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史一卷】第七章——新征程的准备工作——政谋

2022-12-13 18:54 作者:是凑数酱包哒  | 我要投稿

偏宫秘殿。

孤身退朝的林甯翊不出所料还是来了这里。尽管如今的他已然没有什么好怕的,即使是寝宫也一样可以自己思考处理政务,但生性谨慎与历年来养成的习惯,让林甯翊觉得还是待在这儿更安心些。

如今的秘殿比之当年有了更加配套完善的保密措施,除却结构与材料上的巧妙手脚使得秘殿难以为外人所察之外,在该殿经由风水堪舆道士勘测过的镇宅辟凶之点(实质上是秘殿的魔素力学中心点)还设置了一座小型神龛,使此殿受莉莉丝直辖掌控,风雨不侵,甚至可以做到移形换影,改变秘殿在宫中的空间位置。

小型化神龛在94年的卡斯蒂亚还算是项彻头彻尾的高精尖技术,仅有这么一台原型机被成功研制出来。

莉莉丝教作为史上第一个成建制的帝国级宗教,其所面临的难题是后世的宗教与魔法体系所不能想象的。譬如小型化、移动化神龛与大型固定式传送法阵等后世习以为常的技术,在卡斯蒂亚的年代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想想也就知道了,宗教信仰是高度依赖于信徒受众的,而卡斯蒂亚时代的魔网活跃程度,与民众在魔法方面的造诣还远不及后世。在后世,即使信徒远赴他乡远离地上神国,信仰的力量也依然能通过魔网传达到信徒的身上,那是个魔网极大活性化的时代;可卡斯蒂亚王朝的莉莉丝教,却只能通过搞信徒与主神互助式的内部正反馈循环缓步壮大自身,甚至于远离了卡斯蒂亚的土地,远离了信众聚居区,莉莉丝教道士的威能就会骤然消散。

后世的宗教教堂只不过是增幅点,可莉莉丝的教堂却是彻头彻尾的行政枢纽。

然而即使如此,在当时的人眼里生活依然是稳中向好的,没有这么多对比后的落差感。

林甯翊按一定的节奏与顺序抽出三本书,通过缓缓打开的暗门走入地下殿,穿过真正全览的皇家里大图书库,拿上自己的笔记走进神龛室。

莉莉丝作为掌管此地的神灵,被动地全知秘殿中发生的一切,因而早就等候在神龛室中——这里也算是祂少有能不消耗信仰或神力就能持续显圣的地界了。

林甯翊与莉莉丝对视一眼,国主神会意地显影出一幅卡斯蒂亚王朝地图,其上标注山水郡国,供林甯翊思索。

国朝堪舆图

「王以朝与神谋,神示八十九诸侯图,尤以科举、租佣调输法为本。顷之,王出殿。」——《卡斯蒂亚王朝史·君臣夜言其二》

国之主君与国之主神相处一室,两位贤者都少有言辞。

一方面是因为这二位都是聪明人,正所谓闲言少叙,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都是读心能力者,不必用浪费时间的语句交流信息。

莉莉丝身为帝国级神明,在神龛主场对自己的信徒若还没有感知精神活动的实力,那也太过让人贻笑大方;而林甯翊,作为将家族传承的风系魔法中对风之流动/亦即心灵感知的部分特化修习的强大道士,即使在莉莉丝对其警惕的前提下也仍能窥得些许讯息,更何况是在祂所允许时呢?

君王与主神,就这样在静寂中展开了讨论。


林甯翊在显影地图上着重检查了科举制的普及区域,与将受经济市场与租佣调输法影响最大的地界,点点头。

王国统控范畴(全面统筹)

时过境迁,当年义军功臣的子嗣如今也已褪去那层理想主义的外皮,行起封建诸侯常态之事。幸于惯性仍有残余,这些诸侯也还称得上有些良知,土地兼并、狂征暴敛与征伐战争未能真正兴起。待到尘埃落定,形成豪族的时间积淀已足,来自王国的使者却又频频空降、周游列国,让本以为天高王上远,只要不时入朝进贡便万事无忧的诸侯国逐渐又与中央紧密联系起来。

紧随使臣之后的,是王国每年层出不穷的新法条例,自经济民生到朝堂架构,无所不包。

林甯翊早时的新法十分平缓,循序渐进,虽然偶有创造性地开辟新路,却是完完全全的善政,这就导致许多诸侯士大夫初见新法后见猎心喜,即刻为之所动,既能改良自己国内经济、政治面貌,使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有路可以为仕,还能彰显自己支持变革,爱民守法,为王前驱的良好品质。

然而随时间推移,王国政治逐渐清明,甯翊大权在握,改制也愈发大刀阔斧,隐隐彰显出其中锋芒。诸侯贵族虽压根就看不懂这些法令的逻辑依据,也觉得其中论证说的有理,可凭他们常年在位隐隐练就出的阶层直觉,总觉得按这套路走会出大事。

但忠君人设都已经打好,激流勇退又何其难?纵有智者意识到了这些,可倘若只有他们自己退却,保不齐会反遭坚守未退者攻讦,成了他们彻底转型投靠君王的投名状。更何况,还有东靖、西靖与商这三个王上安插在诸侯国间的钉刺在恒定不移地作变法先锋,如想保守,还得再被商靖公国套一层悖离祖训、法统不正的罪名。

或有伯侯设法欲组织围狩、会盟,意图统一诸侯之意,见势而后作处置,可此时他们才发现,那些空降下来的政教合一监察使及配套官僚早就在此前用各种正当到不能再正当的大义把国政与民心渗透了个底朝天,甚至其中绝大多数决议还是从前未曾意识到监察使威胁的诸侯自己亲手批允的。

论制礼与大义,经过快速改革迭代后老谋深算的王国中央,还远远不是这些懵懂贵族所能匹敌的,更况监察使背靠教堂,即使偶有诸侯提出难题欲削其权,无线信息互联也能让各地监察使与王国中央迅速共享信息,借朝廷之力轻易碾压诸侯国——尽管如今的莉莉丝教想要维持实时互联还是很困难的,但政治、军事等临时特殊用途明显不用太过考虑性价比。

于是,被分割开来的分封贵族就如一盘散沙,彼此无法取得联系,信息渠道也被王国中央垄断,只能徒增怨气,却压根起不到任何实效。此前跟进变法脚步最快的那几位伯侯士大夫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暗恨自己当初太过莽撞,如今彻底积重难返。

近年来的科举制更是对诸侯国明令规定,授课与考试由王国统一在各地教堂执行,地方自主不得教授、给予证明,亦不得私定官职;纵诸侯国有奇才异禀,亦必交与中央审核后方得允许。

这些条例早在科举制初发时就已引起诸侯们的轩然大波,国君纷纷质问监察,可偏偏监察使给出的答复又是那么无懈可击——谁让王国先进呢?

「诸侯落后,自主讲学、授官多致谬论,不利国事,既有后起,亦必过审方验其真,而于时王国又推新也。究其根本,乃诸侯一方之弊。

民闻之,爱王而憎伯侯甚矣。」——《卡斯蒂亚王朝史》

诸侯们顿时哑口无言,连后面想强调自己现在连一方郡守都不如的话也说不出来了——毕竟,这些监察使和王国确实认为他们不配做个郡守。

结果,一番攻讦不成,贵族反过来倒又被说成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够尊王,这些条例是王国殚精竭虑给出的补救措施。

当时就有一些沉不住气的士大夫喊着志士可杀不可辱的口号携部曲造反,不出半天便被背靠教堂受莉莉丝庇护的监察使武备营用更先进精深的道法镇压,消息有意传开后更引得诸侯胆战心惊,再不敢谋逆。

就这样,林甯翊暗中遥控监察使推行变法,精准地预判清分封贵族的一举一动,一手予以蜜糖,另一手层层加码施压,使诸侯彼此不相合谋,前贪而后惧,晕头转向终不敢反——这些事,中朝却鲜有人知。

太宗把控人心之能,可见一斑。

「以文谋攻之策,上善若蛇,诱以蜜糖,其内含鸩,使不备而为之所败,用略使之疲敝,后暴起而一发制敌。」——《乐盈子·政略训》

乃至于今日,租佣调输法又将要在地方试点后推行天下,林甯翊毫不怀疑这次变法会在分封贵族间掀起一场比科举制更大的滔天巨浪——这意味着王国已经撕破裱糊纸了。

使小吏测量诸侯国间的道路与国内一切产业,彻底将封国一体化、改国为郡,这是就连傻子都看得懂的,不言自明的宣战诏令。

即使中央昏了头脑没有紧跟着下杀招,于地方论,这些贵族也连最基础的经济制度与地方管理方法都落后于时代了。彼时彼刻,他们除却盘踞在民众头顶吸血还算得心应手外,还有什么存在感可言吗?

林甯翊明白,这就是他所需要的将军之棋,亦是最后能走的一步棋。待这步棋落子后,王国中央与诸侯地方便再无模糊可言,摆在诸侯面前的只有血淋淋而清晰至极的两条路可以走:欣然赴死,换取尚且功过相抵的身后名,或是破罐子破摔,向着时代的车轮发起最后螳臂当车般的冲锋。

再也没有什么令人晕眩的迷雾,君王的剑锋早已悄然而至,如今不过彻底显露罢了。

莉莉丝旁观着林甯翊心中的历史复盘,亦为之侧目。

登凌前,林甯翊便暗自埋下伏棋,初登大宝一朝杯酒释公权,亲掌执政;改制虽持稳,却亦不失锋芒,步步紧逼、节节登高,字字珠玑、未尝落败,乃至于设下王国中央与诸侯地方明暗双线,并行不悖;至今二十八载间,每一项改革都不是没有意义的探索,而是如钩锁般一环套一环、紧密相连的最佳路径,甚至在追求实效时,太宗也未曾落下大义与法统,没有一次不辩得反对者哑口无言,最终博取百官万民齐声喝彩称颂,也从未在明暗双线进程上失手,在压服王国内诸多势力的同时,亦顺理成章地推行于诸侯国间,将一项变革发挥出了完全不同的双倍效益……

即使作为一方主神,莉莉丝也发自肺腑地以为,林甯翊是位凭凡人之躯便可匹敌神明的圣才,举世无双。

祂也曾问过林甯翊,如此托大、独行其事却不告知内朝,真的是稳妥之举吗,而太宗只是哈哈大笑道:

「神可知夫鸡肋乎?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

彼孤并行如履薄冰之际,欲求诸百官,百官不应顺于孤;待其应顺,王国以安,诸侯是时亦已喜新政,孤复不必求之矣。」——《卡斯蒂亚王朝史·君臣夜言其二》

更何况,这样自己独揽双线、力挽狂澜,最后还双双取得圆满成功,真的很令人兴奋啊!

莉莉丝少见这般略有失态吐露心声的林甯翊,一时哑然,于是作势欲把上面这些私语也写进国史中,被太宗百般阻挠方才罢休;不过,尽管没被写进国史,这些故事却被莉莉丝记录进另一本半官方野史,并于后世“无意”流传于民间的事,太宗自然是不曾知晓了。

「神戏谑以诸语,大笑曰:“彼先父时亦留趣事,鼎之二足武斗也,君欲从之乎?与民同乐,善哉——”

王羞恼,以风击龛乃休。」——《卡斯蒂亚朝间逸事》

————————

待玩笑氛围过去,莉莉丝便问林甯翊接下来欲如何处置诸侯——祂本以为,林甯翊会说出诸如“斩草当除根,方利革新”等干练狠实的话,或是“令其自生自灭,不碍大局”之类的理性直言,却没想到林甯翊居然走了第三条路,一条几乎颠覆莉莉丝对他既有印象的路:

「王令监察五日后告租佣调输法于天下,于伯侯士大夫者,则必加告曰:“上约卿等十日至东靖国都会同,言大事,迟期者斩。”」——《卡斯蒂亚王朝史》

「神诧然曰:“王欲纵之耶?”

王曰:“君亦知夫今日之诸侯,不碍大局,纵之复何如?生灵皆有情,无情非生灵,孰人不仁?孤之无情,不过求自保尔。”语毕,惆怅之情顿现。」——《卡斯蒂亚朝间逸事》

莉莉丝这才真正意识到,在大业已成定局,之后只会稳中向好而不可能再向坏的情景促使下,林甯翊已然释下重担,本能地在唯一一位不需要担心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面前拾起了许久未有的孩提心性,而刚才的玩笑打闹也并非一时失态,而是林甯翊内心的真实映照。

祂神情复杂地看向太宗,审视着这位已经七十七岁、于人类言年过半百的,平日间不怒自威、冷面无情的权术君王——如今的他,只带着孩子般单纯的笑,和看似淡薄,但却萦绕全身久久不散的疲惫感。

许久,莉莉丝长叹一口气,摸摸他的头,而后紧紧抱住林甯翊,在他耳边喃语了几句凡是教徒都耳熟能详的话:

「万民皆天之嗣、神之子也。神祈于世,求使义者昼日不侵,夜阴不吝,出入蒙福,宁心平理——事便如是成之。」——《莉莉丝教义·出入蒙福》

莉莉丝是全体教徒的母亲,祂也爱着世上有义的人。

现在,没有什么尔虞我诈、权术博弈,也没有什么尊位王讳;有的,只不过是一个在向自己的神祈祷着的,脆弱的孩子。

莉莉丝抚着林甯翊的背,许久不言。

一珠晶莹的液滴,在昏黄的烛火映衬下,烁烁闪耀瞬间,又转眼消散,就像未曾存在过似的。

【王国史一卷】第七章——新征程的准备工作——政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