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35岁职场危机
近日跟一位朋友交流,发现他又再一次被炒鱿鱼了,一年内连续换了3份工作,每份工作总是在2个月内被炒。他今年刚好34了,我不由得感慨一句这就是35岁职场危机了吗?说实在的,我也很忧愁!

聊聊他被炒的经历,或许大家也能总结些东西作为自己如何成功避开35岁职场危机的经验。其实他被炒,年纪大或许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他12年前本科毕业进入职场,从事的就是3D设计师的工作,投身于武汉的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工作,几年前我从事品牌策划工作(那些年计算是真的没有太多工作),跟他有过几个项目上的合作。
疫情期间,他主动找我聊了聊,脚下的路准备如何前行,当然我也很迷茫,就这样聊了起来。他工作的收入一个月有1w,在当地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同时他又在外面兼职一大堆私活,基本每个月还有2w的兼职收入,当时他觉得人生是如此的惬意。随着疫情的到来,不被允许的大型活动击溃了整个广告行业,他所在的公司选择了开源节流,他外围的收入瞬间降为0。当时我给他的建议是往互联网方向前行,无论这条路是否被人走烂了,我们都需要往前走,因为技术在不断革新,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从20年前1000%利润UV打印降至现在的50%,原先随意的一张图到现在随便用个软件就能得到更好的。并且,跟他也说了一句,少做些重复性的兼职,因为我感觉他的设计仍然停留在5年之前的审美,他也承认近5年没有看过新东西了,一直用的是原有的思维和见识,因为他觉得完全够了,当然于现在发文章的时间又过了近4年,看了他最新的设计依然还是停留在原先的水准,当然现在他出来找工作依然面临的就是如此的问题,思维僵硬了。

其实说这个并非想证明我如何,因为我活的也是一团糟,也在不停的挣扎着。因为我明白一个事情,世上只有一个永恒的道理就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世界变化的太快,我们必须跟上这个时代,不然真的很容易被抛弃,尤其是审美这种,所以我放弃做策划,决定还是去跟科技接轨,重新回到计算的行业。当回到计算这个行业,其实我也发现了现在的计算比10年前我学的,进步的太多了,感觉的出来断层特别大,所以只能强迫自己不断去学习,弥补缺失的多年。说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想给大家一些经验:
1.不管你爱不爱互联网,学会跟上他的脚步,互联网+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大家完全可以进行创新的开拓新模式,因为未来品牌的IP其实在不断弱化,个人IP会不断在上升,当然品牌的IP还是会高于个人IP,但是对于个人格言,我们自己的IP需要去塑造,可以作为自己最后的谋生手段。
2.不断的去学习新的技术,3年技术一次革新,如果我们没有去跟上,我们就需要加倍去努力学习,10年一晃很容易过去,也很容易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当你突然感受到变化的时候,兴许这个时候就晚了。
3.没事就不要像我一样闭门造成,多出去走走,去看看,接触新的领域,未来打败你的职业可能不是同行,也许是未来不知道哪里的行业,因为同行的压力你可以敏感的知道,其他行业的打击也许早已开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当他的到来也许就是洪水猛兽。

4.材料模拟/分子模拟技术的更新迭代也许很慢,但是万一哪天突然爆发,你却因为技术不过硬,而缺失了一次翻身的机会不是让自己感到惋惜。也许你的企业会因为没有开展,而被其他同行所击败,这不是再度让人觉得可惜。
*以上均为个人感受,胡说八道,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