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孩子更依赖母亲

2023-03-24 09:52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很多人发现孩子出生后,即使父亲给予了同等的关爱,但孩子在幼儿时期还是更愿意粘着母亲,比如遇到危险求助时总会第一个扑向母亲的怀抱,父亲们有时候心里会觉得有些不公平,孩子们为何差别对待呢?

    很多家长认为原因在于孩子毕竟在孕母的子宫里呆了52周左右,肯定是有一定的感情维系,那这种感情维系来源于哪里呢?其实这与胎儿在孕母肚子里的经历有关,即和孩子在孕母肚子中的各方面器官的发展有关。

首先是孩子的嗅觉的发展的影响。在孕6个月时,胎儿的嗅觉开始发育,胎儿能够嗅到母亲的气味并记忆在脑中。张柏芝之前在参加节目时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就曾提到过这一点,孩子记得母亲身上的味道,尤其是母亲的乳汁,所以张柏芝会采用将乳汁擦在别人的肩膀等位置的方法,可以使孩子去亲近那个人,从而去尝试熟悉,建立孩子与父亲或者其他人的关系。主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视力并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嗅觉是识人的主要方法。

    其次,记忆能力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胎儿的大脑在第20周左右完全形成。研究表明,孕5个月时,脑的记忆功能开始工作。胎儿在孕母身体中用大脑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那么去判断其重要性,需要对哪类信息作如何反应,应当储存哪类信息,这就是脑的记忆以及思维应当去体现的功能。比如,在孕母体内时,虽然腹壁的吸收以及屏蔽作用干扰了外来声音的传入,但因为在孕母体内生存,所以接收到的孕母的声音信息虽然微弱但是还是会熟悉。在习惯性的接受中,对母亲的声音进行了储存及记忆。并且由于母亲在怀孕过程中的满足以及安全感会传递给胎儿,胎儿会自然的将母亲的声音与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怀孕过程中,孕妇给胎儿取的乳名,如不断地隔着腹壁去呼唤并且尝试与之交流,在胎儿出生后,听到有人呼唤他的乳名,会突然停止当下的行为或者突然停止哭闹,甚至可以改善孩子的心情。

最后,孕母对于自身状态的调节,是让孩子能够建立与母亲亲密关系的关键。例如心情的愉悦与满足。很多咨询案例显示,不少的成人安全感不足导致的行为问题就来源于胎儿时期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如:一案例中孕母在怀孕期间不断的想要将孩子打掉,非常很纠结,甚至去尝试了一些堕胎的方法,但到后来孩子还是正常出生了,虽然身体机能方面并未有不良影响,但胎儿在孕母子宫中时感受到了母亲的负面的情绪,可能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后来的降生又加重了这种分离感的恐惧程度,这样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甚至会形成反社会人格。所以,孕母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自己心情的愉悦,适当地降低工作及生活的压力,学会去排解自己的心情。在怀孕期间,情绪的不稳当是很正常的,所以这时候需要去和丈夫以及家人朋友合理的沟通,不断尝试去缓解自己的压力。只有当孕母的心境是平和且幸福的,胎儿的安全感的建立才更加容易。

母亲是胎儿孕育的母体,就像培育小苗的土壤,直接影响了小苗的是否可以茁壮成长,所以孕母要先调节好自己的状态,然后合理的去胎教,这样孩子会在有规划的发展中茁壮生长。


为什么孩子更依赖母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