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自制)《天庭内幕》011

2022-04-10 02:01 作者:兔子依然偏头痛  | 我要投稿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方便自己阅读而上传,别审了,审核大大,直接锁了吧,来源:网络,作者:英熊北游)


第39章 女儿国最终解密


我在上一章说到了:蝎子精不一定是因为得罪过如来老哥而死的这么惨,其背后还有更深的内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从细节入手,其中的内幕不难解开。

首先,吴承恩先生原文记载:孙猴子变成小飞虫,去琵琶洞打探消息,那蝎子精正与唐僧纠缠,那怪道:“且休烦恼。我知你在女国中赴宴之时,不曾进得饮食。这里荤素面饭两盘,凭你受用些儿压惊。”而且还说了:“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可见这蝎子精知道唐僧同志在女儿国的一举一动,包括唐僧同志喝了子母河水后怀孕,以及在喜宴上没吃饭。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蝎子精跟踪唐僧他们很久了,也可以说:唐僧同志没到女儿国之前,蝎子精就做好了劫持唐僧同志的准备。既然如此,蝎子精至少有两次绝好的机会下手抓唐僧同志,那就是孙猴子两次去落胎泉弄水之际,尤其第二次,沙和尚也跟着去了,可是那个时候她不下手,为何偏偏要等到孙猴子他们戏耍了女王准备离开之时?

第二,蝎子精见孙猴子一出现,就骂道:泼猴!而且也知道猪八戒同志的底细,以一敌二不落下风,可见她劫持了唐僧回到毒敌山,并不是躲起来,而是真的要和唐僧做道伴,百岁和谐。她怎么就知道这两位的详情?

第三,如来老哥被蝎子精蜇了,即着金刚拿她,可是金刚并没有出现,出场的却是观音女士。吴承恩笔下的观音女士很爱出风头,尤其爱好给领导拍马屁,那么她在知道蝎子精的藏身之处之后,马上就给领导一个惊喜岂不是更好,就算她自己对付不了蝎子精,以她的面子去找昴日星官,那昴日星官也一定会欣然前往。她为何要等到现在?

第四,毒敌山的丫鬟自称都是蝎子精劫掠来的,为何对其不称呼为“大王”或者“主人”,而称其为“奶奶”?为何都是锦衣绣服,听说唐僧被抓来还都是欢天喜地的样子?

第五,孙猴子多次上天请人剿灭妖怪,都是先去找玉皇大帝调派,而修理蝎子精的时候,没去见玉皇大帝,而是急三火四催促昴日星官,让他没有时间和领导玉皇大帝打招呼?

这些疑点都列举出来,我们再来综合分析:

1. 蝎子精实际掌控着女儿国的一切,那些丫鬟并不是被劫掠来的,他们本来就是蝎子精的女仆,而且乐于从事这项事业。如果唐僧留在女儿国和女王结婚,入洞房的也是蝎子精这个幕后老板,所以她才会不急于下手。

2. 女儿国是一个观音女士以及如来老哥无法插手的禁区,这里也许是玉皇大帝设在人间的行宫,或者是道家上级神仙发泄性欲的丽春院,而蝎子精是这里的妈咪。总之,如来老哥他们不敢直接来这里捣乱,而垂涎这里的其他国家,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3. 蝎子精去如来老哥那里,根本不是听课。这个时候她是玉皇大帝的的卧底,来替玉皇大帝打探西天的动向,不想被如来老哥察觉并出现了亲手推蝎子精而被蜇的闹剧。如来老哥不怕别人来听他的课,而是怕别人不听,所以才导演了西天取经这场大戏,身边有个小动物来听课,对于如来老哥来说,更是他讲得精彩的最好证明。

4. 如来老哥如果亲自追到女儿国修理蝎子精,等于把一切挑明,所以想出了这样的计谋,让蝎子精死于自己人之手,让玉皇大帝有苦难言。

所有疑问都明白了:为何女儿国的女人生理很正常,心理也不变态,却偷偷摸摸地和做买卖的外国男人交欢之后再去打胎。而那个如意真仙,也很有可能是玉皇大帝安插在女儿国的密探,具体负责统计哪些女人背着领导和其他男人乱搞,孙猴子当然知道这如意真仙的真实身份,所以只是恐吓了他,没有和这个家伙过多纠缠。

可惜这女儿国一切都被蝎子精自己给破坏了,她太傻太天真,心中还有爱欲,以至于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也难怪猪八戒这个资深卧底对她的尸体毫不留情。那可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谁又能说明白:猪八戒不是在为玉皇大帝消灭证据呢?

——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感情是胜利的最大障碍!


第40章 卧底的可悲下场


我在开始的时候说过:猪八戒同志是玉皇大帝的卧底。有很多朋友并不认可,认为我在造谣,今天我再来论证一下,让大家看看如来老哥的手段。

猪八戒同志在西天路上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有目共睹,总之就是在不停地制造矛盾,不停地鼓动散伙,就连黄袍怪已然放跑了唐僧同志,这猪八戒同志还要跳出来找事,惹得黄袍怪忍无可忍,追到宝相国皇宫把唐僧同志变成了一只老虎。朋友们都是喜欢《西游记》的人,猪八戒同志分裂组织、破坏团结、阻挠取经的其他案件大家可以自己归纳整理一下,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言,咱们今天就看看如来老哥最后是如何修理猪八戒同志的。这比玉皇大帝对付孙猴子的“桃子计划”更为恶毒。每次看到这里我都由衷地赞叹如来老哥的领导艺术。可以说:很好、很强大!

话说这师徒四人最后都来到了如来老哥的面前,如来老哥开始对他们封官: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

我们仔细看看对这四人的封赏:两个佛,一个罗汉,一个使者。三个大职正果,一个汝职正果,我最初以为是印错了呢!可再一看小白龙这个畜生也是“汝职正果”!明明路上是二徒弟,最后混个畜生一样的待遇,老三还混个大职的罗汉呢!如来老哥这么封赏四众当然有他的深意。

首先,如来老哥睁着眼睛说瞎话,唐僧同志这个时候已经换人了,变成了真的金蝉子。这封赏是对他开悟的真正评价,是对他九次取经所受苦难的一次总结,是对他背负无视领导的罪名的一次补偿,更是对他委屈自己帮助老师树立威信这种伟大牺牲精神的肯定。精神文明奖!

而孙猴子呢,表演最卖力,主演了大闹天宫的闹剧,主演了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苦肉计,一路上更是受了那个肉眼凡胎的唐僧同志多少窝囊气,不愧是全始全终,功劳最大,而且确实做到了“隐恶扬善”。最佳表演奖!

沙和尚呢,罗汉啊!还是金身的,就这么一个取经路上出工不出力,混吃等死的人,凭啥啊?得到了当年给如来老哥通风报信而遭到报复的补偿。精神安慰奖!

当然猪八戒同志很不满意。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可惜他这个时候无法直接说出如来老哥的阴险。

如来老哥更狠:“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多么冠冕堂皇,多么义正词严,鼓掌!

对那三个人的封赏,我也就不再多说了,猪八戒同志这个时候真是有苦难言,我们可以看看猪八戒在上一回中的表现,就知道他为何难过了,那是他们的最后一难,通天河落水之后来到陈家庄,原文是这么描述的:

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间之食。二老苦劝,没奈何,略见他意。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也道:“彀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真想为猪八戒同志喊屈:明明不能吃了,还叫人家净坛,好就好在这个“净”字!呜呼!撑死了绝对比饿死更难受。


第41章 若干问题的补充说明


有些朋友或许还有些疑问:比如猪八戒既然是玉皇大帝的卧底,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彻底把取经队伍搅黄了呢?黄袍怪、白骨精如果真的是玉皇大帝派下来阻挠取经的特派员,那个黄袍怪为什么没有吃掉唐僧,那个白骨精却白白丢了性命?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如果就是太上老君的那一把,为什么太上老君在不久之前还刚刚使用?唐僧在什么时候被金蝉子替换了?太上老君作为道家的精神领袖在受到如来老哥的暗算之后如何挽回面子?太上老君和如来老哥在暗中达成了怎样的协议?唐僧和孙猴子最后都成了佛,那么他们的地位高过了观音菩萨吗?总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释,不过没有独立成章的必要,所以留在最后来探讨。

首先,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常常被孙猴子称呼为“呆子”,吴承恩先生很多时候也直接这么称呼他,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猪八戒同志的智商绝对是一流的。传授唐僧《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乌巢禅师就曾经要主动邀请猪八戒同志跟他修行,可见猪八戒同志还是很有慧根的,不然的话,玉皇大帝也不会派他当卧底。不过,猪八戒同志既然高智商,他当然就能明白:玉皇大帝的钢铁统治已被打开了缺口,那么多的神仙已经主动投靠如来老哥,如来老哥的东进计划已无可阻挡,就算他猪八戒真的阻止了取经计划,暗中动手搞死了唐僧,玉皇大帝能公开褒奖他吗?估计他的下场也会和六耳猕猴一样,被杀人灭口!如果这个取经任务最终完成,他也一定能有好处。但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又不能不去执行,所以他在这一路上也还是零敲碎打、鼓动散伙,关键时刻也会为取经任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下场会被撑死!所以世间产生一句很常规的骂词:你吃饱了撑的啊!

再来看黄袍怪和白骨精小姐,其实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猪八戒同志是一样的,打着公派外出的旗号,什么技术引进,什么调研考察,统统都见鬼去。什么痛快什么先来,于是乎黄袍怪抢个公主每日寻欢,吃起人来也是不亦乐乎,就连在宝相国王宫也吃了一个宫女打打牙祭,可见他在天上的日子实在是万分不爽。至于吃唐僧阻挠取经的任务,傻子才会冒着自己性命的危险去给失势领导当炮灰呢,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死了都没有机会当烈士,更不用说轮回转世再当神仙了。至于白骨精小姐被打死,也是一个骗局,扔下的那具白骨也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西游记》前文已经明确:有九窍者才能修仙,这白骨是谁的白骨?真正的她已经隐姓埋名风流快活去了,再也不用回那个没人性没自由的天庭了。

关于铁扇公主扇子的问题,实在懒得再说,哪位朋友如果真有疑问,请先自己找来原著细细研读。简单说说吧:书中没有交代铁扇公主的出身,“罗刹女”是什么东西?既非人,也非妖,其来源于印度传说,没什么法力,更没什么背景,却经营一个别人都无法插手的独门生意,拿着一把混沌初开时形成的法宝,怎么可能没有内幕呢?更何况那青牛精下界为妖,根本就是太上老君导演的一出闹剧,其目的就是给自己挽回面子。临时取回扇子有何不可?

关于金蝉子替换唐僧,就在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师徒四人通过凌云渡的故事:

孙大圣合掌称谢道:“承盛意接引吾师。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师父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师父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行者。行者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𦩅𦪀之上。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任何人都看的出来这时唐僧已经换人了,他自己还在那里装模作样。你只有一个!河里的尸体是你,那么你是哪个?

太上老君作为道家的精神领袖,被如来老哥算计,没能保护好自己徒子徒孙的饭碗,香火被人家抢去了大半,自然心有不甘。于是安排他的弟子和马仔来挽回面子,亮一亮自己的实力,显摆一下自己的法宝,为的就是要告诉如来老哥和孙猴子——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修理你一个猴崽子当然不在话下。如来老哥当然心领神会,在青牛精那段故事里果然给足了太上老君面子;

孙猴子来搬救兵,如来老哥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去罢。”

哈哈!这青牛精的本事太大了!还是猪八戒是个好同志,把太上老君的神像扔进了茅房,快哉!


第42章 佛与道


最后一章了,首先我想重申:《西游记》根本就是吴承恩先生借神佛之口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可笑几百年来有很多对宗教一知半解的迷信之徒竟然把《西游记》当做他们的宗教圣典!《西游记》都读不懂,《金刚经》、《道德经》这样充满哲理的书,我真怀疑他们能否看得懂。


《西游记》中吴承恩先生多次描写那些和尚和道士:观音禅院的和尚、宝林寺的和尚、镇海禅林寺的和尚、布金禅寺的和尚大多是一群阳奉阴违、见利忘义、色胆包天的小人。而出场的道士,车迟国的国师是虎、鹿、羊三个妖怪,黄花观的道士是一个蜈蚣精,比丘国的国丈道人竟然是南极仙翁的座骑白鹿精。这吴承恩先生下笔可真够狠的,快哉!


在《西游记》里,金蝉子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猴子被封为“斗战胜佛”。至于菩萨,如果按吴承恩先生所了解的佛家等级,菩萨绝对低于佛。有些朋友看《西游记》之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何唐僧、孙猴子最后成了佛,地位等级高过了西天取经的项目经理观音女士?有没有搞错?


其实这个问题我早就和大家说明了:《西游记》的总导演实际是如来老哥,孙猴子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晶,是他的忠实弟子,为了如来老哥的东进计划,隐姓埋名,与妖精为伍,演出了大闹天宫的闹剧,忍受了五百年的牢狱之灾,西天的路上更是委屈自己做一个肉头和尚的徒弟,其中的苦闷无须多言。另外,胡适老先生也曾经考证孙悟空的创作原型乃是印度神猴“哈奴曼”,可见吴承恩先生当年创作这个形象之时,早已把他定位为如来老哥的卧底,朋友们若有疑义,可搜索有关“哈奴曼”的资料。


至于金蝉子成了“旃檀功德佛”,就更能说明唐僧同志不是真正的金蝉子了。唐僧同志这一路上不断被恐惧困扰,不断被各种假象迷惑,即使到了灵山脚下依然没能开悟,哪有一丝高僧转世的影子?难怪孙猴子把他扔到水里淹死,通天河的时候就该淹死他!金蝉子成佛是对他已经开悟的客观评价,是对他以往九次取经经历的表彰,是对他忠于领导、献身取经事业、死而不已的精神的肯定。


观音女士在取经过程中,不过是一个小角色,更何况她已经利用如来老哥的东进计划捞足了实惠,出尽了风头。而金蝉子和孙猴子都是如来老哥的亲传弟子,所以这两个人最后成佛已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他们本身的地位就高于观音女士这种投降过来的叛徒,就算她修炼《葵花宝典》也不能抹去她曾经的叛徒身份!


《道德经》中老子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金刚经》中如来老哥说: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前几年翻看《道德经》和《金刚经》,以上这几句话让我非常崇拜老子和如来老哥。绝对是无上的智者,真正悟透了世界上所有疑问。佛与道是什么?是获得了无上智慧的人!任何人如果能获得这样的智慧,他都能成佛得道!


太上老君和如来老哥两位老人家如果能看到我这一系列文章,见我如此解读《西游记》,这两位老人家肯定会开怀一笑的!


吴承恩先生千古!

(非自制)《天庭内幕》0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