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什么油
先秦时已有食用动物油记载。古代常用“民脂民膏”表示民间财富,何谓脂或膏?《释名》:“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如牛羊有角,其油叫脂;猪无角,其油称膏。宋元陈澔认为“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说凝固的是脂,液态的是膏。汉代引进芝麻,开始有麻油。但直到宋前,仍以动物油为主。
《周礼》载:“八珍”中有一道名为“炮豚”的菜,需要“煎诸膏,膏必灭之,”就是用膏淹没乳猪油炸。可见先秦人们已食用动物油。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食用,只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在烹饪方法上,脂膏也有不同。《礼记•内则》明确记载:去腥“脂用葱,膏用韭。”宋代起随着植物油的广泛使用,烹饪方法也产生变革,出现了炒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