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称之为空巢老父亲的绝杀(误)
看之前我是没想过,明明是薇尔利特和少校的主场,结果社长老父亲硬是凭着一手空巢老人心态抢了不少戏(无贬义)。
如果说少校是在捡到薇尔利特之后中途父爱变质,那么回看动画第一集,社长对着刚从战场下来连精神状况都不稳定的薇尔利特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看着她渐渐成长的欣慰,再到这个剧场版最后她离开之后的怅然,则完全是一个新手父亲看着女儿从懵懂慢慢成长,独立,再突然有一天就跟男人跑路了的患得患失。
用剧里的话说,担忧、同情和过保护真是溢于言表。
有个很有趣的对比镜头是,社长带着薇尔利特上岛找少校的时候,按理说最激动戏份最多的应该是薇尔利特,但镜头只给了她一个后脑勺,全程都在拍社长犹豫、局促、欲言又止的表情;离开时刚好相反,薇尔利特走在前头,镜头只给到她一人,走得坚定,义无反顾。一边是过保护的老父亲,一边是不知不觉已经成长了的女儿。从只能追逐着少校的身影才有活下去的意义,到有了自己的人生,踏出了自己选定的道路,薇尔利特的蜕变尽在不言中。
类似的对比在剧里无处不在。薇尔利特是为了少校而来,却也为了与客户的约定而想冒着暴风雨离开;电话在挤占了信件的存在空间的同时,也在信件力有未逮的时候承担起沟通人与人的任务;时代随着煤油路灯和信号塔的兴建开始,又随着通电的路灯和信号塔完工而翻开新的篇章。
期间除了对比,还有传递。故事由不谅解母亲的女儿讲起,从曾外祖母留给外祖母的信里看到薇尔利特的影子,再追寻着薇尔利特的脚步,看到她跟着别人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动作又通过岛上的人再一次传递到了女儿的面前。这一条绵长的脉络,就如同里面的信件一样,串起了一个个人,一段段故事,一份份情,最终传递到观众眼前,绕梁三日。
唯一的缺点是我挺想看看薇尔利特变成老奶奶的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