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坦克抑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一旦启动,对坦克乘员有伤害吗?

2022-03-24 00:06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在现代战场上,坦克和装甲车辆几乎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弱势群体”。这是因为各种探测和打击坦克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不论海陆空天,甚至连当今的潜艇,都可以发射潜航巡航导弹,专门打击上千公里之外的坦克群。但是坦克的防护能力却往往跟不上各种穿甲和破甲弹头的技术进步。比如现在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已经具备1500毫米甚至1800毫米,也就是1.5米到1.8米的射流侵彻装甲的深度,但是坦克炮塔正面最厚的复合装甲,也只能仅仅做到1米左右,实际最大防破能力可能只有1200毫米;因此面对1500毫米以上穿透能力的射流,是想硬扛也扛不住。何况还有越来越多的标枪一类,专门攻击坦克防御最薄弱的顶部。因此现代战争中击毁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几乎和现场“开罐头”一样的容易。实际上大多数坦克被击毁,


并不是单纯因为破甲射流击穿了坦克的多层装甲。实弹打坦克试验表明,如果坦克本身内部没有任何燃油和弹药,那么即使破甲弹头甚至是动能穿甲弹头击穿了坦克的装甲,仍然不会导致坦克当即发生爆炸和燃烧,更不会马上发展到飞炮塔的程度。坦克出现被击中后立即飞炮塔,其实一定是金属射流或者是动能穿甲弹的碎片,当即引爆了坦克内部自带炮弹的发射药部分,有少数情况则是引爆了坦克的燃油系统。坦克内部的弹药,特别是在乘员战斗室一并存放,没有进行硬隔L的炮弹的发射药一旦被击中,那么必然会猛烈殉爆,会出现当即掀飞自身炮塔的情况。如果是被引爆的是燃油,那么不一定立即飞炮塔,但是会逐步引发坦克内部的火灾,最终再引爆内部携带的弹药,到最后还是一场大火加自爆彻底摧毁坦克。


全球几十年的实战统计表明,被摧毁的坦克,80%以上都发生过内部殉爆或者是内部火灾。如果坦克里面既没有燃油也没有弹药,那么被击穿后,最多只能部分杀伤乘员组和损坏设备,有极大的概率,不会引发火灾或者内爆。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也就是如果让坦克在作战期间,把主要的弹药都采用隔舱式存储,然后再增加灭火抑爆系统,那么就会把被打中后80%以上发生坦克内部火灾和自爆的概率,快速下降到30%以下!这种情况,也意味着坦克乘员组在自己驾驶的坦克被击中后,逃生成功的概率会增加数倍!而很多实战的现场情况也表明,被外来武器击穿装甲后,坦克乘员组全部或者至少是部分逃生成功的坦克,一定是内部的灭火抑爆系统正常反应,发挥了正面的作用,才让坦克乘员可以有机会逃生。


坦克内部抑爆系统从1960年代开始出现。早期的第一代其实都是手动的。等于是一个手闸式的多点灭火器并联。一般在坦克内部的成员舱、弹药储存柜和发动机等几个最重要也最容易爆燃的地方,设置多个高压灭火瓶。一旦启动,就立即喷射卤代烷一类的高效灭火剂。不过这种手动系统被证明效率和可靠性不高。因为坦克装甲一旦被击穿,那么内部的乘员或多或少都会当即负伤。而外来的武器射流或者穿甲物击中的万一是内部弹药或燃油系统,此时留给灭火抑爆系统的反应时间会以毫秒计。如果此时还要等待人员去手动启动抑爆系统,明显是来不及的。因此从第二代开始,就升级为全自动模式。在坦克内部设置多个高端燃烧探测器。一旦探测到任何温度超标的情况,同时有爆燃的特殊紫外线辐射,那么系统就会在5毫秒之内完成逻辑判断;


10毫米之内通过自爆开关释放出高压灭火剂。这种喷射是多个位置一起喷!也就是战斗室、弹药柜和发动机舱同时覆盖,而不管原始的爆燃点在哪里。而抑爆系统一旦启动,坦克的发动机也会自动断油熄火,两者是完全联动的。全系统会在200毫米内消灭坦克内部的任何爆燃苗头。由于极高的灭火效率需要给灭火剂有很大的喷射压力。因此灭火剂的初始喷射压力高达3兆帕。相当于在每平方厘米上就有30公斤的压强。这个喷射压力打到人身上,也是相当有伤害性的。因此要求所有坦克乘员组都要时刻穿着作战服,同时佩戴坦克专用头盔,哪怕坦克内部气温再高也不能光膀子作战。因为仅仅抑爆系统喷射高压直接打在人员的皮肤上也是相当严重的伤害。虽然对人有风险,但是比起飞炮塔的惨烈。抑爆系统对乘员组的局部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


坦克抑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一旦启动,对坦克乘员有伤害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