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性子又爱哭的林黛玉 凭什么是第一女主?林黛玉好在哪里?究竟如何死的?红楼...

2021-05-05 23:57 作者:威廉·伯格曼  | 我要投稿

自《红楼梦》一书诞生来,各类读解纷繁而出,互相争锋的观点,成就了“红学”的盛名。

大凡针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新颖见解,无外乎建立于如下几种情况:

  1. 对于文本中不容易深思的细节、伏笔的挖掘;
  2. 将作品与创作者身世或者是时代背景予以联系、考究;
  3. 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新材料的出现;
  4. 一种不同以往的文学评论的视角。

但无论如何,逻辑自洽,在情在理,是其中关键中的关键。不然索隐派的老祖宗蔡元培,怎么被考据派的胡适针对得这么犀利?

久闻女王泡面的大名,以前只知道她是B站宣传《红楼梦》续书癸酉本《石头记》的第一人。有些人称呼“癸本”是“鬼本”,当然指的是其中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我因此对这一不知真假的续书,乃至对女王泡面,并不太上心。

但这期视频,其中一些精彩的论证、新鲜的见解,尤其是令人信服的逻辑链,却足以让我耳目一新。



03:25



在大众的眼中,林黛玉只是个爱哭,使性子的女孩子,但在UP主看来,却并非如此。她认为,作为女主,她绝对不可能仅仅是和贾宝玉谈恋爱,她的存在应该和贾家息息相关。

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这个视频的题眼,是需要在后续解决的核心。而UP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呢?是因为,元春、探春、巧姐、惜春、李纨、迎春、妙玉、宝钗、湘云、秦可卿等十二金钗的命运都和贾家的衰败相关联。唯独林黛玉,按照目前高鹗的续书,并非如此。其实,看到这的时候,我也有个疑惑,林黛玉的结局一定要和贾府存亡联系么?她不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么?



05:13



在道出上述的命题前,UP主首先论证的是林黛玉是全书的女主,而非钗黛双女主。在这里她用的是原文中关于木石前盟的经历。

绛珠仙草(林黛玉)为还神瑛侍者(贾宝玉)的灌溉之恩,而托生凡世。(薛宝钗等)一干人只是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另外,UP主还引用了脂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对于女主的这个论断,我持一定的怀疑。否则判词中钗黛为什么在一本册子中呢?



07:45



基于黛玉作为全书第一女主,应该是贾家败亡核心的疑惑下,UP主又缜密地提出了第二个不解:

为什么林黛玉要以血泪报恩?

根据UP主对于文本的细读,黛玉在前八十回中的每一次哭,都很难联想到报恩。与其说是报恩,不如说是报仇。难怪很多耿直boy不愿娶林黛玉为妻。



11:02


那么林黛玉为什么要还血泪?其中有什么意义?

UP主从第一次宝黛相见,将伏笔揭开。她发现宝玉砸玉后,林黛玉的表现反而是珍惜这块玉。

在之后两人的日常交往中,黛玉对于玉的爱惜,也是不减分毫。这是为什么?

女王泡面根据脂批得出的解释是,林黛玉惜其石,是因为惜其人(宝玉),而且要千方百计为之惜。

因此林黛玉的血泪也不是因为相思而落,是因为爱惜贾宝玉而落。爱惜他的人,他的玉,他的一切。黛玉的死,应该是和血泪有关,而不单单是因为恋爱不成。这里是在暗示高鹗的续书吧。


UP主紧接着又指出为惜宝玉还血泪,又和脂批中万苦不怨,求仁得仁是可以印证的。

而这样的推断,已经远远超出高鹗续书中,黛玉为了爱宝玉不成而死的境界。



18:34


up主在此又引《葬花吟》为证。

这首剧透了书中女子命运的诗,在她看来,绝不是以落花衬托林黛玉在恋爱上的挫折。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暗示未来大观园女子香消玉殒,四散飘零。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是隐喻未来贾家浩劫降临,大厦将颓。

“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伏笔林黛玉面对家破人亡时的煎熬和血泪。

林黛玉的泪,是为爱惜贾宝玉而流。UP主认为,在贾家危亡之际,林黛玉一定是拼一己之力,为宝玉挽救贾家。



22:15


而这里,又得和贾家的当家人说起。

宁国府依次是秦可卿(命丧天香楼)→尤氏。

荣国府则是王夫人→王熙凤(血山崩)→探春协理。其实,UP主漏了应当还有宝钗、李纨二人。

但探春后来远嫁,又缺了主事人。贾家陷入了没人能管的地步。



26:23


这时,谁能担当得起大局呢?

若是站在王熙凤的视角入手,则真的是除了探春,没一个能行。

宝玉,不是这里头的货。

李纨,是个佛爷,不中用。

迎春,更不中用。

惜春、贾兰尚小。

贾环是个杂毛的小冻猫子。真是奇怪的比喻。

林姑娘、宝丫头两个虽好,可都是亲戚。

林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钗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但UP主认为,王熙凤并为看到未来。

贾家的当家人就是宝二奶奶。而这个宝二奶奶不是宝钗,而应当是黛玉。

在泡面看来,宝玉和宝钗并不是按照高鹗续书所写,被逼成婚。而是贾宝玉娶了林黛玉,黛玉死后,宝玉心甘情愿续娶了宝钗。这里可能需要指路泡面关于宝钗的视频,便不再赘述。



28:30


为什么UP主认为宝黛最后能够成婚呢?

泡面是从家长对两人恋爱的态度来辅以佐证。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没有回应金玉良缘的传闻。

王熙凤打趣林黛玉喝了贾家的茶,还不给宝玉做媳妇。

贾母最疼宝玉、黛玉这对冤家。真是全书都在磕宝黛CP。

因此贾家不可能让宝玉娶薛宝钗,高鹗续书让两人成婚无论是冲喜,还是图薛家的钱都不成立。(毕竟钱不一定在宝钗那不是)



31:12


视频至此,宝黛成婚的猜想,着实有些震惊我。

但泡面的解释,远不止于此。她认为,两个人的结婚,才是真正悲剧的开始。

林黛玉是主张节俭的,但贾宝玉却阔手惯了。

她不仅要宝玉持家理家,还得面对“风刀霜剑”的相逼。这种残酷场景,即使如王熙凤都已难以支持,又何况体弱多病的黛玉?突然联想到鲁迅的《伤逝》,确实抛却单单小儿女间的谈情说爱,这样的立意深华不少。



32:10


又有人可能质疑,林黛玉真的嫁给宝玉了么?

她有管理这一大家子的本事没有?

UP主拿出的论据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看到的判词。

“可叹停机德",用了乐羊子妻子的典故,是暗示宝钗劝宝玉读书上进,考功名。

“堪怜咏絮才”,则是谢道韫的典故,隐喻的是林黛玉有才华。

而UP主认为,这里的才华并不仅仅指的是诗才。因为谢道韫不单是个只会写诗的才女,还是个会在家破人亡时,组织反抗的人。




按此推测,林黛玉也应在贾家败亡时,出了极大的心力。



38:25


关于“咏絮才”,UP主提到的另一证据是,第七十回大观园的各女子填柳絮词,其实恰是对她们各自命运的剧透。

所以林黛玉的才能,应是指在家族败亡时的最后一搏。


其实说到上面,UP主对于黛玉形象的解构、人物结局的预判,已经是逻辑自洽了。但她仍不忘带出更多的疑点和观点……

比如林黛玉的花签有“莫怨东风当自嗟”诗句,而宝钗的咏絮词是“似共东风别有因”;比如林黛玉是“风霜刀剑严相逼”,而薛宝钗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又让我联想到书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名言。

还有宝琴“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乃至李纨的儿子贾兰投奔水国仇人的判断,都让人有些细思恐极。


不过这或许正是解读《红楼梦》的乐趣。没有如此的多义性,没有各个评论家、UP主的不同角度,乃至互相争吵般地解读,《红楼梦》怎么能称得上为经典呢?





小性子又爱哭的林黛玉 凭什么是第一女主?林黛玉好在哪里?究竟如何死的?红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