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考博参考书、经验分享、复习资料几深教育

2020-12-14 14:32 作者:大喜考研  | 我要投稿

一、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94年创办法学本科教育, 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坚持“法律+科技”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现已形成法学本科、双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及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法学院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学科优势,坚持法学特色学科带动主流学科整体发展的思路,以夯实的基础力求全面发展,近年来,根据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法学院重点建设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带动国际法、民商法、法理学和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环境法等学科协调发展。


二、招生目录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经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

4.定向就业的应届毕业(或在读)硕士生、拟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现正在履行合同约定的在职人员考生,需征得定向就业单位的同意。

5.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境外获硕士学位者需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是国家学历教育硕士生且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含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20年9月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需具备下列条件:(1)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不低于560分,或通过全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语考试;(2)已在所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两篇(含)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具有已实现转化应用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含国防)一项(排名前两名),或获得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排名前五名),或获得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证书)。

四、录取类别

录取类别分两类: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

1.非定向就业:人事档案等关系须转入我校,毕业后自主择业者。

2.定向就业:少数民族专项计划考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须在录取前按照教育部要求签订相应少数民族专项计划协议书,毕业后按所签署协议工作。其他在职考生在学期间仍属原单位员工,人事档案等关系不转入我校,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与我校签订相应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2020年我校录取定向就业名额控制在总录取人数的10%以内。另外,学校对录取为定向就业的博士生不提供住宿。

五、外语免考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外国语科目

(英语)考核的替代标准

报考2020年博士的考生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申请外国语科目(英语)免考。

六、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招生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七、知识点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研究活动和认识成果的总称。

二、法学与相邻学科

1.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推动其他学科发展

2.法学于其他学科双边问题或多边问题

3.法律人才是知识复合人才

三、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法理学理论研究要坚持一条路线、三个观点。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必须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4.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二)法学和法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P8

1.阶级分析方法。2.价值分析方法。

3.实证分析方法。

(三)现代公民基本素质

1.主体意识 2. 权力意识 3.参与意识 4.平等意识 5.宽容态度

6.法治观念 7.义务观念 8.理性精神 9.人本观念 10。全球意识

(四)法律人才的素质

1.基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2.法律素质: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考博参考书、经验分享、复习资料几深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