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只有弱者才会呼唤公平吗

2023-11-26 22:04 作者:同享九制乌梅  |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一句话,叫“只有弱者才会呼唤公平”。这句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公平是用来保护弱者的,强者不需要公平来保护自己。殊不知,这句话忽略了两个概念。第一,强弱是相对的,一个人面对弱者的时候是强者,当他面对更强者的时候就是弱者了。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公平保护自己。第二,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强者,当他衰弱的时候就想起公平了。

陈独秀身居党魁位置时曾为焚烧《晨报》报馆而叫好,晚年成了政界边缘人之后,却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没有阶级之分。1952年,他被扣了十顶帽子:机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托陈取消派、反苏、反共产国际、反党、反革命、汉奸、叛徒。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被平反,此时距离他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无套裤汉进行九月屠杀的时候,他们无疑是强者。而当其中的吉伦特派对处决国王表达不满后,就被打成了保王党。吉伦特派倒台被逮捕后,他们也变成了弱者。对吉伦特党人的审判没有出具任何文件,也没有任何辩护律师,甚至许多被指控的人被禁止发言。21名被捕的吉伦特派人士从1793年10月24日起受审,10月31日被送上断头台。

雅各宾派也没有当多久的强者,1794年,埃贝尔派主张激进政策、要求扩大恐怖统治,然而丹东派,认识到恐怖政策被扩大化的危害,主张宽容、放松镇压,鼓吹“要爱惜人类的血”。丹东从极端派成为了新政治氛围下的温和派。当丹东、德穆兰等相对宽容的雅各宾派对革命大开杀戒表示不满时,他们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到最后,罗伯斯比尔本人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强者也会转换成弱者”,是普遍人权理念的伦理前提。康德的“绝对律令”,意指只有当一个道德准则可以被普遍推广及他人时,才构成道德准则。只有强者变成弱者之后,才开始痛感权利之可贵与权力之可怖,才开始呼唤公平。有的人似乎通过推理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有的人却需要通过亲自倒霉才能恍然大悟。糊涂似乎也可以理解,“怎么能给‘弱者’公平?我反正又不是‘弱者’?”

心理学“认知冲突”理论认为,追求逻辑一致性几乎是人类的本能,类似于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有汽车冲过来时想躲闪一样。所以只要一个人想要用公平来保护自己,根据逻辑一致性,尊重他人权利和保护其他人的公平就具有“引力”。换言之,公平之所以有力量,不仅仅因为它美好,更因为它是一种均衡。

参考资料:

1.    《观念的水位》刘瑜

2.    唐宝林:中国学术界为陈独秀正名的艰难历程_央广网 (cnr.cn)

3.    贪官临死前还玩把幽默(捧腹大笑版)-河套学院纪委 (htxy.edu.cn)


只有弱者才会呼唤公平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