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饮酒通常在什么时候?饮酒习俗是怎么样的
中国是酒文化王国。自古以来,举凡年节吉日、婚丧嫁娶、庆生奠死、宴亲飨客、洗尘饯行等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几乎都离不开酒。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1.祭祀日饮酒
古代社会,祭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祭祀中常通过一-定的仪式,将规定的酒食敬献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上古酒未出现以前,祭祀往往用水、用血。以水当酒,谓之“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才用酒来祭祀。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柜鬯酒来祭祀,后来又发展到五齐三酒等等。开始的时候,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礼记·表记》云:“粢盛柜鬯,以事上帝。”不论王家宗庙中的祭献,或是民间私家祀祖,祝祷以后必须以酒酹(lei泪)地(手持杯盏,默念祷词,将酒先分倾三点,然后将余酒按半圆形撒于地上。古人认为用酒在地上酹三点-
-长钩的“心”字形,表示心献之礼。这一祭祀礼仪,后来逐渐扩大,形成了饮前必先酹酒的习惯。这一习俗至今在蒙古、苗等民族中还极为盛行),经过这番仪式后,才能由与祭的人宴飨。中国古代多有酒禁,而且礼法颇严。特别是周代,饮酒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祭祀饮酒却是不受限制的,《酒诰》云:“祀兹酒”
、“惟元酒”,意思是说惟祭祀时可以饮酒。所以古代较为盛大的宴饮场面多是在祭仪之后。
2.大脯日饮酒
大鋪,也称赐鋪,是古代皇帝在有酒禁的情况下,因改朝换代、新帝登基、改元、册立皇太子等喜庆大事而下诏特许全国或局部地区的人们饮酒的日子。《说文》云:“酶,王者布德大饮酒也。出钱为醵,出食为酬。”“
赵武灵王灭中山,酶五日,是其所起远也。”按此说,大鋪之攀源于战国肘期。《史记 ·秦始皇本纪》也载:“二十五年五月,
天下大黼。”张守节《正义》释日:“天下欢乐大饮酒也。秦既平韩、赵、魏、燕、楚五国,故天下大脯也。”
3.节日饮酒
众所周知,中国的节日繁多。除了夏历中依地球绕日运行方位而划分的24个自然节气外,还有大量的民族性、地方性、行业性、宗教性的节令。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节令,大都与用以“成礼”、“合欢”的酒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他还有很多会和饮食与节令相结合而不同的节日甚至还会有不同的饮酒习惯。
参考来源:https://www.zupu.cn/zh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