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第十一讲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黄芪人参汤、除风湿羌活汤,调中益气汤

2023-01-25 11:30 作者:铁山望江一闲人  | 我要投稿

原文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故或热厥而阴虚,或寒厥而气虚。口不知味,目中溜火,而视物目荒目荒,无所见。小便频数,大便难而结秘。胃脘当心而痛,两胁痛或急缩,脐下周围如绳束之急,甚则如刀刺。腹难舒伸。胸中闭塞,时显呕哕",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强。腰、背、胛、眼皆痛,头痛时作,食不下,或时入即饱,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阴气覆在皮毛之上。皆天气之热助本病也,乃庚大肠,辛肺金为热所乘而作。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芪人参汤主之。

 

白话

一般脾胃虚弱的人。由于后天化源不足,必然上焦心肺之气不足,待到夏天气候炎热,暑热太盛,损伤元气,身体困乏倦怠,嗜睡,四肢无力,精神差,两脚萎软不能站立。往往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四肢末端发凉,而到太阳升高之后,阳气旺盛,气温暖和之时,四末发热如火烤一样,这是阴阳气血均不足的临床表现。因此表现出阴虚而手足发热的“热厥”,及阳虚而四末发凉的“寒厥”,食不知味,眼冒火花,视物昏暗,看不清东西。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胃脘近心处疼痛,两胁肋疼痛,或有拘急不舒的感觉,脐下小腹部。像绳索紧束一样,甚至像针刺刀割一样疼痛,难于舒伸。胸中痞心,有时呕吐、干哕,或咳嗽吐痰,口吐白沫,体强硬,言语不清。腰背、肩胛部及眼部都感疼痛,经常头痛,饮食不能下咽,或稍微进食便觉饱胀,亦或根本不想吃东西,汗出不止,恶风畏寒,均是由于天气炎热,暑热伤气,从而加重了肺脾气虚而造成的现象。庚金代表大肠,辛金代表着肺,肺与大肠相表里,火热之邪侵犯肺与大肠,因而发生上述症状。治疗时应先补元气,调理肺与大肠的不足,用黄芪人参汤治疗。

 

原文

黄芪人参汤

黄芪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升麻六分,人参(去芦)、橘皮(不去白)、麦门冬(去心)、苍术(无汗,更加五分)、白术已上各五分,黄柏(酒洗,以救水之原)、炒曲已上各三分,当归身(酒洗),炙甘草已上各二分,五味子九个。

上件同㕮咀。,都和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或空心服之。忌酒、湿面、大料物之类,及过食冷物。

 

白话

黄芪人参汤

黄芪一钱(如果自汗过多,再加一钱),升麻六分,人参五分(去掉芦头),橘皮五分(不去白),麦门冬五分(去心),苍术五分(无汗再加五分);白术五分,黄柏三分(酒洗,以滋肾阴之不足),炒六曲三分:当归身(酒洗)二分,炙甘草二分,五味子九个。

以上诸药切碎,混匀,加水二盏煎,煎到一盏,除去药渣,食后一小时左右,或空腹温服。忌酒、粘腻不易消化食物及辛热之类的食物,也不可过食生冷食物。

 

原文

如心下痞闷,加黄连二分或三分。

如胃脘当心痛,减大寒药,加草豆蔻仁五分。

如胁下痛或缩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

如头痛,目中溜火,加黄连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

如头痛,目不清利,上班上热,加蔓荆子、川芎以上各三分,藁本、生地黄,已上各二分,细辛一分。

 

白话

如果胃脘部痞闷,黄芪人参汤加黄连二分或三分。

如果胃脘接近心窝处疼痛,黄芪人参汤中去掉黄柏,加草豆蔻仁五分以燥湿健脾,温胃止痛。

如果胁下痛或拘急紧索,黄芪人参汤中加柴胡二分或三分疏泄少阳胆经之邪,又能疏肝解郁。

如果头痛,眼冒火花,黄芪人参汤加黄连二分到三分,川芎三分,以清热祛风,活血行气止痛。

如果头痛,双目昏蒙,视物不清,是热邪上壅,加蔓荆子,川芎各二分,藁本、生地黄各二分,细辛一分,以疏风散热,清利头目,行气止痛。

 

原文

如气短,精神如梦寐之间,困乏无力,加五味子九个。

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食不下,血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已上各五分,桃仁三枚,汤泡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药勿再服。

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别药,少加大黄,煨五分。

如不利者,非血结血秘。而不通也,是热则生风,其病人必显风证,单血药不可复加之,止常服黄芪人参汤药,只用羌活、防风,已上各五钱,二味,㕮咀,以水四盏,煎至二盏,去渣,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服便止。

 

白话

如果呼吸气短,神情恍惚,精神差,乏困无力,黄芪人参汤中加五味子九个,以益气生津,补肾养心。

如果大便滞塞不通,隔一两日未解者,以致饮食减少或吃不下饭,营血化源不足,血虚生热,致使肠道失于濡润而大便燥结不通。黄芪人参汤中加当归身、生地黄、麻子仁泥各五分、以清热凉血活血、养阴生津润燥;加桃仁三枚(去掉皮和尖,另研),以加强活血润肠通便之效。假若大便已经通利,以上所加之药不要再服。

如果大便又不通畅,不要用其他药物,只加煨大黄五分,便可通腑导滞。如果再不通利,就不是血虚血闭失于滋润所致的大便不通,而是由于肠腑热胜生风,患者必定可见风证的症状,只用养血润肠通便的药物不能奏效,还要停上常服的黄芪人参汤。仅用羌活、防风各五钱,将两药切成碎片,加水四盏,煎到两盏,除去药渣,空腹时服下,以祛肠腑之风,患者大便定能通畅,大便一通就停止服用。

 

原文

如胸中气滞,加青皮,皮用清香可爱者一分或二分,并去白橘皮倍之,去其邪气。此病本元气不足,惟当补元气,不当泻之。

如气滞大甚,或补药大过,或病人心下有忧滞郁结之事,更加木香、缩砂仁,已上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正药同煎。如腹痛不恶寒者、加白芍药五分,黄芩二分,却减五味子。

 

白话

如果胸中胀满痞闷,气机阻滞,黄芪人参汤中加清香质好的青皮一到二分,并加橘红二到四分,以疏肝健脾,消积化滞,这种病属中焦元气不足,只能补元气,而不宜用泻药。

如果患者气滞得非常历害,或补药吃得太过,或是心中苦闷,忧郁不开心,再加上木香、缩砂仁各二分或三分、白豆蔻仁二分,与黄芪人参汤 同煎,以化湿健脾,行气解郁。如果腹

痛不恶寒的患者,黄芪人参汤中加白芍药五分,黄芩二分,用以泻火平肝,柔肝止痛,却要减去五味子,以防收敛固涩而敛邪。

 

原文

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必腰下不能动,心烦冤而不止也。若身重减,气不短,小便如常,及湿热之令退时,或所增之病气退者,不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之药,只依本病中证候加减。常服药亦须用酒黄柏二分或三分。如更时令,清燥之气大行,却加辛温泻之。若湿气胜,风证不退,眩运麻木不已,除风湿羌活汤主之。

 

白话

痿证,是由湿热浸犯肝肾所致,应当立即清热除湿。否则,湿热缠绵不去,必然耗伤下焦元气,从而出现腰膝以下痿软、瘫痪,甚至不能动弹,心中烦闷不止。如果身体困重减轻,呼吸气息不短,小便正常,这就表明夏与长夏的湿热。病气减退了。不用五味子、泽泻、茯苓、猪苓、黄柏、知母、苍术、白术这些清热渗湿的药物,只须根据痿证的临床表现随症加减用药。在治疗疼证的常用药中,也可用酒黄柏二到一分退康热。倘若季节变换,凉燥之气较盛,可加辛温之药泻除体内余湿。如果湿气仍盛。风证的临床表现如眩晕、四肢麻木没有感觉等还不退,可改用除风湿羌活汤治疗。

 

原文

除风湿羌活汤

羌活一两,防风(去芦)、苍术(酒浸,去皮)、黄芪已上各一钱、升麻七分、炙甘草、独活、柴胡已上各五分、川芎(去头痛)、黄柏、橘皮、藁本已上各三分、泽泻(去须),一分、猪苓(去黑皮)、茯苓已上各二分,黄连(去须)一分。

上㕮咀,每服称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量虚实施用。如有不尽证候,依加减法用之。

 

白话

除风湿羌活汤

羌活一两、防风(去芦)、苍术(酒泡,去皮)、黄芪以上各一钱,升麻七分、炙甘草、独活、柴胡以上各五分,川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可治头痛)、黄柏、橘皮、画本以上各三分,

泽泻(去须)一分,猪苓(去黑皮)、茯苓以上各二分,黄连(去须)一分。

以上各药切碎,每次称三钱或五钱,加水二盏,煎到一盏,除去药渣,稍热服,按患者体质状况酌情用量。如果还有其他兼证,可随症加减用药。

 

原文

夫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其证:四肢满闷,肢节烦疼,难以屈伸,身体沉重,烦心不安,忽肥忽瘦、四肢懒倦,口失滋味,腹难舒伸,大小便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大便涩滞不行,一二日一见,夏月飧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膈咽不通,中痰嗽稠粘,口中沃沫,食入反出,耳鸣耳聋,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胬肉红丝,热壅头目,不得安卧,嗜卧无力,不思饮食,调中益气汤主之。

调中益气汤

黄芪一钱、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苍术已上各五分、柴胡(一味为上气不足、胃气与膊气下溜,乃补上气,从阴引阳也“、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一分)、升麻已上各二分,木香一分或二分。

上件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宿食消尽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盖病在四肢血脉,空腹在旦是也。

 

白话

沉取脉象弦、洪、缓,或见涩滞的患者,症状表现有:手足胀满,关节瘦痛,难以屈伸,身体困重,心烦不安,忽胖忽瘦,四肢困乏,食不知味,腹部胀满难以舒伸,大便通利,小便不黄,但二便次数增多,或是饮水便要小便,或是大便涩滞不利,一两天才解一次。夏天经常泄泻,便中挟有未消化的食物,或是大便带有脓血,胸闷气短,吞咽困难,或是咳嗽,咯痰稠粘,口吐白沫,食物人胃便欲吐出,耳鸣耳聋,眼冒火花,两眼昏朦,看不清东西,邪热上壅,胬肉攀睛,心烦不寐,或是嗜睡,乏困无力,没有食欲,应当用调中益气汤治疗。

调中益气汤。

黄芪一钱、人参五分(去芦头。咳嗽的患者不用)、甘草五分、苍术五分、柴胡二分(巾气下陷,用本药自下向上,升举阳气)、橘皮二分(如果腹中气滞胀满、再加一分)、升麻二分、木

香一分或两分。

以上诸药切碎、混匀,加水两大盏,煎到一盏,除去药渣,空腹时热服。患者应该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清心寡欲,不要胡思乱想,药物就会很快凑效。由于病在四肢血脉,清晨空腹时服药,药力才会发挥得更好。


8.第十一讲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黄芪人参汤、除风湿羌活汤,调中益气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