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与世界为敌,我也无法忘记你——一个叛逆少年的中二浪漫

温馨提示:毕竟是尝试深入剖析片一些角色的的人设以及思想,会涉及到些许的剧情环节,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剧透,请在正式观看完影片后在回读本专栏。
感谢支持!


争议十足
的
叛逆少年
我只不过……想再见她一次!
森岛帆高一直是本作争议最大的角色,无论是从角色的性格,还是他的所作所为,似乎都没能得到大众的认可,用直接一点的语言就是——三观不正。
以至于这一作品的多数差评都是围绕这一个点展开的,也可以说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毁”掉了作品获得更好的口碑的道路。
对于帆高为何要离家出走,从开头到结尾,剧中没给出任何详细的解释。
如果简单概括一下全文,就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离家出走,冒充成年找工作,非法持枪,袭警,总而言之做了一些列的错事,还把整个东京都淹没了,就为了救一个女孩。
这在正常成年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更是无法想象的,我敢问现在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做到像帆高那样,为了一个人,甘愿与世界为敌?
而这中二的做法,以及叛逆的状态,正是属于这个少年独有的浪漫。


我们逝去
的
纯真爱情
现在开始天晴了!
作品的风格一贯延续了新海诚的风格,奇幻背景下的不等式恋爱。
森岛帆高和天野阳菜之间最初也是“姐弟恋”忙不过后来也转折了并不是,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这两人是未成年这一危险的话题。
诚然在日本,早恋不是什么值得抓出来细致讨论的事情,但是未成年还是给了读者无法理解或者是无法接受的地步。
剧中阳菜为了工作也谎报了年龄,实际上也仅有15岁,男主帆高也只有16岁。

在这个年龄段,爱情观其实是非常模糊的,更多的起身就是青春期荷尔蒙下的冲动,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喜欢,或者说将喜欢二字定义地很简单。
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双方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对方说出“喜欢、爱”这样的词语,更多的反而是一些极其中二的“就要和你在一起~~~”
这些如果让一些成年人说出来,恐怕就羞耻度爆表了,但如果只是一对15,6岁的少年少女呢?
这就是新海诚想表达的,也就是我们都逝去了的那段最纯真的爱情观(啊~如果你是未成年,并且还是中二时期,那你的纯真爱情观应该还在),你所做不到的,就是你已逝去的。


重拾曾经
的
年少叛逆
人到了年纪啊,重要的事情的顺序就无法改变了。
如果我们不站在一个成年人角度,不曾经历过情感和生活上的挫折压力,而是站在一个与剧中男女主同年龄段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是让你要做出选择,选择是让天气放晴,还是让那个她回到你的身边,你会怎样做?
我承认剧中男主帆高的价值观有些扭曲,而且剧中须贺圭介的做法也是充斥着资本主义的腐朽,这也使得这部作品满满的都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不愉悦的,甚至令人反感的镜头片段。
不过这也是现实的一面,帆高未成年,三观本就出于发展的阶段,而且由于其叛逆的少年心,我们就不能以一个三观健全的成年人视角去审视,去指着帆高的价值观扭曲。而是应该站在和帆高同样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也是叛逆期,你自然也能明白帆高为什么这么做。
而须贺在剧中扮演的就是一个中年大叔,就是典型的资本家的形象,用最廉价的金钱去压榨劳动力,现实不一直都是这样吗?实习生往往都是工资最低,干活最多的,更何况须贺聘用未成年的男主还是违法的。
而且在得知了帆高要救阳菜的事情后,其实须贺也是表示反对,但最后还是不顾一切护着帆高救回了阳菜,我们可曾想过这是为什么?

什么事情可以令一位,经历了社会的毒打,经历了爱情的变革,生活的压力,对一切都很麻木的成年人内心共鸣呢?
如果不是他重新拾起了自己曾经的年少叛逆,就很难引起共鸣。
这也是为何这部作品口碑两极化严重的原因。

懵懂
是青春
的表现
优柔寡断的男人是最不行的,交往之前得一清二楚,交往之后才开始暧昧,这是基础吧?
与新海诚的所有前作都不相同,可以说这一对一直都是最幸福的一对,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没有,两个同龄人,都是彼此的初恋。
这使得在两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都非常朦胧,全程下来,唯独像样的表白或许就是“我离不开你;我不能忘记你;我更需要你”这样的,并没有很直接的告白,这也是新海诚式的告白方式吧。
但这样的告白方式却恰到好处,比起直接一句“我爱你;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这类的告白,新海诚式的告白方式更适合两人的年龄,更能表现出两人对于爱情懵懵懂懂,对于是否喜欢对方的那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肉眼可见的恋爱青涩被新海诚表现地淋漓尽致,帆高那种喜欢却不敢告白的表现,相比很多人都经历过,甚至还要请教比自己年幼的天野凪怎么样去追阳菜,看似搞笑的片段也是展现出了帆高爱情观是生疏。

这一微妙的距离,不远不近,说两人是恋人,更多的却是友人,说是友人,却又表现地像对恋人,这一懵懵懂懂的表现,正是青春对于爱情应有的样子。

我愿与世界为敌
也不愿松开你的手
你和世界,我选择你。
整部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很认真地叙述故事,没有一处是废话,每一处剧情前后都有着联系,也没有任何剧情上的败笔,每一个角色都充分演绎出了自己,音乐、分镜。作画这些都十分完美。
可以说是一部算得上上乘的作品,但为什么一些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果真要说少了什么,那可能就是少了冲击力。
比起陨石,哪怕是东京下了三年的雨,冲击力也没有一颗陨石大。
前作过于优秀,使得这部作品在没有上映的最初,观众的期待值就很高。
《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其实都一样,都属于奇幻的青春言情,但两者相比,剧情上都很完整,但天气之子缺少了转折。
虽然《你的名字。》和《天气之子》都是大家可以猜到结局的,但《天气之子》并没有达到《你的名字。》中,过程的转折,相比起来《天气之子》少了些许的起伏,也就使得两者相比,《天气之子》稍显得平庸了。两者我都是在电影院二刷了,不过天气之子的二刷我睡着了。。。
但这也不影响天气之子的核心,展露出的叛逆少年的中二浪漫。
整部作品都是以帆高为第一视角,也就是为了让大家代入到帆高的世界,去理解帆高的思想,成功代入了,并且也理解到了帆高的思想,那这部作品给你的体验肯定不亚于《你的名字。》
但如果没有被代入,那肯定是《你的名字。》中的男女主双线视角来叙述更能让观众共鸣。


相比于蓝天,我更想选择阳菜。
如果只有雨天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那我肯定会爱上这雨天,我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我也不知道我做的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只知道,只有不我放手,我才能见到她,即便是与整个世界为敌,我也不会放弃和她见面的机会。相比于蓝天,我更想选择阳菜。
最后让我用《天气之子》的主题曲
《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中的一段歌词作为结尾。
君がくれた勇気だから 君のために使いたいんだ
是你给予我的勇气 因此我想为你奋不顾身
君と育てた愛だから 君とじゃなきゃ意味がないんだ
与你孕育的这份爱 若不与你培育便会黯淡无光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豆瓣电影,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