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戈达德技巧:假设你就是TA
“确切的知道你在这个世界上想要什么,假设你就是TA”
举个例子,一张图片,整个图片=“TA”,“你”=图片里的某一部分。图片名称=“你在这个世界上想要什么”。这是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图片名称随便换(同一张图片的名称也可以随便换),整个图片(内容)随便换,你随便换,一切都不固定!

图片整体看,最起码有对比,有对比就有不一样,如果是纯色(纯色也有对比,如绿与蓝之对比,没有对比,叫不出名),没啥可看的,表达不了多少东西,想表达更多东西,色彩需丰富,丰富代表多,什么多了?“不一样”多了。
色彩越丰富,不一样越多。
具体到关系中,不一样就是你和我,两个不一样的个体产生互动,你情我愿,叫作关系良好,你不情我不愿、你情我不愿、你不情我愿,不叫作关系良好。
在关系良好、你情我愿的状态中,有一方付出就有一方收获,身处哪一方而已。
无论身处哪一方,都是one of(之一)非the one(全部)。
所以,之一就不要想着成为全部,之一在全部里,你我就是之一。
之一合不了一,都不一样怎么合一?与什么合一,合来合去,都是one of。
在全部里想看看全部外有什么,可能吗?不可能!
如果能看到全部外有什么,那还叫外吗?不还是在全部里吗?
从简单的事物就可以得出很多深奥的东西,当然,在这之前,需经历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看不出所以然。
说回正题,“假设你就是TA”,这个TA需有场景、有互动,具体到四维时空:谁和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干什么”=图片名字,“谁和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片内容。
“谁和谁”有一个谁是自己,除了固定的形相外可编辑,另一个谁是对方,对方全部可编辑;
“什么时候”当然是立刻、马上,但具体什么时候,不知道。
“什么地方”可编辑
“你就是TA”,你就是包括你的身体在内的这些全部(称为TA),TA在哪里?TA在想象里。
想象创造了TA,想象也创造了你的身体。
“祈祷是对客观希望(全部)的主观(之一)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