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新能源革命!

2021-10-08 16:08 作者:中金财富  | 我要投稿

能源是工业的基础,化石能源塑造了目前各国的能源和工业体系,而在碳中和目标下,各国将需要大幅改变能源结构实现净零排放,这也是又一次的能源革命。

碳中和技术的主线是能源供给端的变革,没有能源零排放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消费侧的应用将无从谈起。而根据目前电力、非电能源领域的绿色溢价测算,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碳中和转型难度仍然较大、成本过高,因此降本是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在长时间维度下,不同能源技术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最终碳中和技术将以成本下降作为主要的推动力,在电力领域的光伏+储能于2028年实现较火电的平价(即绿色溢价=0)将是重要节点,并在非电领域先以电气化率推动公路交通,建筑和居民消费排放降低,然后由氢能和碳捕捉分别实现在交通和工业领域最终的零排放改造。

虽然40年碳中和对于中国是艰巨的任务,但是40年对于技术发展又是不短的时间,可以存在技术上的突变可能性,如果核能,碳捕捉技术出现核安全以及碳使用上有超预期突破,将会带来不一样的技术发展路径;而如果光电转换效率能突破目前预测的30%路径,也将带来氢能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没有零碳的能源供应就难以实现碳中和,能源技术发展是碳中和的基础。除此之外,由于目前新经济主要依赖电力作为能源消费,因此如果在电能领域率先实现零碳排放也将使得我国摆脱碳排放对于电能消费的约束。技术决定能源供应基础,但在和个人消费相关的领域,包括交通、采暖等,不仅仅需要供给侧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政策对于需求侧的引导。

在碳中和进程中,未来预计2021-2030年是碳达峰阶段,2030-2050年将是碳中和关键期阶段,而碳中和决胜期将在2050-2060年。对于“碳达峰”这一目标,需要选取的技术是帮助尽可能减少排放量,因此只要是减排和节能的技术都能帮助碳达峰的实现,既可以通过非化石能源替代,也可以通过煤改气、火电厂控煤等传统技术改进来完成。对于“碳中和”这一阶段,对技术的要求更为苛刻,我国自然森林具备一定的负碳吸收能力,但从能源密度和总承载量上来说较低,因此在能源+工业领域必须要使用零排放、甚至负碳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中国碳中和的最终目标。

此外除了技术方面的贡献,还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以目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政策会为碳中和铺上很好的道路!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需谨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新能源革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