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盛大开幕

9月8日上午,乘着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的东风,第三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云启动仪式及央视《非凡匠人》栏目走进阳城乔氏法花开机仪式,在此次展会明星县阳城展馆举行,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巧借厦冾之力,插上飞翔之翅
本届厦洽会以“提振投资信心,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吸引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加,展览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本届展会采取线上“云上投洽会”与线下展会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全面覆盖展会的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成员单位及40多个主要参展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呈现云上展览、项目对接、招商洽谈、论坛研讨、云端签约五大投资促进活动场景,打造365天不落幕的展会。

作为本届展会唯一的明星县,山西阳城馆将皇城相府、古建琉璃、乔氏法花、陶瓷文旅、茶叶蚕桑、中药健康、长江支队等历史文化、传统艺术、现代产业、健康养生、红色基因进行有机结合,既突出了陶瓷产业的厚重感,又凸显了阳城多元化的城市名片,吸引了观展商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随着2018年、2019年两届阳城陶博会的成功举办,阳城陶瓷的美誉度与影响力得到空前提升,两届展共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万人次的采购商、经销商现场采购,累计斩获订单30多亿元,成果丰硕。
这也更加坚定了阳城产区将“阳城陶博会”这一会展平台不断推向新高度的信心与决心。
据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委副主任原天信介绍,第三届阳城陶博会云启动仪式,之所以放到厦洽会阳城馆举行,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厦洽会优势资源和会期各类推介对接活动,广泛接洽境内外客商,推动阳城陶瓷密切与国内各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经贸交流与技术合作,吸引更多境内外客商投资阳城、发展阳城;同时将“阳城陶博会”这一在建陶产业链已小有名气的展会平台推向更高的高度,助力阳城陶瓷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建设。
聚焦乔氏法花,添彩阳城陶瓷
作为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精品的代表,一直以来阳城乔氏法花在世界艺术瓷领域可谓名声赫赫。
乔氏法花萌于元,盛于明,清中期逐渐断烧,有“黄如金箔,紫如茄衣,蓝如水晶,绿如翡翠”之美誉,存世作品极其珍贵。2011年乔氏后人将此古老技艺成功再现,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
为了深入解读这一古法工艺的精妙之处,立体呈现阳城匠人的非凡技艺,展现阳城陶瓷的深厚文化,扩大阳城陶瓷影响力,此次展会上,由央视《非凡匠人》栏目执导的电视纪录片‘’走进乔氏法花‘’举行了开机仪式。
接下来,纪录片摄制组将通过深入挖掘和拍摄,生动展示乔氏法华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反映阳城乔氏法花匠人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电视的手法讲好这一阳城故事,使阳城陶瓷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以文化的魅力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开启云上“陶博”,踏上新的赛道
8日下午,“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阳城明星县推介会暨第三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云开幕式”活动在厦门帝元维多利亚大酒店举行, 大会由阳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史小林担纲主持。
第三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以“新阳城,新赛道,新征程”为主题,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阳城县人民政府主办,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陶瓷信息》报承办,采取“云上+线下”双线融合的模式办展,得到了阳城产区广大企业的踊跃参与。
第三届阳城陶博会“云上”展会,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利用互联网信息流、小程序等技术,将陶瓷上下游产品进行线上展示、展览、交易,通过网上展示、直播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多种功能,突破了空间限制,实现了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展示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交易便捷等优势。
“阳城文化积淀厚重,陶瓷琉璃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国家“煤电基地”、“清洁能源基地”、“陶瓷生产基地”,阳城正积极做好“工业转型”文章,着力打造山西转型综改的先行区。”在第三届阳城陶博会云开幕式致辞上,晋城市委副书记、阳城县委书记姚逊指出,未来,阳城将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路网、高效的营商环境,打开大开开放之门,加快打造山西融入中原、对接华东的桥头堡。
云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为阳城县人民政府授予了“中国(华北)建筑陶瓷创新发展示范产区”称号。这是继“先进民营经济园区”、“山西省示范工业园”、“中国(华北)建筑陶瓷生产基地”、“2018中国陶瓷优秀产区”、“中国建筑琉璃之乡”等荣誉称号之后,阳城陶瓷获得的又一殊荣。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宫卫指出:“当前阳城不断扩大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整个展会唯一的明星县,本次厦洽会为阳城提供了扩大招商引资、提升城市影响力难得机遇,更是宣传阳城陶瓷的大好时机。”
“以 ‘云上+线下’形式举办的第三届阳城陶博会在厦洽会上高调亮相,不仅将持续巩固前两届展会的成果,进一步扩大阳城陶瓷产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还将为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阳城陶瓷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加速度与助推力。”
打造产业巨舰,实行保姆服务
“企业用水价格每吨不超过3元;企业用电成本每度不超过0.3元;大用户煤层气实行专线专供,气价每立方米不超过2元;供热在基础价格上给予10%的优惠;运价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物流运输补贴,连续补贴3年……”
在主题为《阳城陶瓷,智能时代的瓷都之美》的阳城陶瓷产业推介环节,阳城在能源方面的优惠政策,引起了现场嘉宾的高度关注。
目前,阳城产区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21家,生产线31条,年瓷砖产能2亿平米,年产值约50亿元。直接安置就业1万余人,拉动就业近2万人,成为阳城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让阳城陶瓷走向了集群、集约化发展的规模经济之路。
接下来,阳城将投入100亿元资金,新建总占地面积达2000亩的现代陶瓷产业园2处,建设岩板、大板、中板、仿古砖、发泡陶瓷等国内最高端生产线,建设全自动化智能仓库及配套设施。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更好地擦亮阳城陶瓷品牌,阳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有意向落户阳城的优秀企业在土地、税收、就业、能源、融资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度支持,持续引入优秀企业,极大地激发了阳城陶瓷企业与阳城县域经济的市场活力。
此次大会上,为了更好地宣传阳城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的优良成果,9个项目公开举行了签约仪式,总投资额90亿元,为接下来阳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产业链“挑商选资”拉开了序幕。
尤其是建设岩板、大板、中板、仿古砖、发泡陶瓷等8条国内最高端生产线的阳城现代陶瓷产业园的签约落地,必将推动阳城陶瓷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山西省阳城县委宣传部 作者: 白军社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