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2019政治选择真题解析(非知识点,纯逻辑关系)

2023-11-16 10:20 作者:学英语的元  | 我要投稿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 国际工人协会 B.正义者联盟 C.共产主义同盟 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重点: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工人,对应无产阶级 B:正义者,不一定对应无产阶级 C:共产主义,对应无产阶级 D:工人,对应无产阶级 从范围上判断,共产主义能包括AD的前面加了修饰词的工人,所以选C 2.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 A. 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问题:橘逾淮为枳说明 重点:橘逾淮为枳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地理因素 只有A的地点与地理因素有关,所以选A 3. 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

不能

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

物质生活的矛盾

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 A.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问题: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重点:物质生活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对应物质生活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应物质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能对应物质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应物质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不能对应物质 AC对比物质生活,AC都能对应物质,但A比C更能对应生活,所以选A 4. 在以私有制经济为

基础

的商品经济中,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

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其体

劳动的有用性质

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是否能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问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重点:私有制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基础是“在以私有制经济为

基础

的商品经济中”,后面的部分都是在该基础上产生的东西,对应题目的基本矛盾,则是问的基础 只有B的私人能对应以私有制经济为

基础

的商品经济中,所以选B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以是( )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问题: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以是 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问题的思想 B:社会主义,对应问题的思想,但现代化没有提到 C:大众化材料没有提到 D:材料没有提到 所以选A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 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人民安全 D.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重点:国家安全观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BD的目的是C,所以选C 7.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

自身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方针是( )

A. 全面加强党的执政本领 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C.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D.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方针是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执政本领,材料没有提到 B:党要管党,可以对应自身建设 C: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材料没有提到 D:政治建设,可以对应建设 BD对比,B更适合自身建设,所以选B

8.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

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

,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A.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建立新型土地承包关系 C.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D.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重点:乡村振兴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D的现代化能直接对应划线部分,并且其他选项都可以推出D,所以选D 9. 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 103 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A. 触及封建制度根本 B. 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C.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D.带有彻底性和不妥协性 问题: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是因为变法的政令 重点:资产阶级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只有C的资产阶级对应问题的资产阶级,所以选C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群众开展 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 胜利的工人斗争是 ( ) D.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香港海员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为知识点问题,答案为A 11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撼中外的

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 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B.不赞成张学良、杨虎城的主张 C.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斗争 D.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 问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方针,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重点:西安事变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历史常识,答案选A 12 .1945年 8月 29日,重庆《大公报》就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发表了《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其中写道:“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 结束国共内战 B.商讨联合抗日 C.寻求外国援助 D.争取和平民主 问题: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重点:重庆谈判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的结束内战就是D的争取和平,所以选D 13. 2018 年 9 月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 ) A. 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 B.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根本任务 C.把全面深化教育体系改革作为根本任务 D.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问题: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 重点: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只有D能对应“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所以选D 14. 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 )

A. 实现自我价值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因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生社会价值可以代替自我价值 D.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人的认可 问题:这表明 重点: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BC都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D有取决于绝对化的词,所以排除D,从动词上看,A的“是……的原因”和C的“可以代替”可以推出B的“统一”,所以选B 15. 2018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 A. 如何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管控分歧 B.如何增加出口、降低关税、管控分歧 C.如何增加进口、消除逆差、管控分歧 D.如何加强合作、加征关税、管控分歧 问题:存在经贸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 重点:要消除摩擦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管控分歧,所有选项都有,D的征加关税不是消除摩擦,所以D排除,BC的增加进口和出口,可以对应A的促进合作,BC的降低关税和消除逆差可以对应A的促进合作,所以A更全面,所以答案选A 16. 2018 年 4 月 27 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会晤。本次两国首脑会晤最终重要的成果是共同签署并发表了( )

A. 《北南共同宣言》 B. 《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C. 《(板门店宣言)军事领域履行协议》 D. 《为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 问题:本次两国首脑会晤最终重要的成果是共同签署并发表了 重点: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发表的材料《……》,名称往往能包含所有具体信息,只有D的信息最具体、最全面,所以选D

二、多项选择题:17~33 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

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建拟环境说明() A. 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建拟环境说明 重点:虚拟现实技术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不再,绝对化 B:多样性对应虚拟现实技术 C:独立于,信息不能独立于物种和意识单独存在,否则就没有意义 D: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对应虚拟现实技术 所以选BD 18. 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

治疗方法

,但其技术运用

极具争议

,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

影响整个基因库

,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

社会影响

,可能衍生出一系列

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

,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

A.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问题: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重点:基因编辑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没有明显出错点 B:出现可能,并且出现伦理,与材料一致 C: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对应长远而深刻的

社会影响

D:没有明显出错点 所以选ABD 19. 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追逐利润最大化

,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

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

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

必将

导致利润的平均化。利润率的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A. 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问题:利润率的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重点:利润率的平均化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可能 B:各部门内,不能对应材料中的

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

,并且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得到的回报一定不会相同,受制于管理能力等其他因素 C:共同的阶级利益,对应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追逐利润最大化

D:总是,绝对化 所以选AC 20.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并

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 ) A. 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绝对的稳定性 B.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问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 重点:复杂的、长期的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绝对的稳定性,绝对化 B:取反,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平衡性,所以会被社会主义取代,错误,所以B正确 C:自我调节能力,对应长期的 D: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现在还是相对稳定,所以没有出错的点 所以选BCD 21.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

A. 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B. 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C.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 D.科学社会主义不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问题:这对我们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 重点: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绝不是,否定词+绝对化=全集,所以正确 B:没有必然联系,现实是有部分联系,所以错误 C:没有出错的点 D: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应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所以选ACD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依据是( )

A. 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B. 我国仍然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 C.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的变化 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依据是 重点: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不发达阶段,对应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材料没有谈到国际 C:文化常识 D: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的变化,对应问题,所以正确 所以选ACD 23.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截止 2017 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 2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 6500 万户,注册资本超过 165 万亿元。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这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B.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 D.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 问题:民营经济已成为 重点:民营经济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重要力量,对应即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B:重要力量,对应即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C:重要主体,对应90%以上的企业数量 D:主导力量,绝对化,应该是国企是主导力量 所以选ABC 24.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

党的领导下

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

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

则是运用

国家制度

管理

社会各方面事务

的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A.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B.好的国家治理体系可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D.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备国家治理能力就一定越强 问题: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重点:国家治理能力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没有明显出错点 B:可以 C:可以 D:一定,绝对化 所以选ABC 25. 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应在坚持“一国”的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 ) A. 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港澳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B. 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 C. 把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D. 把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问题:在坚持“一国”的基础上,实现“两制”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为此,必须做到 重点:“一国”“两制”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国际,材料没有提到 B:没有明显错误 C:没有明显错误 D:没有明显错误 所以选BCD 26. 坚定

文化自信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 源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承继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C.熔铸于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问题:讲文化自信,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充足底气,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文化自信,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都没有明显出错的点,没有绝对化的词,所以选ABCD 27.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

湘赣边界

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创建以宁冈中心的井冈山

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新道路。毛泽东确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 A. 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B.地势险要且易守难攻 C.易于部队筹款筹粮 D.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 问题:毛泽东确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 重点:井冈山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没有绝对化的词,并且在逻辑上可以回答问题所问,所以选ABCD 28. 194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军民 30 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没有明显出错的地方 B:结束,建国后就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国成为执政党 D:基本制度的确立,还有过渡时期,所以错 所以选ABC 29.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指出:“我国农业近二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不快,它

同人民的需要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及其尖锐的矛盾

。”当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A. 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B.农民的农村的土地改革尚未完成

C.人民公社制度亟待改革

D.乡镇企业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问题:当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重点:当时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逻辑上可以成立 B:具体历史事件,无法用逻辑判断 C:具体历史事件,无法用逻辑判断 D:具体历史事件,无法用逻辑判断 正确答案是AC

30. 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A:没有明显出错的点 B:没有明显出错的点 C:没有明显出错的点 D: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有外国,但材料中没有外国 所以选ABC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

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

。这是因为法治和德治( )

A. 发挥作用方式不同 B.实现途径不同

C.所处地位不同 D.调整范围不同

问题:这是因为法治和德治 重点:法治和德治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所有选项的内容都比较笼统,没有明显的指代,并且方向不同,逻辑上都可以回答问题,所以选ABCD

32. 2018 年 6 月 22 日至 23 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其基本要求是( )

A. 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查整的态势 B.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   C.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  D.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 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其基本要求是 重点: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 所有选项没有明显出错的点,都能回答问题所问,所以选ABCD 33.2018 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40 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 10 月 25 日至 27 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与其举行了会晤、会谈。中日双方就改善、发展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其他国际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取得务实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有( ) A. 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B. 签署了中日两国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协定 C. 双方一致确认将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 D. 双方一致同意将 2019 年作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 问题:这些成果主要有 重点: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其他国际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 材料重点(划线部分):在政治、经济、安全及其他国际问题上达成诸多共识 A:对应经济 B:对应安全 C:对应政治 D:对应其他国际问题 所以选ABCD

考研2019政治选择真题解析(非知识点,纯逻辑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