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为什么薛宝钗是群芳之冠

2022-11-05 14:55 作者:开往春天的手扶三轮拖拉机  | 我要投稿

  红楼梦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薛宝钗抽中牡丹花,题:艳冠群芳。一行小字:任是无情也动人。注: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

  林黛玉的意象是个人才华,就像李白。

  那么薛宝钗的意象则是士大夫的德行,就像王安石。

  虽然人人爱才,但人人更想自己的抱负可以施展。个人才华追求与社会抱负间存在着张力。

  而在作者心中,在文人视角下,薛宝钗自然是群芳之冠,因为那是士大夫文人的终极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山中高士晶莹雪

  薛宝钗为什么是山中高士呢,且从她的房间来看。

  刘姥姥随着贾母众人,去了几人房间。

  林黛玉的房间是:书架上满满的书。

  探春的房间是:梨花石大案,磊着各种书贴,数十方砚台,各色笔筒,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一囊的白菊等等。

  贾宝玉的房间更是“天宫一般”,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锦笼纱罩,金彩珠光,碧绿凿花等等,玩物器皿众多。

  而薛宝钗的房间呢:雪洞一般,一色玩器皆无。案上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从黛玉满满的书,到宝钗的两部书。从探春的斗大的汝窑花囊满满的白菊,到宝钗土定瓶数枝菊花。从宝玉的天宫一般,到宝钗的玩器皆无。

  薛宝钗像是大隐隐于市的隐者,在世俗之众追求一种高远的精神。这种精神像雪一样洁白无暇。

  佛家可以遁入空门,道家可以坐忘修身。而儒家是活在一种张力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世俗与隐居,却并不执其一端。因此,他们更强调积极入世,但洁身自好,取之有道。薛宝钗在富贵之家,却选择雪洞般的屋子,是维持着矛盾感的张力。她不爱花花粉粉,不要玩物,保持克制。

  但这些还不够。

  积极入世

  贾宝玉挨打了,她送来棒疮药。

  湘云请客,她帮忙摆下螃蟹宴,拟菊花诗题

  林黛玉病了,她提出方案改吃燕窝,并送了燕窝。

  邢岫烟衣服当了,她去帮忙赎回。

  金钏死了,她把自己衣服给金钏入葬。

  惜春作画,她把自己画具送给惜春,并给出完整作画方案。

  探春理家,她帮探春改方案,避免与总理房,账房,银库等的矛盾。

  王熙凤病了,贾府没人参。她帮忙搞来了人参。。。

  给王夫人建议,提醒宝玉留心园子里,帮湘云挡下帮忙的女工活计。。

  贾府中,冷眼看的人多,很少有人会看到他人困难,并给出帮助。只有薛宝钗,在主动帮助着众姐妹,惠及众人。

  薛宝钗是入世的,但又不是侵略性的。她恪守本分,不去惹是非,哪怕黛玉多有不忿,她也一躲了之。后来,还主动修好与黛玉的关系,成了姐妹。她远离着人事中的勾心斗角,躲着纠纷,又帮着众人。

  这种不回避矛盾性,保持着张力,不去走极端,努力去把握事物的度,就是中庸。也是儒家在一直在追求的。

中庸的薛宝钗

   宝钗生气了,便用“负荆请罪”敲打宝玉黛玉。两人羞红了脸。宝钗再要说时,看宝玉十分讨愧。也就收住了,没有进一步敲打。她有脾性,但看人不好意思,也就不发作了。

  哥哥薛蟠挨打了,她却劝妈妈哥哥不要生事。她并没有一味维护自己亲人,而是更全面的看待问题。

  与薛蟠口角,她满心委屈气忿,怕母亲不安,也就止住了。她一直在考虑他人感受。

  宝钗对宝玉有情,但在宝玉说出,我偏说木石姻缘之后,也就放下了。

  发乎情,止乎礼。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薛宝钗自然有她的喜怒哀乐,但她不是伶俐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不是多情不节制的贾宝玉,也不是倚着门骂赵姨娘的王熙凤,也不是毫不控制着自己欲望的贾府众男子们。她没有被自己的感情,情绪所控制。

  这是一种无情,但更是一种动人。

  能与她的情绪情感形成张力的,便是她的志向。

柳絮词中薛宝钗的志向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白玉堂象征着豪门大家,象征着富贵之所,也是柳絮现所在之处。

  逝水,芳尘象征着柳絮将要的归宿,分散于红尘世俗中。

  青云,象征着志向。很多人认为青云之志象征着贪恋富贵名利之心,然而青云本是道家用语,可以指向隐居,指向一心修道的志向,也用作指向做官。

  那么薛宝钗是怎么想的呢,如果她指向富贵,她应该表达:柳絮不想离开白玉堂。她应该像姐妹们一样,对离别的不舍,对过去的怀念。

  但她没有,她只是任他随聚随分,没有留恋以前的富贵,没有对逝水芳尘命运过多的叹惜。而是选择了青云。这青云,不是世俗的聚散之情,富贵名利之情。而是她的志向,士大夫的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薛宝钗与贾宝玉的不同

  贾宝玉嘲讽读书人是禄蠹。然而他自己却有一二十个丫鬟服侍。且醉心于玩乐。

  薛宝钗曾作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众人便说她讽刺世人太毒了。

  薛宝钗也曾对黛玉说: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

  宝玉骂着读书人,知道世道坏了,却并不是去出自己一份力,而是沉迷自己的审美与享乐。并用骂他人获取着道德感。像极了键盘侠们。

  宝钗同样知道世道坏了,男人们读书作诗也是花架子。但她并非要男人们去做官治国。而是耕种买卖等。她想的,是男人女人们,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好。那么她会要宝玉去做官吗?如果她去劝诫宝玉,只会要宝玉担一份责任,耕种买卖力所能及就好。但责任,正是宝玉一直排斥的东西。也是作者为之悔恨的东西。他把悔恨留给了宝玉,把赞美给了黛玉宝钗。

 群芳之冠

  红楼梦要写什么,开篇第一段就说了,念及当日之女子,行止见识,皆在我之上。实则有愧。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自历历有人。我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作者在给闺阁女子写传。这些女子不弱于男子。给了林黛玉才情,给了薛宝钗德行。作者赋予薛宝钗的,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所以薛宝钗是群芳之冠。

   林黛玉象征着作者的才华,爱情等个人价值。贾宝玉象征着作者的欲望,任性,多情的固执的内心,那薛宝钗就象征着作者作为一个文人,对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追求和理想。

   当作者一把辛酸泪的写着红楼梦,书里的人物已经包含了作者的价值观,以及感情。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就像三位一体的作者本人。个人价值,超越性价值,个人欲望。

   而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她他们都被辜负了。

   写给群芳之冠,薛宝钗。

 

  

  

  

  


  

  

  

 

红楼梦:为什么薛宝钗是群芳之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