量。国产摩托车风华正茂,国产摩托在富人城市奋起直追,靠大贸摩托车装逼的都是某音和某手的行为,而真正喜欢摩托车的爱好者,都开始细心的品味国产的乐趣了。平时在街上往往都不察觉,一到了车友会全部人都出动了,里面有从事各个行业的人们都有,就连禁摩的佛山和深圳也有车友开车赶来,车玩得都很溜。

现在摩托是生活的调味剂,电瓶车才是工具摩托车的代替品,当国产电瓶车还在为跑得更远,更稳,更舒服,更豪华的方向努力时,国产摩托车早已跑遍世界各个地方,连外国人也一起玩。

国产摩托仍散发光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