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哲学普及的一些关键想法

2023-04-06 03:51 作者:menchh_431  | 我要投稿

近日又想到搁置许久的一个哲学普及计划,一开始是2021年我整理了一些逻辑学方面的草稿,后面觉得这件事没什么价值就停了下来。 在期间我偶尔会回忆起这件事,并且真正抛开功利心态去反思之前思路的不足之处。实际上大多数不足仅仅是不诚实,我打个比方: 我有一些想法并且有动力去付诸实施相关的计划,但我又有想出风头的心态,而且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东西做出来造成一定影响,那么我就做一点妥协:首先我保证有把握讲的内容不出纰漏,而对于我自己也不怎么懂的内容就小心避开,并且进行一定的(动歪脑筋)修饰,把自己的无知很小心地藏起来回避相关内容,而且有足够的余地在后面获取更多知识之后再填坑时进行弥补。 这个做法是很龌龊的,比如我知道某个关键的,但是我没搞懂的知识点要讲,但是我按照上述做法会小心绕开这个知识点并且尽量做到没有很大的断裂感,让人不太过怀疑。如果有人问起,那么我还可以说:“嗯对的,这个知识点是很重要,但是暂时还没讲到这里,后面合适的时候我会讲这个更高级的知识点。”这就是甩锅给未来的做法。 我先说一下为何如此。2021年我整理了一部分经典理论的形式主义处理,相当于把一些元逻辑结果在“post机上运行的形式理论”这个环境下复现了一遍。但是我实际上并没有对“post-smullyan-moschovakis-feferman方案”(一个元数学的方案)有足够的了解,这时候我会把形式主义需要的元数学的知识回避掉甩锅给未来。 而且还有更要紧的事:如果希望达到一个合适的元数学视角,那么必定要涉及抽象和理想化,而我倾向于从唯名论这个起点,采取较弱的抽象和理想化达到应该算是直觉主义海丁学派的处理方式。这部分在当年当然也是要甩锅给未来的。 当计划被搁置甚至接近废弃,我又慢慢失掉了在这方面装逼的龌龊念头之后,我才开始认识到这个计划到底怎样才能走下去。 1,经典理论的形式主义处理: 我倾向于还是细致剖析几个元逻辑结果的纯形式处理,比如力迫法、PA版本的第二不完备定理(也可以讲一下HF版本)、gentzen的一致性证明等等。 但是这里需要死抠形式化细节才行,一般课本对上述入门结果往往匆匆忙忙展开,无论是形式化细节还是哲学方面的动机性解释都是非常不足的,原因有二: 第一,学校的目的是填鸭一样速度过一下基础,然后接触高级内容,最终当然是要求业绩:发表数量和质量。这种学术生产的机制已经不容许对一些内容进行细致的处理。 第二,很多课本只是提炼之前的资料或者干脆抄出来的,写书的人本身底线就低的一匹,你也不能指望他们能讲得有多清楚。这倒不是针对国内教材,国外的一样有大量蛇皮书。 但是经典理论因为摊子太大,很容易在基础的层面引申出太多技术结果和哲学论证,这又必须对内容有所取舍,把关键的形式化细节一丝不苟地讲清楚,但是动机性解释不能太过发散,而是要整合少量关键的、合适的资料,这部分资料有如下特点: 不涉及不必要的高级的技术结果,也不以问题为导向,而只是对观念的具有很强说服力的分析,即哲学为主,并非技术为主。这个典例有tait2005文集。 必须是国外名校(国内水到几乎无需考虑)拥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且不是普及作品,而是相关主题的:博士论文的扩充再版、经过修订的文集、有靠谱编辑的知名学术丛书中的专著。但即使如此,也有可能踩雷浪费时间,意识到不对劲需要及时弃坑! 这样谨慎地引入哲学方面的辅助说明,例如集论讲到处理class的形式化方案,那么无需太多太杂,快刀斩乱麻:levy1976这篇文章即可。每个需要说明的关键点整理少数资料即可。 2,直觉主义海丁学派、构造主义类型论: 先睡觉,以后再讲,但这部分仍是采用死抠细节加上整理关键的哲学资料这个路子。但这边其实有更无脑之处,海丁学派最关键的书就是troelstra1973和构造数学导论两卷,吃透这三本书等于成功大半,其余可能需要补哲学专著(比方说fletcher关于直觉主义的那本书)和手册文

关于哲学普及的一些关键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